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蓮原文賞析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譯文
譯文
盛開在夏季的蓮花到了秋天經受不住風霜的侵襲而漸漸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賞的興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讓人忍受的是秋蓮的花葉已經敗落了。
本來還以為蓮蓬成長起來可以保持秋蓮的晚節,哪裡知道白露之時秋風已經颳起。
大自然的變化和人世的變化一樣,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歷歷分明,還是不要讓小船上的酒杯空著,珍惜眼前的好時光吧。
註釋
秋蓮:宋代理學創始人周敦頤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愛蓮說》,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寄託高潔的志趣。這首詠物詩,以秋蓮自喻,寄託身世之感,感情真摯沉痛,理趣雋永,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學對劉因的深刻影響。
亭亭:聳立的樣子。
不自容:形容荷莖細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遠的樣子。此處形容香氣飄得很遠。
欲誰通:想同誰人同訊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減紅銷:指秋天紅花凋殘,綠葉飄零。
擬:打算。
青房:指蓮蓬。
白露:節氣名,這裡亦可解釋為露水。
盛衰:有雙關之意,既可指蓮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這裡借指閱歷多有經驗。
莫放:不要讓,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託物寄意之作。詩人生於蒙古軍滅金之後的1249年,其時南宋政權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宋亡後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贊善大夫之職,雖然不久藉口母病辭歸.但始終悔恨自己的失節。這首詩就是借詠秋蓮來寫自己無可奈何的處曉和難全晚節的悔恨。
參考資料:
1、王坤.《中華古詩文精品導讀》.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賞析
孟浩然詩有“看取蓮稅淨,應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頤謂。蓮,花之君於者也”,極贊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來,蓮花便是人們心圓中高潔品性的象徵,詩家墨客每每稱歎頌美,寄情寫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劉因這首《秋蓮》卻獨脫舊制,不是正面歌頌蓮花之潔美形質,而是以深沉抑鬱的筆調傷惋秋後蓮花之凋萎衰殘。詩旨所在,是對美好事物橫遭厄運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悶心緒的寫照,別具一番情味,別呈一種意趣。
首聯開筆於“瘦影”二字,寫出了“秋蓮”枯衰的軀形,雖然仍是“亭亭”豎起,卻瘦弱乏力,難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飄散之時,不知欲與誰相通訊息。“不自容”,已見立身極其不易,隨時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誰通”,又顯寂寞無朋,四周尋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憐、自嘆、孤立、悵惘,種種辛酸情緒在兩句中流露無遺。
頷聯進一步針對。秋蓮’的遭遇與嚴酷的環境作了具體描述,當日盛開的花朵凋謝了,碧綠的葉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減紅銷”之際。尤有甚者,眼前的環境,江水清涼,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慘悽苦的氣息。如果說前兩句寫了“秋蓮”萎頓落寞的狀態,那麼,這兩句則點明造成此種狀態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長生殺的基本規律所致,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規律。
頸聯筆意轉深,謂“秋蓮”雖已落盡鉛華,卻欲留得青青蓮房,以保持美好的“晚節”;不料白露寒霜中吹來了凜冽秋風,連這一顆微小的秋實也將被橫掃淨盡。顯然無論往日的花開得何等鮮豔,無論它的本質何等潔美,在嚴酷的季節,面臨無情的風霜,“秋蓮”被摧殘而衰亡的命運是不可逃脫的。
至此,這三聯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寫“秋蓮”,但實際上卻是處處寫詩人自己。聯絡劉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遺民,作為元初的一位有影響的詩人,他在不少詩作中表露了對宋朝的追憶和懷戀、對當代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不滿以及對自己坎坷遭遇的感傷。這首詩正是以象徵的手法,借詠“秋蓮”來寄託感慨,詩中所寫“秋蓮”的一切情狀都暗示著詩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聯兩句,便明確點出世道、人生的盛衰變化,在自己眼中依然歷歷分明,還是聊且逍遙自樂,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著。於愁悶之時想到了酒,希望在“醉鄉”中逃避現實、自我完善,這是古代歷遭磨難的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常常採用的一種“解脫”手段;就詩歌作品中的此類內容而論,所造成的感情韻味,則宛如發出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這首律詩以四分之三的筆墨吟詠秋蓮,筆觸細膩入微,既寫了此花在特定環境下的形態、香氣、色澤、花實,又寫了江、月、風、露等與之同時並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對“淡香杏杏”、“翠減紅銷”對“江清月冷”(此為句中對)。“青房全晚節”對“白露已秋風”,均見工巧貼切,獨開新意。至於末兩句的抒情,可謂真摯沉痛,寓旨幽深,為讀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餘地。
參考資料:
1、王坤.《中華古詩文精品導讀》.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駰,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苟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藉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後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後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