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柔軟卻有力量心得

  《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是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在閱讀了這本精彩的你心柔軟卻有力量之後,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呢?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篇1

  讀《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一書,好像在回憶自己的生活,一個個小美好潤入心中。本書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動,緩緩道來,正如“處處蓮花開”一篇所言:每天,有一些些正向的時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時時有正向的時刻,生命便無限美好,日日是好日,處處蓮花開。這本書正是那朵蓮花,也是那栽蓮農,牽著你的手,培養生活中的蓮花,用我們柔軟的心,美麗我們的生活。

  “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化妝師可說是靠手藝吃飯的普通技術工,但說出的語言富含哲理。表面的化妝,肉體的健康,當然會讓人更美,但有時候付出並不會有回報,所謂造化弄人,健康美麗並不是都能如願。生命的化妝,告訴我們充實自己的內心,“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一定是美麗的。

  “我把蓮花和玫瑰插在花瓶,心想,有些朋友真像花園中的花突然乍放,時常令人驚喜,下次也要想個什麼方法,讓他驚喜一下,或者兩三下。”“坐火車的蓮花”帶給人驚喜,也會收穫驚喜,從生活中吸收正向的能量,也不忘記輸出,我們的生活會美麗很多。

 

  不要忽視柔軟的心,它弱小的表象下隱藏著強大的生命力。

  範文篇2

  生命如一艘航行於大海之中的航船,有時驚濤駭浪,有時風平浪靜;歲月似一段橫亙於徵途之中的隧道,有時豁然開朗,有時曲徑通幽。

  不論是行走在泥濘而坎坷的道路上,還是攀登於漫長而陡峭的山峰上,我們心中總有一種渴望。渴望巨大的驚喜,渴望圓滿的歡樂,渴望滿心的幸福。但是現實往往是,一半是歡樂摻雜著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歡笑攪拌著一半是眼淚;正面是春風得意,不可分割地背面卻是傷痕累累。本希望一帆風順,卻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希望花前月下天長地久,卻總是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我們的青春和生命正如一塊農民耕耘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既有孕育著豐收碩果的莊稼,也有野火燒不盡的雜草,既有一眼望不盡的美景,也有隨時需要清理的垃圾。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既有春潮澎湃,大浪淘沙,也有清風明月、詩情畫意。青春似火、激情盪漾固然是精彩的時刻,但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恬淡、年復一年的平凡。人生最有力量的往往不是短暫的激情,剎那間的狂風暴雨,而是曠日持久的深情、日積月累的牽念、習以為常的溫情。如草一般纖細,一棵棵一簇簇一層層一片片,連綿不斷就成了遼闊的草原;似水一般柔軟,一滴滴一串串一波波一灣灣,日積月累最後竟然彙集成了奔騰的江河。歲月悄然的溜走,皺紋悄悄地攀爬,不知不覺之間青絲竟然變成了白髮。


         似乎悄無聲息,改變卻是如此驚人。彷彿都是凡人小事,似乎都是輕聲細語,每一個人生片段都不可分割,每一次叮嚀囑咐都蘊含深情,每一次悲歡離合都在積聚人生,每一朵花兒都散放著淡淡的芬芳。—每一次讀林清玄的散文,心裡都有一種感覺,彷彿是點點柔情的眼淚,灑在清晨等待朝陽的玫瑰枝頭,又如滴滴清露,凝結於夏日盛開的蓮花之上。眷眷深情就在這點點淚珠和滴滴清露之中。這飽含深情的散文,輕輕地卸去了我們層層的偽裝和麵具,讓我們恢復自然,回到純真,既簡單又質樸,既溫柔又厚重。這孕育哲理的深刻思索,悄悄地開啟了我們久已塵封的心扉,讓我們的柔軟之心互相袒露,互相吸引,互相靠近,彼此取暖。細水柔情地滌盪了我們心中的塵埃,輕風溫柔地撫慰著我們曾經受傷的傷痕,牽念和關注似一股股清泉輕輕地將我們乾涸的心靈澆灌,愛心的種子就在淡淡的清香裡和柔柔的溫暖中發芽、長葉、抽絮、結苞、開花、結果。

  關於童年的往事,關於親人的回憶,關於愛心的溫情,在林清玄的筆下總是無比生動、情深意切,意味深長。彷彿一苗幼芽,又如一片花瓣,或者一枚貝殼,又像一朵浪花,經過林清玄先生的描繪之後,就像在人生之路上開滿的鮮花,又如在旅途上灑滿的珍珠,令人依依不捨,令人流連忘返,深入內心,給人溫情。

  即使是放下書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花瓣或者浪花,仍然激盪我心。其中有這樣一段特別富有內涵:由於是農夫,父親從小教我們農夫的本事,並且認為什麼事都應從農夫的觀點出發。像我後來從事寫作,剛開始的時候,父親就常說:“寫作也像耕田一樣,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沒有不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寫政治文章,他說:“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寫政治文章,就像種稻子的人去種檳榔一樣,不但種不好,而且常會從檳榔樹上摔下來。”他常教我多寫些於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評罵人,他說:“對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評的文章是放火燒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燒山則常常失去控制,傷害生靈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創作者,不要做理論家,他說:“創作者是農夫,理論家是農會的人。農夫只管耕耘,農會的人則為了理論常會犧牲農夫的利益。”如此精彩的語言,如此深情的畫面,在書中還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令人難忘。

  其實柔軟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唯其柔軟,我們才能精緻;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超拔自我,在受傷的時候甚至能包容我們的傷口。

  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中,這柔軟的心無時無刻不在關愛著我們,影響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滋潤著我們。在我們得意的時候,溫情似縷縷春風,環繞著我們,我們沐浴其中;在我們失意的時候,溫情如滴滴清露,溼潤著我們,給我們注入活力。漫漫長夜,如一輪明月;炎炎夏日,似一泓甘泉。愛得柔情似水,愛得細水長流,愛得無微不至,愛得天長地久。

  範文篇3

  初讀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一書,該書收錄《生命的化妝》《迷路的雲》《溫一壺月光下酒》《黃昏菩提》《正向時刻》《求好》《有情十二貼》《不是茶》《柔軟心》等48篇不同時期經典作品。書中優美的辭藻,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引人入勝。書中深厚的含義深深地吸引了我,或許是志趣投合吧,喜歡淡雅散文的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翻開眼前這本書,和著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韻。三言兩語,智慧的光芒閃爍其中,洗淨鉛華,拋開那些看起來很虛無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會展示在面前。稱其為散文精神的至高,我想也不足為過。

  喜歡林清玄敘述自己兒時的故事。雖然表面說著自己兒時的事,但總表達著一種情感。讀著、讀著就會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看到了林清玄與“棋子”下棋,看到了林清玄和小松鼠嬉戲,也看到了林清玄過火時的恐懼、害怕。欣賞林清玄撰寫自己現在的生活。每篇文章都表達了自己對鄉村的懷念,或是一則意味深長的道理。每則故事都寫得十分真實,不僅讓我想起林清玄思念番薯之情,林清玄城市種菜記……

  沒有多餘的文字,一切彷彿是那麼自然,卻又充滿了奇妙的聯想,空靈流動。轉換了時空,彷彿置身於那書中的情景,心靈卻澄澈洞明。

  這篇《溫一壺月光下酒》確實是達到一定的高度。它妙在一種風神,這種風神是從莊子到李白到東坡到張岱到林語堂再到林清玄,當然還有古龍。不過,索性除了這種蕭散風神之外,還有一種更強勁的力量,就是一種厚重,這種厚重從孔子到司馬遷到韓愈到朱熹到王陽明到曾國藩,風神與厚重並存。

  佛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包羅永珍,應作如是觀”。即便是遵從了“如是觀”的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在講述真理的同時,又顯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玄的筆下,就可以發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在林氏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苦與樂,從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禪、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諦。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煙波浩渺的佛教藝術和佛教哲學的海洋裡潛游泅渡,將之化為氣息,化為血脈。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冷峻中保持著溫煦,流動中體現著凝注。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於是,我們得以看到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為一體、禪的機鋒和日常生命體悟為一體的傑作。正如《黃昏菩提》中寫到:“凡是樹,就會努力生長;凡是人,就不會無端墮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溫暖,凡是樹,就會有樹的風姿。”“感恩這人世的缺憾,使我們警醒不至於墮落。感恩這都市的汙染,使我們有追求明淨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無知的花樹,使我們深刻地認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們生而為有情的人,不是無情的東西,使我們能憑藉情的溫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亂或骯髒或匆忙或無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泉。”

  還記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在年輕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著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著生意的訊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意間溫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著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使串串雲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迴繞……

  讀林清玄的書,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那些或寧靜或激昂的文字,給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說,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盞清茶細細品味的。 林清玄是臺灣當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顯現出博大的悲憫情懷,其散文也呈現出質樸、清新、真純的特點。悲憫情懷是林清玄的情感核心,悲憫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質,清真成為其散文重要的美學風格。受禪宗思想的影響,林清玄的散文創作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這類作品往往包含了深遠的禪意,林清玄的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其散文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寫作能以積極的“入世”態度,關注現代人生存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伴之以人文的關懷和思考。他的散文風格簡樸、清新、智慧、幽遠,能做到虛實生輝,空靈流動,具有詩性之美。

  讀畢林清玄的散文,豁然開朗,生命的價值別有洞天。文學如月光,無用卻讓內心柔軟。內心柔軟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動,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慮,撫平流年的傷痕,讓內心不再孤單慌張。既不顯露,也不隱藏。柔軟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唯其柔軟,我們才能精緻;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超拔自我。

  末了,似乎還沉浸在林清玄淡雅的散文中。不由得也吟誦出一句話:活在苦中,活在樂裡;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煩惱,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我想,這是面對苦難生命最好的方法吧。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