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翁嘆原文賞析
頻年徭役重,盡屬富家郎。
富家田業廣,用此買金章。
昨日門前過,軒車滿垂楊。
歸來說向家,兒孫竟諮嗟。
不見千樹桑,一浦芙蓉花。
譯文
譯文
親手栽下很多棵杏與桑,富家郎砍倒文杏作中樑。
只因為連年徭役太繁重,不得不全部賣給富家郎。
富家的大郎田地產業多,他又花臭錢買來大官當。
老田翁咋日在他門前過,垂楊下滿是貴人的車輛。
老田翁到家一向家人講,惹得滿室的兒孫竟嗟傷。
看不見千裸桑樹與杏樹,只有滿池的荷花散幽香。
註釋
植:種樹。
樹:株,棵。
文杏:杏樹的一種,樹高大,其材有文彩,可做中樑。
頻年:累年,連年。
盡:都,全部。
金章:大官執掌的金印。
軒: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的人乘坐。
垂楊:樹名,又名垂柳,此樹易於栽種,枝葉下垂,搖曳多姿。
說向家:“向家說”的倒文,向家人說起此事的意思。
諮嗟:感嘆聲。
浦:本作“水濱”解,這裡指水池。
芙蓉花:荷花的別名,荷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開花美麗,又有蓮花、菡萏等別名。
賞析
《田翁嘆》通過一位植樹田翁的感嘆反映了廣闊的社會面貌,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人間的不平與官府徭役的繁重與害人。這位植樹的田翁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老農,他辛勤勞動了一生,親手栽下了千棵桑樹與杏樹,他本指望這些勞動會給自已與自己的一家帶來溫飽,也造福於社會與後代。這種願望是應該得到滿足的。但是,封建社會的現實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連年繁重的徭役使田翁傾家蕩產,他不得不把自己心愛的傾注了全部心血與希望的桑林與杏樹賣給富家郎。而這位富家郎卻砍倒“文杏作中樑”,又段林開池,在池中種上了滿池的荷花,以供自己的觀賞與享樂。這位富家郎“田業廣”,又花錢買了“金章”,步入了官場。他又廣為結交,使他家門前的垂楊下滿是貴人的車輛。這樣的現實,使田翁及田翁的一家感嘆嗟傷,又使作者感到不平。
這首詩形象鮮明,有簡單的故事情節。田翁的形象是從作者的正面描寫中展示出來的。這首詩是以寫田翁的所做、所觀、所想為主,這位田翁的性格特點是由他的動作及心理活動表現出來的。他“手植千樹桑”,他家有滿室的兒孫,說明他的勤勞,他已經為社會勞動了一生。他對富家郎的怨恨說明他有樸素的階級覺悟。他對“千樹桑”被毀,對他親手栽的文杏做了中樑,對桑林被開為荷花池感到痛心與惋惜,這說明他一生種桑與種杏不單是為了自身與一家人的溫飽(當然也包含著為自身與一家人的溫飽),這中間透出了一定的為社會及後代造福的思想。這是他性格中可貴的善良的一面。這位老田翁的形象是具體的,是有血有肉的。而那位富家郎的活動,他的所作所為,他砍“文杏作中樑”,他“田業廣”,他用錢“買金章”,他招來無數貴人的車輛,他毀桑林開水池種荷花,這一切都是從田翁的眼裡看出,從田翁的嘴裡說出,這種寫法省略了不少筆墨,而這位富家郎“為富不仁”的特點又表現得極為突出。作者的態度,作者對田翁的同情,對富家郎的厭惡與斥責都是通過這些具體描寫表現出來的。詩人對官府徭役繁重的揭露也沒有正面闡述,只是在說明田翁把“手植”的“千樹桑”賣給富家郎的原因時,順便交待了一句“頻年徭役重”,致使田翁的“千樹桑”“盡屬富家郎”。這樣描寫,使這首詩重點突出,情節多變化,這是一首以敘事與扦情二者相結合的作品。另外,這首詩巧妙運用對比的手法。詩中田翁與富家郎是封建社會兩類人的代表,田翁是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者,富家即是壓迫別人剝削別人的官僚地主。這兩者在詩中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就在這對比之中展示出來。同時,語言通俗形象,情節跳躍性較大也是這首詩的特點。
參考資料:
1、尚作恩.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155-158 2、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賞析
《田翁嘆》通過一位植樹田翁的感嘆反映了廣闊的社會面貌,寫出了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人間的不平與官府徭役的繁重與害人。這位植樹的田翁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老農,他辛勤勞動了一生,親手栽下了千棵桑樹與杏樹,他本指望這些勞動會給自已與自己的一家帶來溫飽,也造福於社會與後代。這種願望是應該得到滿足的。但是,封建社會的現實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連年繁重的徭役使田翁傾家蕩產,他不得不把自己心愛的傾注了全部心血與希望的桑林與杏樹賣給富家郎。而這位富家郎卻砍倒“文杏作中樑”,又段林開池,在池中種上了滿池的荷花,以供自己的觀賞與享樂。這位富家郎“田業廣”,又花錢買了“金章”,步入了官場。他又廣為結交,使他家門前的垂楊下滿是貴人的車輛。這樣的現實,使田翁及田翁的一家感嘆嗟傷,又使作者感到不平。
這首詩形象鮮明,有簡單的故事情節。田翁的形象是從作者的正面描寫中展示出來的。這首詩是以寫田翁的所做、所觀、所想為主,這位田翁的性格特點是由他的動作及心理活動表現出來的。他“手植千樹桑”,他家有滿室的兒孫,說明他的勤勞,他已經為社會勞動了一生。他對富家郎的怨恨說明他有樸素的階級覺悟。他對“千樹桑”被毀,對他親手栽的文杏做了中樑,對桑林被開為荷花池感到痛心與惋惜,這說明他一生種桑與種杏不單是為了自身與一家人的溫飽(當然也包含著為自身與一家人的溫飽),這中間透出了一定的為社會及後代造福的思想。這是他性格中可貴的善良的一面。這位老田翁的形象是具體的,是有血有肉的。而那位富家郎的活動,他的所作所為,他砍“文杏作中樑”,他“田業廣”,他用錢“買金章”,他招來無數貴人的車輛,他毀桑林開水池種荷花,這一切都是從田翁的眼裡看出,從田翁的嘴裡說出,這種寫法省略了不少筆墨,而這位富家郎“為富不仁”的特點又表現得極為突出。作者的態度,作者對田翁的同情,對富家郎的厭惡與斥責都是通過這些具體描寫表現出來的。詩人對官府徭役繁重的揭露也沒有正面闡述,只是在說明田翁把“手植”的“千樹桑”賣給富家郎的原因時,順便交待了一句“頻年徭役重”,致使田翁的“千樹桑”“盡屬富家郎”。這樣描寫,使這首詩重點突出,情節多變化,這是一首以敘事與扦情二者相結合的作品。另外,這首詩巧妙運用對比的手法。詩中田翁與富家郎是封建社會兩類人的代表,田翁是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者,富家即是壓迫別人剝削別人的官僚地主。這兩者在詩中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封建社會的階級對立就在這對比之中展示出來。同時,語言通俗形象,情節跳躍性較大也是這首詩的特點。
參考資料:
1、尚作恩.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155-158 2、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於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後)在世。鹹通二年(68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濆患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於濆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