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高翰林繪閩嶠歸雲送周擴泰還長樂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王恭

一風東來吹海山,南雲北雲飛度關。北雲畢竟從龍去,何意南雲將鶴還。

雲飛適與飄風遇,片片經天散仍聚。但見無心出岫閒,寧知變態為霖去。

周子辭天便拂衣,龍門解薜上金扉。吳鉤入水疑雙化,趙璧連城喜獨歸。

歸來海上還耕釣,食稻安眠開口笑。白首誰同晚節高,黃山獨契歸雲妙。

聞道龍門悵別深,為君雙筆繪家林。秋天夜夜多歸夢,應羨孤雲還故岑。

詩人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悽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