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窮通與榮悴,委運隨外物。

遂師廬山遠,重吊湘江屈。夜聽竹枝愁,秋看灩堆沒。

近辭巴郡印,又秉綸闈筆。晚遇何足言,白髮映朱紱。

銷沈昔意氣,改換舊容質。獨有曲江秋,風煙如往日。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