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風·斜陽外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李致遠

斜陽外,春雨足,風吹皺一池寒玉。畫樓中有人情正苦,杜鵑聲莫啼歸去。

譯文

⑴“風吹皺”句:風吹得池水皺起了波紋。語出五代南唐馮延巳《謁金門》詞中“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句。這裡形容內心掀起的情感波瀾。寒玉:翠玉。比喻清涼晶瑩的池水。
⑵畫樓:華美的樓房。此處指閨房。
⑶杜鵑:一種小鳥,俗稱布穀,亦稱杜宇。傳說為蜀帝杜宇所化,叫聲悽慘,聽上去好似“不如歸去”。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李致遠
    李致遠[元](1261-約1325)字致遠。工曲,今僅存還牢末劇一種,散曲散存太平樂府等選本中。何夢華抄本《太平樂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陽(今屬江蘇)。存小令26首,套數4篇及雜劇《還牢末》。仇遠相交甚密。據仇遠寫給李致遠的《和李志遠君深秀才》詩中說他“有才未遇政績損”“亦固窮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雲野鶴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順,一生鬱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譜》列其為曲壇名家,評其曲曰:“如玉匣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