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吹笙曲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綵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複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裡,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絳脣,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雲。
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送別 不捨 離別

譯文

譯文
仙人十五歲就愛吹笙,笙響如同昆丘的綵鳳鳴叫。
也聽說你會煉氣餐金液,現如今又傳說你馬上要上長安朝拜皇上。
玉京長安有迢迢幾千里路之遙,鳳笙一去,何時能回?怕是難以再見。
絳脣一啟,便是嘆息,嘆息你的離去,纖指一舉,便奏出淒涼的離別琴調,充滿惋惜。
此時惜別,那堪聽聞離別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見此分別之顏。
不如來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聲響綠雲。
綠雲和著紫氣一起飛向函谷關,尋仙訪道應去河南的緱氏山。
你可別學那個很會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還,我還想見你呢!

註釋
仙人:本謂王子喬,即周靈王太子晉
煉氣,通過調息、行氣等方法鍛鍊自身內在的精氣。玉京,道家所謂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長安。二句所謂:開始聞說你在蒙山煉氣功、服丹液,現如今在你又說要朝赴長安。
鳳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詎堪聞:猶豈可聞或不可聞的意思。
此地:此指送別之地,喻指治城瑕丘。未忍分:即不忍分別。
重吟真曲和清吹:重吟,謂再行吟唱或歌吟。清吹,此指清越的管樂,如笙、笛、蕭之類。
綠雲,《漢語大詞典》一解:“綠色的雲彩。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瑞雲。紫氣,星名,即紫氣星,又名景星。追隨木星在東方青龍位處,為祥瑞吉慶之星,故有“紫氣東來”之美號。函關,即函谷關。故址在今河南靈寶縣南。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創作背景

  李白的這首詩是在他追求道教的至高境界途中,為友人寫的一首送別詩,既道出了對友人的別離之前,也暗示自己對道教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最後一句更點出,那個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道教神仙就一去不復返了,說明了道教文化的高深莫測。

  

參考資料:


賞析

  這是李白寫給元丹丘的一首送別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作《鳳吹笙曲》。《全唐詩》題下注雲:“一作《鳳笙篇送別》”。王琦注云:“此詩是送一道流應詔入京之作。所謂‘仙人十五愛吹笙’,正實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謂‘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見,非謂其超升飄舉。舊注以遊仙詩擬之,失其旨矣。”安旗《李白全集編年註釋》系此詩於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並謂:“此送一道流應詔(當為應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當為元丹丘,其時約在本年歲末。”此說大致可從。此詩對仗工整,平仄合律,天然自成而又纏綿悱惻。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詩歌鑑賞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創作背景

  李白的這首詩是在他追求道教的至高境界途中,為友人寫的一首送別詩,既道出了對友人的別離之前,也暗示自己對道教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最後一句更點出,那個吹笙的王子晉一遇到道教神仙就一去不復返了,說明了道教文化的高深莫測。

  

參考資料:


賞析

  這是李白寫給元丹丘的一首送別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作《鳳吹笙曲》。《全唐詩》題下注雲:“一作《鳳笙篇送別》”。王琦注云:“此詩是送一道流應詔入京之作。所謂‘仙人十五愛吹笙’,正實指其人,非泛用古事。所謂‘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見,非謂其超升飄舉。舊注以遊仙詩擬之,失其旨矣。”安旗《李白全集編年註釋》系此詩於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並謂:“此送一道流應詔(當為應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當為元丹丘,其時約在本年歲末。”此說大致可從。此詩對仗工整,平仄合律,天然自成而又纏綿悱惻。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詩歌鑑賞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