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剛碧蘿山房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醉樵醉樵家何處,垂蘿拂窗泉繞戶。屋頭萬萬翠微峰,巷口千千石楠樹。

寂寂垂蘿翳古鬆,縈煙擺月又丰茸。花飛晚榻僧同坐,葉作秋衣手自縫。

山人直是幽棲慣,來往紅塵亦蕭散。採樵時少醉時多,在泮日長歸日短。

歸去山中百慮消,芭蕉葉長蕨初苗。狸香玉面時登饌,酒熟黃精屢洗瓢。

草書逸興如濤湧,滿城見者神皆竦。鐵限年來踏又穿,霜毫歲久埋成冢。

羨爾幽居對綠蘿,青雲高興近如何。還將墨客龍門畫,來覓皆山樵者歌。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