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薛瑄

天地常不沒,山河鎮如斯。惟有人與物,代謝無停時。

因過鹹秦境,周覽生悲思。渭水自縈帶,南山亦參差。

茲惟帝王宅,自古稱雄奇。當時宮闕壯,摩霄切雲霓。

千門與萬戶,珠簾錦繡帷。一朝時事去,掃地無復遺。

城市盡為墟,麥秀草離離。亦有英雄輩,干戈互相持。

慷慨爭土疆,終老志不衰。只今但丘冢,名姓寧可知。

京都足妖冶,高門富姜姬。綽約姑射仙,鬒髮冰雪肌。

只今化為土,況乃粉黛施。休明盛文物,旗常畫蛇龜。

千乘及萬騎,雜遝相追隨。將相立軒冕,聲樂奏英池。

繁華有萬端,一去不可追。俯仰千古事,有若夢幻為。

往者既已然,將來複如之。寄語執迷子,當以理自推。

詩人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裡望鄉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的創始人,世稱“薛河東”。薛瑄繼曹端之後,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其學傳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呂大鈞兄弟為主的“關中之學”,其勢“幾與陽明中分其感”。清人視薛學為朱學傳宗,稱之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高攀龍認為,有明一代,學脈有二:一是南方的陽明之學,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學。。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