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學習心得

  隨著會計制度的日趨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你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學習會計已近一學期,在這半年的學習中,不僅對會計有了比較系統和科學的認識,並且學到實用的技巧去處理相關方面的問題。本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學習有關財務會計的知識,對會計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接觸。主要圍繞著分為五大部分,財務會計的方法和原則,會計報表,會計等式和賬戶,複式記賬,以及賬戶調整和報表編制。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學習,對會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改正了過往的一些錯誤認識,改變了對會計的態度。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以會計準則為依據,運用會計的專門方法,帶企業發生的能夠用貨幣確認、計量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並向有關方面報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資訊。財務會計的內容包括財務會計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一般會計事項,具體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會計要素。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提高企業透明度,規範企業行為。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資訊,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其次,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再則,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正是由於其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會計學好,學透成為從事財經方面學習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務。

  有人會說會計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來,會計是門數字的藝術,而這種感覺在編制三表時尤為強烈。從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用丁字形賬戶反映出來後,如果沒有出差錯的話,那最後那份平衡的報表則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一個個數字在筆下演繹一場美妙絕倫的舞蹈,她們流暢地完成每個動作,扮好了自己在隊伍中的角色,各司其職,給觀眾呈現的則是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藝術。從中可以獲得無法言喻的成就感和歡暢感,就像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件精緻的藝術品。看著自己一點點把原始資料梳理清,整理好,再分別記錄成冊,最後完成編制,如同看著手中的藝術品如何一點點塑形,烘製,定型,著色,拋光,最後擺在櫃檯上以供欣賞。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會計並沒有那麼枯燥無聊,不會夢到所有的數字都變活來追殺,儘管有時會被繁多的數字弄得頭昏腦脹,但是隻要真正熱愛這門學科,去真誠地發現其中蘊含的美,那麼這門課帶來的不僅僅是學識的擴大,還有成長的喜悅。

  會計的學習特別需要細心和專注,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核算過程中出點小差錯

  就會影響整個操作過程的進展和完美,所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有次在做資產負債表時,因為丁字型賬戶中有筆活動只有借方專案沒有相應的貸方專案,結果在最後填寫報表時沒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賬戶中去檢查每個專案的變動和調整,而且還是檢查好幾次才查出來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事後算了一筆賬,這個查漏就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除去浪費時間不說,還影響了整個工作的進度,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划算。所以學習會計要踏踏實實,一絲不苟,還要考慮全面防止對一些問題的忽略。如果堅持下去,那麼長此以往就會減少出差錯的次數,養成一個嚴謹的好習慣。這樣才會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出色,受人賞識,才能夠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專案。

  儘管現在對會計還只是淺嘗,但是會計也對日常生活有幫助。我學會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開支賬戶做的更好,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每個月的開支詳情,還懂得該如何規劃下個月的開支以使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我覺得這有利於我以後的理財,有利於我形成較好的花費習慣,也是一筆不錯的收穫。我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把會計只是學以致用的,而不是讓其束之高閣,而且會計的真諦正是用其科學系統的理論來指導社會經濟的執行,為社會的發展服務。

  篇2

  報考中級的初衷是因為想做會計主管。在學習中級的過程中自已的心態也發生了幾次的變化:

  第一階段:信誓旦旦想辭職在家半年以全部的精力學習中級。爭取三科一次考過。

  第二階段:由於單位工作忙,一時沒機會交接工作。辭職的事情一直沒有機會向提出來。業餘時間全都用來學習中級。

  第三階段:由於單位有大的專案貸款,全心的投入專案中,把中級複習一度擱置,複習進度緩慢。

  第四階段:專案遇到難點,想起看書,短時間把財務管理用的著的相關知識點學習明白,並運用到實際,專案做好,並得到領導的讚賞。

  第五階段:年底決算,短時間學習會計報表相關知識。並運用到實際。

  現在全職在家學習中級的想法以經徹底沒有了。我認為學習知識,運用是關鍵,理論聯絡實際很重要。我也認為工作和考試也不是生活的全部,親情友情愛情業餘生活也很重要。

  中級考試現在對我來說又有了新的一層的認識:

  1、人生能有幾回搏,中級考試算一次。

  2、考試成績並不像想像的那樣重要,學到的知識比成績重要。知識運用到實際上才能產生生產力。才能有價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中級職稱證書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的理論知識,知識只有轉化成自已的能力時才是重要的。

  4、和親人,愛人,朋友享受生活才是最終的目的。考試、工作是為了實現自自的價值,擁有資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

  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去享受生活。所以中級考試的過程也要非常的享受它,享受身邊的人對你的關愛。比如讓你的家人知道你在努力,家人會體貼的讓你少做家務。讓你的同事知道你在努力,同事會由衷的承認你的努力並且督促你的學習。讓你的朋友知道你在努力,朋友會原諒總是缺少你的聚會並掛念著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已去享受那種征服知識的成就感。

  把學習中級的快樂帶給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快樂的情緒是會傳染的。

  篇3

  在大二的第一學期,我們終於可以選修系部的課程了,系部的選修課與本專業的聯絡是更加密切的,可以說是對本專業知識的拓展,與我們所學的專業課程是相輔相成的,或者說是對我們所學的專業課程的一個補充。選修課,也就是說我們有選擇的去學,所以選修課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的,你喜歡的你就選,你不喜歡的可以不選。我是這樣理解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必修課是培養學生的共性,培養學生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而選修課則是從發展學生個人興趣愛好這方面考慮的,培養的是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和特長。

  我給自己定的一個目標是,在大學期間必須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我個人對會計是比較感興趣的,我認為會計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同時也是富有挑戰性的一份工作。而這也是家裡人對我的一份期待。所以在大二第一學期的系選課中,我毫不猶豫的選了《成本會計1》這門課程。在此之前,我聽別人說,劉玲婭老師是很嚴格的,很多同學都叫我不要選她的課,而我是這樣想的,嚴格一點的老師好啊,這樣我就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了,我也怕自己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只是為了混學分而已,如果老師嚴格的話,自己就不可能那樣了。

  終於到了上這門課的那一天了,那天晚上可能是因為第一次上這門課吧,在劉老師來到後,一教室滿滿的人都不敢說話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劉老師是我們學校最嚴格的老師,誰都不想第一次上課就被老師批評。劉老師來到後,她看,然後就問為什麼一些同學沒有課本,而那些同學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劉老師聽後就說了,為什麼其他同學有,你們就沒有呢,如果只是想混學分的話,那就請現在就可以走了,可以去退選。劉老師這麼一說,滿滿的一教室人頓時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有書的同學,有一些同學的確是由於客觀原因而沒有領到書的,但是留下來的同學都是想學東西的。我當時就想,少了那些混學分的同學之後,我們的學習氛圍就更好了,老師教學就更有質量保證了。

  《成本會計1》的教學時間只有28節課,在第3-9周的星期四晚上,每晚4節,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學的是會計基礎,現在學的更加深入一步了,這門課程就是教我們如何核算成本的。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我們學習了成本會計的概念,懂得了成本會計的作用和重要性,我們還學習了產品成本核算的基礎知識、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和歸集與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廢品損失、製造費用等專案。學習成本會計,我感覺比以前學基礎會計更加有難度了,但是我並不會被面前的困難所嚇倒,因為我知道,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肯定是會加大的,而這也是一個人不斷攀登科學知識高峰的過程,高度越高,人們面前的困難就越大。所以我們必須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同時要相信自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正是在這樣的自我鼓勵下,我始終保持著一顆努力學習的心,老師上的每一節課我都是認認真真的聽,慢慢的,我發現成本會計也不是很難嘛。經過《成本會計1》的學習,我明白了企業哪些費用可以計入成本,哪些費用不可以計入成本,同時我還知道了成本會計在企業控制成本方面的作用,明白了一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那麼它就一定要做好成本會計這份工作,充分的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學習完《成本會計1》後,我對會計這門課程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更加堅定考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決心,我國在會計方面的人才目前是有很大的缺口的,就業前景是比較好的。會計是跟錢打交道的,所以我們必須細心,會計這份工作雖然很普通,但是卻來不得一點馬虎。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細節決定成敗。”這不正是對會計工作的真實寫照嗎?學習會計,不僅讓我掌握一門技能,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注意生活中的細小事物,因為一個人的成功是由無數的細小細節堆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