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哲理故事三分鐘文字素材

  一則則生動的哲理故事,可以闡釋一條條人生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樂於接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飛起來的石頭

  一位雕塑家用石頭雕塑了一隻鷹,鷹鵰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飛一樣。有人問他:“你是怎樣把石頭雕塑得飛起來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實,這隻高飛的鷹本來就在那裡,我只不過把石頭中多餘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

  一塊石頭,只要把它多餘的邊邊角角去掉,就能飛起來。這使我想到了人,人哪怕像石頭一樣愚笨,只要能捨棄多餘的東西,也是能夠飛起來的啊!

  而人生的誘惑,就像一塊石頭多餘的邊邊角角,如果面對誘惑,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不捨得放棄,那也不捨得放棄,人生就會成為一塊沉重的石頭,永遠成不了展翅高飛的鷹。

  要想人生飛起來,只要放棄多餘的“邊邊角角”就行了。

  2:為人所不肯為

  有個佛家故事:一個小和尚整天撞鐘。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鍾,就是那種“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機械單調和簡單重複,每個人都會。半年下來,方丈卻宣佈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難司撞鐘之職。小和尚不服氣:“我撞的鐘不準時、不響亮?”方丈語重心長地說:“你的鐘撞得不是不響,但鐘聲空泛疲軟,沒有什麼力量,因為你心中無‘鍾’”。

  “鐘聲不僅僅是寺裡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的芸芸眾生,達到激濁揚清、心靈空明的境界。為此,鐘聲不僅要響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無‘鍾’,即胸中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鐘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其實在佛家的眼中並不是那麼簡單而毫無意義。

  也許“認真”是一項無法保證豐收的艱苦耕耘。認真是形而下層面的行為,它收穫的往往是形而下層面的滿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態得以展示,也使人生的豐富性得以體現。

  荷蘭思想家斯賓諾莎一生窮困潦倒,以打磨眼鏡片維持生活。白天,他在昏暗狹小的作坊裡一絲不苟地淬鍊、打磨、裝配,每個程式都精益求精,幾乎比夜晚在燈下寫哲學著作還要虔誠。在他生活的城市裡,沒有人意識到斯賓諾莎將是影響幾個世紀人類精神領域的大思想家,卻都知道他是手藝精湛的工匠。艱辛的勞動使斯賓諾莎雙目失明,英年早逝。但若沒有認真打製眼鏡片的勞動姿態,也就不可能有在思考和寫作中燃燒自我的精神境界。前者為後者奠定了尋求永恆價值的根基,後者是前者在另一種勞動形態上的昇華。在為世人尋求光明這個意義上,斯賓諾莎打製的每一副鏡片與寫下的每一頁手稿都具有同等的價值。

  認真是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一個事事都認真的人,定是一個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許會是一個平凡的人,但絕對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將因為他的認真而變得豐滿而充實。他的人生沒有虛度,而且在認真對待的每一件事情中被賦予了巨大的意義,為人所不肯為,終成人所不能成。

  3:生命的欺騙

  辦公室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大葉紫薇。

  隨著陽春三月漸近尾聲,紫薇樹旁邊的大葉榕新長的葉子已是滿眼翠綠,而那棵紫薇依然枯瘦蕭殺,乾巴巴的枝幹上殘留著數不清乾枯龜裂的果子。辦公室在二樓,兩棵樹的樹冠恰好能夠時不時映入眼簾。強烈的視覺對比常使人產生一種季節的迷惑,也常常讓我懷疑那棵大葉紫薇是否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是否真的被白蟻蛀蝕,在這個盪漾生命綠色的季節裡,以畢剝的形態宣告自己的死亡?

  隱約記得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紫薇已經纖細的軀體上已經鋪滿了濃濃的春色。還記得綠色遍身的紫薇不久後就綻放出惹眼的大片大片的紅花,那個熱鬧和愜意常常使我對這株紫薇充滿了難忘的期待。而今年,現在,莫非這株紫薇真的消亡了嗎?

  兩天前,和岑老師站在樓道里聊天,還曾經面對著紫薇樹唏噓慨嘆了好久。紫薇樹的枯枝就伸展在我們的眼前,看上去已然沒有了任何生命的跡象。岑老師伸手捉住幾根枝椏,稍一用力,樹枝就在清脆聲中斷落在手中。我們細細看去,整個的枝莖中沒有任何的潮溼和水分,更沒有點點綠色。於是我們認為這棵紫薇真的枯死了,我還記得岑老師又弄斷了很多的枯枝,準備用作少年軍校學員們野炊時的引火燃料。

  週一回到學校,暮春四月剛剛開始。當鑰匙插入鐵門,準備開啟辦公室大門時,眼睛的餘光不經意地瞄了一眼旁邊的紫薇。剎那,我的視線凝固了,身體也為之一顫:那棵兩天前就已斷定枯死的紫薇樹的枝幹上,竟然爬滿了細微嫩綠的新芽。葉芽如此之小,在滿眼枯黃之中顯得如此單薄和寧靜,在灰黑色的果子的遮掩之下,那一點點的綠色竟然勃發出無窮的力量。很長的時間裡,我竟然忘記了開門,學生在我身邊陸續經過不斷問好,我也竟然毫無反應。我似乎又依稀看到大片大片的紅豔豔的紫薇花,似乎又感受到了即將盛開的生命的顏色。

  我興奮地把我的發現第一時間告訴了岑老師,感嘆著紫薇的生命竟然如此堅強,竟然如此充滿了欺騙。記得那天我還和岑老師商量著紫薇樹的“後事”,討論著該為這片即將空置的土地上種植哪種樹木。而今天,紫薇就以點點的綠色嘲弄了我們的淺薄與悲觀。

  也許錯不在我們,也許學校很多的師生如我們一樣,在期待中漸漸麻木,在期待中放棄了希望。難道我們能怪罪那棵依然安靜的紫薇,怪罪它以時間和外表掩飾生命的光輝?

  行文至此,我恍然頓悟: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欺騙。之所以被矇騙,恰恰是我們充滿了對紫薇樹當下的期待,在於我們太相信表象,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直覺。

  每年,我都記得那棵紫薇會綴滿綠葉,會綻放花朵,但卻忘記了具體的時間。於是,春暖花開,滿眼皆綠的時節,眼中就容不下紫薇的枯黃依舊,就斷定它已然死亡。難道,我們對所有的植物,都必須充滿相同的期望?

  從折斷的樹枝上,我們沒有窺探到一絲絲活著的證據,於是斷定它已死亡。難道眼見必然為實?難道紫薇就不能以它特有的方式註釋它特別的生命特徵?

  我們是否也在以這種眼光審視世間的一切,是否也以此種淺薄和呆板看待我們身邊的一個個生命?

  假如孩子並沒有如我們所願的那樣去生活、去學習、去行動,我們是否也在意識中慢慢否定孩子,是否也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草率地新增上一個句號?如果孩子表現出種種不理智、不合常規的所謂“問題行為”,我們是否曾經輕狂地在心中說過:“這人完了!”

  是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欺騙,我們所面對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會顯露出太多太多的假象。有時未必是孩子的本意,有時卻又是孩子無意識中對生命的吶喊與對抗。而作為教育者,必須對孩子充滿期待,必須在心中為孩子勾畫美好的生命未來。

  可以想見,紫薇樹上淡淡的新綠會逐漸蔓延和傳染,紫薇花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吐露芬芳。而我,依然可以在疲勞和煩悶的時候,感受生命的力量。但我們,一個個在小學從事著平凡工作的普通教師,能否透過生命的假象,撇去刻意的欺騙和掩飾,永遠充滿期待與希冀地對待一個個勃發內在生命秩序的鮮活生命?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