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勵志文章

  勵志這事要從小學抓起,讓一年級的小學生從小就做個積極向上的人,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學會等待

  世事在變,我也在變。

  我以前是個不會等待的人,想幹什麼就馬上行動,片刻也等不了。不是因為我想爭取時間,而是因為我的心靜不下來。

  就說等車吧。放學後,我等車回家,但公交車很慢,要等很長時間,可把我急壞了。我是個急性子,“慢”這個字是我的剋星。我等得焦頭爛額,不停地喃喃自語:“車子怎麼還沒來,怎麼還沒來呀?時間過得太慢了,太慢了!”我皺起眉頭直跺腳,還時不時地唉聲嘆氣。好容易來了車子,我便一個勁地竄了進去。

  但現在不同了,我學會了等待。等車的時候,我可以站在樹蔭底下,看看蔚藍的天空,聽聽悅耳的鳥鳴,逗逗可愛的甲蟲,一切焦躁不安早就煙消雲散;或者呆呆地在站臺上,一動不動,眼睛凝然注視著一個地方,什麼都不想,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傻傻地站著,這樣可以放鬆自己。

  有了等待,願望的滿足才更令人喜悅;耐心地等待,才能欣賞到身邊美好的風景。學會等待,等待讓人心平氣和,等待讓人快樂。

  :笑對挫折與不幸

  挫折與不幸是人生的伴侶,但又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它能使人清醒,催人奮進。

  面對挫折與不幸,悲觀的人看到的是死的迫近,樂觀的人看到的是生的轉機。

  中國有句古話:“天無絕人之路。”人生不存在絕境,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生轉機,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淪為階下囚,他臥薪嚐膽,積蓄所有力量,終於在二十年後消滅了吳國。

  面對挫折與不幸,勾踐沒有灰心喪氣,沒有放棄。最終迎來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佳境。

  人世間的一切生命都無法拒絕挫折與痛苦的造訪,要想戰勝挫折與不幸,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首先要學會自我審視,看清客觀條件的利弊,找到自己生命的支點,這個支點就是對未來永不失落的希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要用笑臉去迎接挫折和痛苦的造訪,充滿勇氣和信心地去接受挫折和痛苦的洗禮,把握這上天賜予我們的財富,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第一次拔牙

  記得我七歲的時候,牙齒鬆動了,好像被颱風襲擊過的小樹一樣,搖搖擺擺的,吃東西很不方便,於是決定去拔牙。

  爸爸把我帶到醫院,只見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頭上還箍了一盞聚光燈,手上的一把大鉗子在我眼前揮舞著,我嚇得大驚失色,想:“大鉗子是拔釘子的,難道用它來拔我的牙?”我連忙逃下椅子,躲在爸爸身後,爸爸和醫生急了,都來勸我,我還是被說服了。

  我壯著膽子,戰戰兢兢地重新坐到椅子上,可還是害怕那把大鉗子,只得閉著眼睛,張開嘴巴,好像大難臨頭似的,可是,還沒等我感覺出疼的滋味,醫生就說:“好了。”順手拿了一小撮棉球塞在牙縫裡。

  醫生摸摸我的大腦袋,說:“你真棒!”爸爸抱起我,高興地說:“你真勇敢!”我也豎起大拇指說:“醫生叔叔,您真是拔牙高手!”

  :挫折

  遙望挫折,就猶如珠穆朗瑪峰,一座不可攀達的高峰;面對挫折,就只是一座平底的山丘;戰勝挫折,就只能匍匐在你腳下。

  人生,你對它微笑它就對你微笑,你對它哭泣它也會對你哭泣。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要寫出一首首意志堅強的詩歌,時刻提醒我們不再退縮。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要用美妙的音符來描述人生的起伏。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要用絢麗的色彩點染出人生的歷史。

  一切都是假如,我只能用自己的每一步腳印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挫折,是阻擋我們前進的絆腳石。成長的道路挫折重重,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不要沮喪、悲觀。

  俗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太陽,不經過與烏雲的鬥爭就不可以照耀大地;醫生,不經過與疾病的抗戰就不能解救病人;警察,不經過與恐怖分子的頑抗就不能有安定的生活。

  面對挫折,我們要永不退縮,勇往直前!

  :讓愛與責任在我心中飛翔

  星期六早上,我津津有味地觀于丹老師《勇於承擔愛與責任》的講座,讓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淺。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丹老師說,有一棵樹,為了滿足一個小男孩的願望,把自己的果子、樹枝、樹幹都給了這個男孩。當這個男孩老了以後,終於明白樹對他的好,坐在老樹樁上說“我只想陪著你過完餘生了。”這棵樹,不就像我們的父母麼?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像老樹一樣,一點一點的付出,一點一點的關愛,一點一點的注視,從不求任何回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父母的愛是無以回報的,我的頭腦裡情不自禁地浮現起爸爸媽媽那熟悉的身影,每天早上,不管春夏秋冬媽媽都為我準備熱騰騰的早餐,不管風吹雨打,爸爸都要護送我上學……啊,父母的愛是遮雨的傘,父母的愛是清涼的風,父母的愛是親切的教誨!

  我不能再做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應該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一個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勇於戰勝困難的好孩子,讓愛與責任永遠在我心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