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其十原文賞析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
譯文
少陵,天寶中,杜甫客居長安近十年,住杜陵(漢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稱杜少陵。
微之,元稹字。 參考資料:
賞析
這首詩是元好問針對元稹評論杜甫的言論的再評論。元稹在為杜甫所寫的墓誌銘中特別推重杜甫晚年所寫的長篇排律詩“鋪陳始終,排比聲律”,認為這方面李白連它的門牆也達不到。的確,杜甫在詩歌語言藝術上是很下功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誓不休”。杜詩格律嚴謹,對仗工穩,尤其是晚年的長篇排律更為精細,“晚節漸於詩律細”。這是優點,但是另一方面也會產生過於雕琢和堆砌的副作用。如,後來宋代的江西詩派也杜甫為宗,但側重於杜甫詩歌煉字造句方面的形式技巧,而忽略了杜甫詩歌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即豐富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憂國憂民的進步思想和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也忽略了杜詩多樣化的風格和藝術上全面的成就。因而,元好問對元稹的批評是有現實意義的。
杜甫的晚年的長篇排律固然功力深厚,但多投贈之作,也非最精粹部分。元好問認為杜甫的排比鋪張只不過是一種手法,元稹過分稱頌這種手法,單把“排比鋪張”當作不可逾越的藩籬,是錯把似玉的石塊當成連城璧了。這也體現了元好問反對過分講求聲律對偶以及對詩歌社會現實內容的關注。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元好問
-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