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講勵志
成功人士的演講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傳遞了一些個人成功的祕訣,給更多人帶去成功的啟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功人士的演講稿,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大家前來借鑑!
關於成功人士的演講稿篇1:雷軍
第一,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
為什麼在這裡談夢想,這是因為回顧我過去走過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難忘的就是武漢大學,因為武漢大學在我的人生歷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那還是我18歲的時候,大學一年級,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在圖書館裡一本書。這本書在我的人生裡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書名我非常清楚地記得,叫《矽谷之火》,這本書大概是2塊1毛4,1987年出版,書裡講述了喬布斯這些矽谷英雄創業的故事。看著這本書後,我的內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燒,激動得好幾個晚上沒睡著覺。接著我就在旁邊的體育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難平靜。
在武大操場一遍又一遍地走的過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夢想——日後一定要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後自己一定要做個偉大的人。
當然,建立夢想是很容易的,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有很偉大的夢想,但是有夢想之後你是否去實踐了?
所以在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告訴自己,光有夢想是不行的,要腳踏實地地真正做幾件不一樣的事情。
我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是兩年修完大學所有的課程。很感謝武漢大學的學分制,從那天開始,我真的修了兩倍的學分。我記得去年參加學校校友會的時候,大螢幕上還顯示了我當年的學分卡。當我有這個夢想後我真的去試了,發現其實也不難。至少我覺得當年在計算機學院,兩年足以學完學院的所有課程。
在大學的裡後來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目標,後來我都完成了。我在想,在那個年代,絕對不是我比別人更聰明更勤奮。
我覺得最大的不一樣是我比他們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並且付出了實踐。
這就是我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今天,大家即將走上人生的征程,儘早地確立夢想和目標,並且儘早地去付諸行動,我覺得這是人生的開始。
第二,要勇於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有夢想很容易,去實踐夢想也很容易,但是堅持夢想很難。你今天能堅持,五年後還能堅持嗎,十年後二十年後還能堅持嗎?剛才主持人介紹了一下我辦小米的成績,小米我就不展開介紹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什麼力量讓我創辦了小米公司。
小米是五年前創辦的,釋出手機是三年半前,小米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和市場前有蘋果三星,後有華為幹到了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市場第五。
這個成績真的能算是全球商業市場的奇蹟。這個奇蹟的背後是什麼呢?我參與創辦的第一家公司是金山軟體,我覺得金山軟體行業的競爭也很不容易。
做到2007年,金山上市後我就退休了,我應該實現了在座很多人的夢想,三十歲就能退休。
上市了一家公司、賣了幾家公司、投資了幾十家公司,退休了以後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投資,人生也算非常的圓滿。
是怎樣的動力讓我願意在創業呢?你們可能對創業充滿了非常多的好奇和羨慕,而且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未來也一定會出現偉大的企業家。
在這個時刻我想和大家多說一句,創業絕對不是人乾的活,是阿貓阿狗乾的活。如果沒有鋼鐵般的意志,你是絕對幹不了的,我覺得創業並不好玩。
所以在今天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我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真的要創業,要做好準備。
我自己參與了金山軟體的創辦,深知創業的艱難,那是什麼啟發我退休以後再創業的呢?
是在我在快40歲的時候,有天晚上做夢醒來,覺得自己好像離夢想漸行漸遠,我問我自己是否有勇氣再來一回。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想了半年多的時間才下定決心,不管這次創業成功與否,我不能讓人生充滿遺憾。我一定要去試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創辦一家世界級的技術公司,做一件造福世界上每一個人的事情,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情。
做了這個決定後,我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顧慮。為什麼呢,因為如果幹砸了,我就晚節不保。
所以當時我說服自己,在剛開始的一兩年的時間裡,要極其低調,高度保密,腳踏實地,直到把產品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再站出來說話,我覺得這樣成效會大一點。
我用各種方法客服了我對再次創業的恐懼、對再次創業失敗的恐懼,然後創辦了小米。
今天站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說,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我相信你們為了夢想都付諸了行動。我要問的是,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四年後二十五年後,你們還有沒有堅持夢想的勇氣和決心,而且相不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最後,大家馬上就要畢業了,祝福大家前程似錦,事業成功,萬事順利。更重要的一條是,大家開開心心就好。
關於成功人士的演講稿篇2:王健林
萬達是全球領先的不動產企業,2015年持有物業面積能做到世界規模最大。圍繞不動產的發展,萬達也延伸到其它許多產業。基於對房地產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從去年開始萬達進行全面轉型。轉型方向從空間上看,要從國內企業發展成為跨國企業;從內容上看,要從以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型為高科技服務業企業。今天我重點講萬達的核心企業——萬達商業地產的轉型。
一、萬達轉型輕資產
1、什麼是重資產,什麼是輕資產
什麼是重資產?萬達商業地產的主要產品是城市綜合體,這種產品模式就是建設一個大型萬達廣場,旁邊配套建設一些寫字樓、商鋪、住宅等,把配套物業進行銷售,用銷售產生的現金流投資持有的萬達廣場。因為中國沒有支援長期不動產投資的金融產品,所以萬達只能以“售”養“租”。萬達廣場建成後自己持有經營,全部租金收益歸萬達,這種模式叫重資產。
什麼是輕資產?投資建設萬達廣場,全部資金別人出,萬達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使用萬達廣場品牌和萬達全球獨創的商業資訊化管理“慧雲”系統。所產生的租金收益萬達與投資方按一定比例分成。這是一種全新模式,萬達去年開始研發,現在已開始執行。這就是萬達廣場輕資產模式。
2、以輕資產為主
萬達商業地產的轉型方向要以輕資產為主。截至2014年,萬達已開業109個萬達廣場,今年還要再開業26個,屆時持有物業面積將超過2500萬平米。今年開業的萬達廣場全部是重資產,因為萬達廣場從選址、談判、設計、拿地到開業的建設週期3年左右,今年計劃開業的專案都無法再改為輕資產。但是2016年萬達計劃開業50個萬達廣場,其中超過20個是輕資產。2017年以後,萬達將保持每年至少開業50個萬達廣場的速度,其中40個以上是輕資產。萬達現在有90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其中2000多萬平米規劃為萬達廣場等持有物業,還有7000萬平方米銷售物業。我們定了一個目標,5年內把這7000萬平米銷售物業消化掉,可能5年以後,萬達廣場將沒有重資產專案了。這意味著五年內萬達商業地產將去房地產化,轉型為一家商業投資服務企業,類似於酒店管理公司,完全輕資產化。
二、為何轉型輕資產
萬達的重資產不是發展得不好,也不是沒有發展空間,中國的城市化還在進行,行業裡模仿萬達者也是眾多。那為什麼現在就要果斷轉向輕資產?
1、擴大競爭優勢
今年底萬達開業的廣場將達到135個,規模全球第一,足夠大。如果我們沒有遠大目標,完全可以自我滿足,僅憑租金自然增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但對於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消費市場來說,我們的規模還是太小,要擴大競爭優勢,必須做得更大。重資產受制於房地產週期,市場火的時候房子賣得很好,現金迴流很快,發展起來容易。但我們分析中國房地產已走到供需平衡的拐點,躺著掙錢的高利潤時代已經過去,今後房地產要靠品牌、定價、營銷等方方面面都做得好才行。重資產模式雖然還能發展,但難度在加大。要快速擴大規模,就要轉型輕資產。由於萬達廣場有品牌,很多機構、個人都主動找萬達要求投資,萬達為什麼不利用呢?現在有句名言:生意做得最牛的是拿別人的錢做自己的事。萬達要在五年之內做到足夠大,徹底排斥掉競爭對手,萬達是在挖更寬更深的護城河。
2、發展中小城市
一些分析師問我,萬達為什麼不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發展,三四線城市房價租金有那麼高嗎?這是對不動產理解不深。不動產最核心的指標不是房價和單平方米租金高低,而是租金回報比,就是租金和投資的比例,一個專案每年收取的租金,扣除各種稅費後,除以專案投資來看回報率高低。如從租金回報比看,一二線城市專案甚至可能不如三四線城市專案,因為一二線城市專案地價更貴、投資更大。
重資產主要看房價,銷售利潤高才能投資,難以進入三四線城市發展。輕資產因為是純投資不銷售,不需關心房價,只要城區人口夠多,租金回報比合適就可以做。萬達可以進入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發展不動產的最大挑戰是招商難,一般企業根本不敢進去,因為招不上商。而商業資源豐富恰恰是萬達的最大優勢,我們有超過5000家簽了協議的合作商家,其中許多跟萬達是緊密合作夥伴,萬達走到哪他們就去哪。現在萬達不是招商,而是選商。萬達招商有個硬性規定,任何商家每年在萬達廣場的開店數不得超過當年開業萬達廣場總數的50%,去年又進一步下調至三分之一。這樣做一是為了防範風險,如果萬達開業500家店,超市等某類行業全部一個商家租賃,一旦它經營出現問題,風險就大了。二是防止內部腐敗,不能因為搞定某個萬達招商人員,個別商家就能無限制在萬達廣場開店,每個品牌我們都限定進入萬達廣場的數量。
三四線城市土地價格相對便宜,現在去還能選到比較好的中心地段。從我們的經驗看,一個四五十萬人口的三四線城市,完全能承載一個大型萬達廣場,而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的忠誠度更高。比如北京附近的廊坊,市區只有40萬人口,當時政府找萬達去投資,我們覺得廊坊人口不多,而且往北30分鐘到北京,往南40分鐘到天津,能有多少當地人在廊坊購物消費,並不看好。但廊坊市政府熱情很高,三番五次找上門,而且願意拆遷市政府辦公區給我們建萬達廣場。人總是講情面的,我們只好投資。但廊坊萬達廣場開業後效果出乎意料,現在平均每天客流5萬人次,相當於八分之一的廊坊人每天要去逛一趟。還有重慶萬州,當地政府也是拿出最好地塊,多次找我們去投資萬達廣場。搞發展的同志都反對,說全城區也就40萬人,而且是經濟落後地區,開業後怎麼保證客流。後來我說,實在不行就當扶貧吧,還是投資了。但萬萬沒想到,萬州萬達廣場開業竟然創造了萬達廣場至今為止開業的客流記錄——開業頭三天客流超過110萬人次,這意味著頭三天當地每個人都去逛了好幾遍,現在仍然保持每天5至6萬人次的客流,經營狀況非常好。
我們從實踐中體會到,現在中國的商業地產投資處於失衡狀態,集中於大城市,區域性已經過熱,但對三線城市和城區人口多的四線城市來說,投資非常稀缺,許多地方不要說大型綜合體,連一個多廳電影院都沒有。僅從萬達院線的收入資料分析,70%以上的增長來自三四線城市,儘管客單價稍低,但人口總量大,消費忠誠度高,容易形成萬達廣場商業單中心,而且投資回報率並不低於大城市。這就是萬達發展的好機會。
3、產生邊際效益
萬達做輕資產是為了加快發展步伐。萬達現在一年開業26個廣場、新增500萬平米左右的持有面積,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甚至絕後。從國際經驗看,不動產發展和城市化程序密不可分。一個國家城市化的關鍵程序只有二、三十年,一旦城市化程序結束,大規模發展機會就沒有了。萬達遇到了中國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歷史絕好機會,同時因為自己做好了準備,才把握住這個機會。我們還要繼續加大力度,儘快把中國的大中小城市都發展到位。從財務上看,輕資產回報也很好,兩個輕資產店的管理收入總利潤也相當於一個重資產店。假設一個標準的輕資產店每年租金可以達到1億元,兩個店就是每年2億租金,萬達可以分到7000萬租金。一個標準的重資產店平均也是1億租金,扣除管理成本,再扣掉稅,財務利潤兩者收入基本相當。
關於成功人士的演講稿篇3:印度莫迪
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清華大學。這是一個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你們是中國教育界成功的標誌。你們是造就中國經濟奇蹟的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同時,在研究、科學和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領先地位,這並非偶然。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非常好:“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在印度也有同樣的說法,“財富的增長源於給予,財富就是知識,高於一切身外之物。”知識這種財富是隨著你的給予而越來越多的,當所有人都擁有時就達到了極致。這是我們兩國之間永恆智慧統一的例項。
當然,連線我們兩個文明古國的事物還有很多。
我來到中國的首站是西安,這是因為我要追隨中國古代僧人玄奘的足跡。公元七世紀,為了尋求知識,他從西安出發前往印度,並作為印度的友人和年代史編者返回到西安。
去年九月份,主席從艾哈邁達巴德開始對印度進行訪問。那裡離我的出生地瓦德納加爾並不遙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裡曾招待過玄奘和多位中國僧人。
中印兩國首次大規模的教育交流專案始於唐朝。據記載,共有大約80名印度僧人來到中國,有將近150名中國僧人在印度結束學業後返回。當然了,這些都發生在10和11世紀。
孟買崛起成為一個港口和一個造船中心,就和中國的棉花貿易分不開。喜愛絲綢和紡織品的人都知道,印度著名的沙麗服來自於古吉拉特邦的三兄弟,這三人是在19世紀時期從中國大師那裡學到了編織藝術。在古代貿易中,絲綢在經典梵語中被稱為支那帕塔Cinapatta。
所以,我們兩國間的悠久歷史源自靈性、學習、藝術和貿易等方面。這是兩國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及共享繁榮的美好畫卷。這反映在柯棣華醫生所表現出的價值觀上,這位來自印度的醫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救治士兵。
如今,經歷了歷史上的黑暗和困苦時期後,中印兩國正處在世界發生各種變革的罕見歷史時刻。也許,這個時代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中印兩國的復興。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經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和快速的經濟和社會變革。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取得的成功已經改變了全球經濟的特徵。印度現已成為經濟革命的最新前沿。
我們對此進行了人口統計。印度有大約8億人口處在35歲之下。他們的雄心壯志、精力、事業心和技能將成為印度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我們現在頒佈相關政令並決意讓這變成現實。
過去的一年間,我們一直懷著清晰而一致的目標前行。為了實現目標,我們也採取了迅速、堅決而果敢的行動。
我們採取徹底的政改措施,更加開放外商直接投資。這其中包括保險、建築、 防禦和鐵路等新領域。我們正在消除不必要的規章,簡化程式,通過使用數字技術消除多重批准和無期限等待。
我們正在打造可預測、穩定且具有競爭性的稅務體制,從而整合印度市場。我們正在加大對新一代基礎設施的投資——公路、港口、鐵路、機場、電信、數字網路以及清潔能源等。我們通過迅速、透明的方式分配資源。我們相信,土地徵用將不會成為經濟增長的障礙或是農民的負擔。
我們正在打造全球技術庫,準備把印度建設成一個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業的現代經濟體。我們正在振興農業,改變農民的命運,推動經濟增長。
和中國一樣,城市改造也是為經濟增添活力的必要途徑和重要渠道。我們正在將傳統戰略與現代經濟手段結合在一起,消除貧窮,為窮苦人民建立保障。
我們已經推出了一些主要的金融包容專案,為沒有存款的人提供資金,併為窮苦人民提供直接有效的福利。我們保證將保險和養老金計劃延伸至覆蓋最貧窮的人。
我們己經設定了限時目標,改善整體住房、用水和環境衛生條件。這不僅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同時還可催生經濟動力的新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