題劉翀霄五世圖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劉鶚

昔聞康節翁,慈母八十餘。階前小稚子,歡笑娛相呼。

甘旨足豐儉,自謂此樂無。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強俱。

牙齒盡完好,起居不資扶。鮮鮮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輿親迎養,獨覺愛日舒。有兒俱白顛,有孫亦銀鬚。

曾玄繞膝下,日向庭闈趨。一門極孝友,五世鹹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當要途。風雲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閭。苟非母厚德,此福寧獨居?

恨無漢史筆,逐一為母書。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長吁。

祖年百又一,孫子紛如圭。深衣晝錦緣,曾繪家慶圖。

壽康世莫比,好事傳京都。翰林歐蘇輩,詩頌焉可誣?

及今甫七載,往事浮雲徂。我恨豈有極?君樂當何如?

題詩卷還君,悠然淚盈袪。

詩人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