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祖國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五十六個民族,有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祖國傳統文化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祖國傳統文化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箇中華美德好少年。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五千年來燦爛民族文化,在世界東方大放異彩。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創造了萬里長城、故宮、秦始皇兵馬傭等世界奇蹟,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讓世界為之神往。中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曹娥投江等孝敬父母的故事至今傳唱;聞雞起舞、鑿壁借光等勤學苦讀精神為後人敬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與凶殘的日寇決戰至死的楊靖宇將軍至今被人傳誦。
在和平年代,歷史的車輪已駛入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綜合國力極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但是一些不良思想風氣逐漸侵蝕社會,灰色的口袋書、不良的童謠時有耳聞。因此,很有必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敬愛的老師,我們向您保證,要自覺以實際行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箇中國美德好少年。親愛的同學,我們要聽黨和老師的話,努力學習民族文化,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自覺投入火熱的社群活動,為構建和諧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民族文化,爭做革命接班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投入諸暨“三創”活動,努力營建和諧家園,讓我們為祖國的騰飛奮力拼搏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祖國傳統文化演講稿篇二
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浙江紹興演社戲,大家讀到魯迅先生的《社戲》就是我爺爺帶領的戲班子在農村演的。解放後我爺爺帶領的“社戲劇團”改成“浙江紹劇團”。60年代初的彩色戲劇影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裡的老猴王就是我父親演的,我還有一個哥哥“小六齡童”,在裡頭演花果山的小猴子,“報,外面來了一個豬八戒”但是很不幸,二哥在17歲時得白血病去世了。很多年前有一部劇《猴娃》就是描述我哥的,因為這件事,所以我現在出任中國白血病基金會的大使。這個豬八戒是誰呢?是我伯父,伯父藝名叫七齡童。所以我的家庭因為猴戲的緣故都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看過《藝術人生》西遊記專輯的觀眾知道,首播那天正好是雅典奧運會開幕。當時編導打電話說很擔心收視率。沒有想到播出後竟是《藝術人生》創辦以來收視率最高的一期。好象我們青年觀眾很多都喜歡美國西部大片,或者一些港臺演員,其實真正屬於我們國家傳統的民族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是從小就跟父親學戲,但其實我小時候的性格是不喜歡從藝的,很內向。在我哥哥去世前,66年4月,當時我才六歲,他跟我說:我要死了。我問:什麼是死?他說:你再也見不到我了。我問:怎麼才能見到你呢?他說:當你演成美猴王那天就能見到我了!其實哥哥是一種啟示,他不可能跟小孩說很多理想,就用最樸素的話鼓舞我。我也拿他的遺言當成自己的動力。但我真正進劇團很晚,進了浙江崑劇團。我就在這個劇團學習成長,拍《西遊記》之前一直在這裡工作。崑劇現在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
XX年,我和父親、還有《西遊記》劇組的演員,專門到西貢給觀眾演出,非常受歡迎!包括越南在內的很多東南亞國家,甚至有人說中國怎麼有一個叫六小齡童的人長的跟猴子一樣呢?88年《西遊記》在新加坡很轟動的時候,我們劇組去演出,本來計劃演3場,後來演了11場,非常轟動,當時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是無窮的!
還有一位80歲的老太太給我寫信說:因為很多人家裡沒有電視機,所以播《西遊記》時,大家都圍在一起看!我們越南人都會唱《敢問路在何方》,播《西遊記》時,街上不光小偷沒有了,連警察都沒了!
她還寫了讓我感動的:當時,越南與中國有一些小摩擦,就像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姐妹有分歧一樣。當時我也有一些偏見,對中國有些不理解。但當《西遊記》後,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像師徒四人一樣團結一致,為了理想一起堅持到最後取到真經。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體現。
《西遊記》成就了我和我的家族,甚至是中國的猴戲藝術!我記得有一個鄭州大學的女生給我寫信說:吳承恩賦予孫悟空是一個生命,六小齡童賦予孫悟空是一個血液。我當時非常感動。其實中國很多人在演孫悟空,不是隻有我們章家,我們屬於南派猴戲風格,而北派也有很多人像李萬春都演得非常好。觀眾喜歡我,是因為我趕上這個時代,趕上這麼一個好的氛圍。80年代初,為了把吳承恩的創作以最好的方式延續下來,我們拍了17年,在創造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同時也把我拍老了。我今年已經47了,觀眾支援我不是因為我多帥,而是因為大家支援我們的藝術、支援我們身上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文化。
祖國傳統文化演講稿篇三
千年的風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沖走了千年的記憶,但歷史的印記,文化的傳統,卻註定要烙在中華民族的生命裡。
從數千年前江心漁船上越女的歌聲,到水之湄《詩三百》的婉轉悠揚;從唯美的楚辭規整的漢賦,到唐朝多姿的詩歌,再到江南女子執紅牙響板輕歌曼舞搖曳出的宋詞……
從南山下草長鶯飛的桃花源,到西湖濛濛煙雨中的一把油紙傘;從柳三辯的一句“且把浮名,換做淺吟低唱”,到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飛雪洪泥映時光,歷史滿滄桑;一曲悲歌訴衷腸,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個朝代叫漢唐,有一條河流叫長江?
當你沉迷於紫薇的那一句“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你是否知道樂府裡那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當你口口聲聲喊著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於《漢書》中的“修身好古,實事求是”;當你“哈韓”“哈日”,當你迷戀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你是否知道《山海經》裡的神話故事,是否知道崑曲的歷史,知道十二木卡姆的聲音……
傳統文化的美,在於它的歷史,它是先人們的精神積澱,是千百年來的傳承。
而在今日,在這個充滿利益,熱鬧繁華的時代,歌聲裡的故鄉卻在漸漸遠去。我們像迷路的孩子,回頭張望,卻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個,氤氳著水墨香的故鄉,那個,我們的精神家園。
在今日,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不再欣賞“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我們只從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東風破》裡才驀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種語言在流逝嗎,你知道多少種民間習俗在消失嗎,你知道多少種器樂技藝已經失傳嗎,你知道多少處文化遺產與古建築正在在被破壞嗎……
作為九零後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古語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先哲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仍振聾發聵;橘子洲頭,少年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韓美林說是漢子就要撬動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忘記了過去,會怎麼樣?它該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為祖國的未來,如果我們不珍惜,不繼承,它們將如何保全自我?未來,不論多麼發達的高科技,都難以替代歷史的一抔黃土;無論我們在這顆星球上能走多遠,總要有一點東西,銘記於心。
先人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們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禮記》中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清代學者張橫渠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們尚且不談奉獻社會,不談為國捐軀,但我們要知道什麼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根基。我們要左手緊握"且教世界換了人間的”壯志豪情,右手秉持義不容辭勇於擔當的道義,去為傳統文化開創一片天。
你看:渭城的朝雨沾溼了王維的衣裳,巴山夜雨漲滿了李商隱的秋池;倚窗而立的女子,調一杯藍色的愁緒,敲落了一地的燈花;青衣布衫的才子,正書寫著古老的故事……
讓我們回到繁華的盛唐,與李太白一起酒入豪腸,與王昌齡一起醉臥沙場;讓我們回到如畫的江南,醉心於三國的爾虞我詐,感傷於西廂的且悲且愴。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不變的榮光,她的下一縷墨香需要我們共同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去傳承她的滋養,成就她最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