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送王子初之太原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王惲

將軍報書切,高臥起螭蟠。悲歡離合常事,知己古為難。憶昔草廬人去,鬱郁風雲英氣,千載到君還。歌吹展江底,長鋏不須彈。
路漫漫,天渺渺,與翩翩。西風鴻鵠,一舉橫絕碧雲端。自笑鶺鴒孤影,落日野煙原上,沙晚不勝寒。後夜一相意,明月滿江干。

送別 悲壯

譯文

螭蟠,亦作“ 螭盤 ”。 如螭龍盤據。
長鋏,指長劍。鋏,劍柄。
鶺鴒,《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縱觀全詞,氣勢雄渾,悲壯慷慨,大處著筆,有高屋建瓴之勢,小處作結,讀者可以從作者的親身經歷去體味人生的百態。吳梅在《詞學通論》中稱王惲詞“精密巨集博,自出機杼”,於詞可見一斑。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王惲
    王惲(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鐵穆耳三代著名諫臣。其書法遒婉,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著有《秋澗先生全集》。散曲創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