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山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歸有光

鯉魚山頭日,日落山紫赤。遙見兩君子,登岸問苦疾。

此地饒粟麥,乃以水蕩潏。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雖下種,溼土乾芽茁。因指柳樹間,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時,群賊肆狂獝。少弟獨騎危,射死五六賊。

長兄善長鎗,力戰幸得釋。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問之此何由,多是屯軍卒。居民亦何敢,為此強驅率。

始者軍掠民,以後軍民一。民聚軍勢孤,民復還劫卒。

鯉魚山前後,遂為賊巢窟。徐、沂兩兵司,近日窮剿滅。

軍賊選驍健,叱呼隨主帥。民賊就擒捕,時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賄仍交密。以此一月間,頗亦見寧謐。

二人既別去,予用深嘆息。披髮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賊猶可矜,本為饑荒迫。軍賊受犒賞,乃以賊殺賊。

吾行淮、徐間,每聞邳州卒。荊楚多剽輕,養亂非弘策。

詩人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