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哲理故事

  成熟不是不流淚,而是含淚奔跑;成熟並非不恐懼,而是儘管恐懼,仍有所行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大學生開3D列印社月入1.5萬

  幾臺電腦機箱大小的3D印表機,正在嗡嗡作響,旁邊堆滿了打好的客戶設計的“美甲固定器”。這是武漢科技大學大四畢業生丁齊全公司的工作場景,這個暑假因為業務量多,他和機器都沒閒著。

  3D列印是怎麼回事?昨天,丁齊全給記者演示了一番,“就打你們‘武漢晚報’幾個字吧。”他先在電腦上輸入這4個字,通過軟體轉換成三維圖形,再匯入3D印表機,機器立即啟動,一個圓錐狀的噴頭一邊快速推移,一邊吐出紅色的熱塑料溶液。“普通印表機是平面列印,3D列印是逐層列印,通過疊加的方式來構造立體物體。”他還翻出胡巴玩偶、鑰匙扣等小玩意,說這是打著好玩的,朋友見一個拿一個。過了1個多小時,“武漢晚報”的立體字就打出來了。

  大三時,丁齊全利用學院實驗室的3D印表機自學了列印技術,現在所有故障都能自己處理。今年4月他成立了公司,幫客戶將創意變成實物,以往客戶的工業設計,要通過數控機床等裝置製成模型,制一個模要上萬元。而現在通過他的3D印表機,能很快打印出來,收費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他列印過汽車排氣管、智慧門鎖等各種模型。

  今年國際禁毒日,山東省暨濟南市禁毒預防教育展覽館開館,幾個因毒品侵蝕而病變的人類器官模型,讓參觀者觸目驚心,現場的警官說,這些可是大學生用3D印表機打印出來的。展覽結束後,丁齊全又收到山東其他縣市禁毒展館的邀請,也要請他做模型。他的公司運營4個月,營業額已達6萬元,平均一個月營業額達1.5萬元。

  在丁齊全的工作室,有兩臺正在執行的3D印表機,竟是他自己組裝的。他說,關鍵裝置從網上淘,輔助裝置就自己列印,總花費不過千餘元,比市場上動輒幾千上萬的價格低多了。他打算在此基礎上優化改良,開發小型迷你家庭玩具級別的印表機。

  2:用3D技術列印珠寶成就創業夢

  用3D印表機,可以打印出杯子、模具,甚至髖關節、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那麼,3D珠寶列印有沒有市場呢?武漢理工大學一名在校女生,將其變成了現實。“想法一定要到位,我才會去付諸實踐。”今年19歲的王寒,創業才一年多,就做出了年銷售上百萬元的佳績。

  “3D列印+珠寶”創業緣於一個靈感

  如果不是大二的一次活動,王寒可能會像許多普通大學生一樣,在校園裡度過平平常常的幾年然後畢業。

  2013年8月,學校藝術設計學院組織活動去北京採風,參觀“設計資源協作”展廳,那裡有很多比較有創意的設計。正是這次活動,讓學工業設計的王寒第一次體驗到了3D列印技術,“當時就對這個技術特別感興趣,我就在想,如何用這個概念來做一件具體的事情”。

  隨後的暑假裡,她在武漢一家珠寶公司實習,出差各地參加展銷活動時,瞭解到婚戀市場對珠寶的需求十分巨大。“能不能用3D技術列印珠寶?”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盤桓在她的腦海裡,一股創業的衝動推著她,想要把這一想法變成現實。

  王寒說:“當時我們學校就有創業園,能提供免費的辦公地點。”2013年9月,她向學校提出了入駐申請。憑藉獨特的創業設計,王寒順利地通過考試,入駐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園一間38.5平方米的辦公室。“光有想法不行,還需要一個創業團隊去實施。”2013年10月,王寒遞交報告給學院,申請建立一個專案興趣小組。在學院副院長方興的推介下,她遇到了比自己高一屆的同校學生鄭佳,其後來成為公司的市場總監。在鄭佳的介紹下,王寒還邀請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珠寶專業的楊定為設計師。

  2014年1月,三個合夥人註冊成立了武漢君珀珠寶有限公司。

  做真正的私人定製“個性”就是賣點

  創業並不總是一帆風順。還沒起步,王寒就碰了壁。

  一家實體珠寶店想與王寒的公司合作,向她借貨去展示。因為是朋友介紹,王寒很信任對方,就沒有簽署借貨合同。誰知,對方借走一批8萬元的貨後就不還了。“要知道,這可是我們多方籌措的幾乎所有的本金。”

  王寒沒有因此放棄,小夥伴們重新調整公司規章制度,決定從產品上突破,走定製路線。“創業講究一個跨界的思維,雖然珠寶是一個傳統手工行業,但是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慧化。”王寒說,傳統品牌珠寶的樣式和尺寸有侷限性,而私人定製可以讓想法天馬行空,3D列印技術恰恰可以讓想法輕易實現。

  簡單來說,3D珠寶列印就是將珠寶設計圖變成現實的3D石膏模型,再由珠寶工匠往石膏模內注入熔化的金屬,製作成獨特的珠寶首飾。一些複雜的、鏤空交叉結構能一次成型。“工期從設計到生產需要25天,若以後可以用3D印表機直接列印金屬,就可以立等可取。這將是未來3D珠寶列印最理想的狀態。”王寒對記者說。

  對於市場上一些珠寶公司“現貨空戒託+鑽石=定製”的做法,王寒認為,這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定製,“我們是完全‘從無到有’,滿足客戶對珠寶的個性化需求”。

  正是因為可以按照客戶提供的造型甚至想法制作珠寶首飾,2014年,王寒的公司銷售額就超過百萬元。君珀公司線下有實體展廳,設計師事務所。一方面將珠寶設計與高科技3D列印技術相結合,另一方面與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珠寶設計系合作,將手工技法優勢融合進藝術珠寶中。“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考慮可行性,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甚至未來幾十年要走的路,都要想清楚。”王寒年紀雖小,處事卻越來越老練。

  3:賣自制遙控飛機月入5000元

  劉事超是燕山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研二學生,他在今年4月份開始在網上賣遙控飛機,生意有聲有色。

  劉事超小時候喜歡遙控飛機,上了大學依舊喜歡。可是一個體積稍大的飛機要賣一兩千元錢,他覺得很貴,而且遙控器也大,攜帶很不方便,就想能不能自己做一個遙控飛機,把遙控器體積縮小,最好用手機就能控制。去年3月份,他開始動手自己做遙控飛機。飛機做起來沒那麼容易,首先要控制材料成本,做一架比買一架還貴就不值了。電路板、電機、螺旋槳……製作一架遙控飛機需要很多零件,為此他用了很長時間停留在賣這些元件的淘寶店上,但有時整宿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零件。

  劉事超製作第一架遙控飛機用了他一年的時間,半年花在寫遙控程式上。以前的遙控飛機與遙控器連線用的是藍芽2.0技術,劉事超想用上能耗更小、傳輸距離更遠的藍芽4.0技術,所以遙控程式必須自己開發,於是他體會到了一名程式設計師的痛苦。滿屏的程式語言,可能就因為一個逗號點錯了,指令就運轉不起來,要緊盯電腦屏,一行一行地找。有段時間他晚上閉上眼,腦子裡出來的都是計算機語言符號。電路板也很難搞定,有一段時間,他的飛機兩三分鐘之內能飛得好好的,但突然就會砸下來,他花了一個星期找出原因,原來是電路板上兩條線畫得太近。從開始到做成,電路板換過七個版本。

  “開網店才有意思呢。”劉事超說。為了省包裝盒的錢,他和物件曾去翻垃圾桶,把人家不要的快遞包裝盒撿回去,他們經常搬著這些撿來的包裝盒穿梭在校園裡,以至於看到的同學很納悶,經常問他倆是不是又收到快遞了。他的網店最初一個月收入只有1000元,現在已經漲到5000元,除了作為主要顧客的大學生,一些公司也找劉事超談合作。“先積累點資本,等時機成熟了,開一家專門做遙控飛機的公司。”劉事超說。

  
的人還:

1.創業勵志哲理故事

2.創業小故事大道理

3.名人創業勵志故事

4.真人創業勵志故事

5.成功人士創業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