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七夕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七夕節

譯文

譯文
難得等到七夕她已駕著七香車。剛剛兩心相會又憂無情的曉霞。
清風夜靜,唯有玉佩的響聲,日光微弱點吧,不要晒枯了豔麗的鮮花。
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傳得更遠更遠。星間的高榆給人間送來舒適的影斜。
她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識別靈筏。

註釋
壬申:大中六年,時商隱在梓州柳仲郢幕。
七夕: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七香車:用多種香料塗飾的車。《太平御覽·魏武帝與楊彪書》:“今賜足下畫輪四望通幢七香車二乘。”
日薄:(七日)將晚時·日光漸淡。
嫣(yān):同蔫,蔫萎不鮮活。
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圓。
榆:白榆。星名。《樂府詩集·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
卜肆(sì):占卜的攤子。
槎(chá):木筏。

參考資料:

1、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彙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08:第557頁 2、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彙編今注簡釋:崇文書局,2011.12:第459頁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1994年01月第1版:第47頁

賞析

  前六句講的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一二句講的是織女已駕車渡河,與牛郎相會,他們相會之後,害怕此夜良時將逝,所以“起視夜何其”,直到太陽從東方升起。三四句講的是牛女相會時,牛郎好像聽到了織女環佩的聲音,又好像看見了她如花之貌,風輕輕的吹來,所以佩響輕微。日薄,所以花容不萎。想象織女於黃昏時動身離開,故曰“日薄”。五六句講的是月桂為他們傳送嫩香,白榆為他們投影翳蔽,成就他們好合。

  末聯講的是織女不想要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情,忌有成都卜肆中識靈槎的人。抒發了自己深切的感嘆。末句講的是雙星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的祕密,深怪成都占卜攤子上的嚴老頭子懂得靈槎而多管閒事。從字面上看,只能作如上解說;至於還有什麼特定的寓意,尚無有力證據,不敢妄言。

  全詩詩人以織女自況,以牽牛比牛黨,令狐絢。

參考資料:

1、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彙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08:第557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詩人託杜驚轉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參考資料:
1、黃世中註疏.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 第3冊:黃山書社,2009.11:第1728-1730頁

賞析

  前六句講的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一二句講的是織女已駕車渡河,與牛郎相會,他們相會之後,害怕此夜良時將逝,所以“起視夜何其”,直到太陽從東方升起。三四句講的是牛女相會時,牛郎好像聽到了織女環佩的聲音,又好像看見了她如花之貌,風輕輕的吹來,所以佩響輕微。日薄,所以花容不萎。想象織女於黃昏時動身離開,故曰“日薄”。五六句講的是月桂為他們傳送嫩香,白榆為他們投影翳蔽,成就他們好合。

  末聯講的是織女不想要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情,忌有成都卜肆中識靈槎的人。抒發了自己深切的感嘆。末句講的是雙星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的祕密,深怪成都占卜攤子上的嚴老頭子懂得靈槎而多管閒事。從字面上看,只能作如上解說;至於還有什麼特定的寓意,尚無有力證據,不敢妄言。

  全詩詩人以織女自況,以牽牛比牛黨,令狐絢。

參考資料:

1、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彙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08:第557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詩人託杜驚轉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參考資料:
1、黃世中註疏.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 第3冊:黃山書社,2009.11:第1728-1730頁

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