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子渾淪歌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楊維楨

貞州道人鄭崆峒,自言得道金公之棘慄蓬。歸來因號混淪子,不識盤皇破殼之雌雄。

有物先天鼻天祖,一畫天作公,再畫地作母,渾淪一破不可補。

羿妻合得七寶丸,歲費斧斤三萬戶。道人渾淪人弗知,竊笑李下華㒹兒。

有時中天弄金月,散作萬水圓琉璃。渾天圜,太極圈,曰器曰道何紛然。

而況投閣子,五千重草玄。於乎渾淪子,爾之生兮曷以始,爾之死兮曷以止。

九九八十一曼紀,渾淪不生亦不死。

詩人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