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職業定位

  大家都攢著一股勁,都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然而很多學生都有著相同的問題——我究竟適合做什麼?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被問到的最多問題。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1

  大家都攢著一股勁,都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然而很多學生都有著相同的問題——我究竟適合做什麼?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被問到的最多問題。

  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真真正正的認識自己。據權威機構統計,大學生中清楚地認識自己將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學生不足10%,然而這不足10%的同學中89%都能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工作。而那些沒有很好的定位的同學中,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滿意的只佔17%。由此可見,如果能夠儘早認清自己,能夠針對自己的目標,很早就做了相應的準備,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習經歷,完全是為了自己將來的工作而努力的。這樣,我們就能有的放矢了。

  然而,更多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幾乎沒有花時間去想過自己的個人定位,更何談為自己的目標去做針對性的準備呢?當升入大四,求職壓力已迫在眉睫,這時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大家的通常解決方法就是向其他人徵求意見,希望別人能簡單直接的告訴你適合做什麼工作。這也是特訓營學員經常會問到的問題。特訓營高階諮詢師楊老師曾經說過:“是隻能由個人完成的,任何給你明確方向指導的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只是因為某些權威的意見就被確定了,而這個權威人士又真的瞭解你多少呢?

  下面為大家介紹通常使用的個人定位方法。

  一、個人挖掘。

  顧名思義,深入探究自己在校期間的各種能力表現和興趣愛好,這也是求職準備的第一步。

  1.能力表現包括:專業知識成績、科研經歷、各類學科競賽經歷、實習兼職經歷、學生活動經歷等幾個方面。

  2.興趣愛好包括:個人喜愛的活動、個人擅長的活動、個人性格優缺點。

  其中,除個人性格優缺點之外,都可以很容易的想清楚,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一定要考慮全面,要把這些專案逐一列出,並具體分析自己在其中運用了哪些能力,哪些自己做的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對於個人性格優缺點,首先要自己考慮,依然是逐一列出,優點缺點分別考慮;然後再找身邊的朋友家人,讓他們給你做評價。後者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認真對待。當你把外人給你的評價和自己的分析結果綜合考慮後,你就知道自己的性格概況如何了。

  當你完成了第一步,你今後的一切求職準備都會基於這個基礎出發,其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務必認真仔細的完成。

  二、ICP調研。

  ICP即是Industry行業、Company公司、Position職位。

  1.Industry。包括行業發展前景,是朝陽行業、成熟行業還是夕陽行業。這將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個行業將來的人員需求量及發展空間。另外還要考慮國家的政策,瞭解時下國家重點投資的行業。也可以通過像特訓營這樣的行業導航課程迅速對熱門行業進行深入瞭解。

  2.Company。通常我們談到的無非是外企和國企。當我們分析一個公司時,可以利用SWOT分析方法,這個一定要考慮全面。而對於我們可考慮的企業,可以參考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當你瀏覽過這些公司之後,你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我們從未關注過的公司和行業,雖然很牛但很低調,很容易被人忽略,但也存在著更多的機會。另外企業文化氛圍也是不能忽略的考慮要素。

  3.Position。通過招聘網站上釋出的職位資訊,可以對某個職位有一個框架性的瞭解。但這畢竟是官方的統一描述,對於職位更具體的工作卻不能瞭解到。通常我們可以去向朋友、家人瞭解某一職位的具體工作內容,更直接的可以去陌生拜訪一些公司的職員,一般都能瞭解到很細節的內容。

  特訓營的學員在經過ICP系統調查後,都會對目前招聘的各類職位有一個清晰客觀的認識。相信各位同學在經過這樣的調查後,也同樣會有很深入的瞭解。

  三、職業match。

  當你完成了個人挖掘和ICP調查後,你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劣勢、各種職位工作內容等問題了。你會發現自己比較擅長做的一些工作內容,以及哪些公司職位是你非常感興趣的。此時,很高興的告訴你,你已經成功給自己的職業進行了定位。也許有人會說,我並沒有確定自己究竟做什麼工作啊。其實在你不知不覺中,你已經確定了你的目標方向了,這些正是那些你擅長的和你感興趣的工作。任何人的目標職位都不能100%滿足個人喜好的,有些是需要我們個人去適應這個公司職位的。當你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執行力的問題了,猶猶豫豫永遠只會在原地打轉,並不能讓你前進半步。

  曾經有一位特訓營的學員問:“我現在已經大四了,做這麼複雜的工作的會不會耽誤很多找工作的時間啊?”其實,做這樣的工作就是求職的過程之一,你的所有調研工作都能隨時在你的求職發揮作用。個人分析就是你寫簡歷的資本,ICP調研就是你去應聘時與HR的談資與自我展現的機會。當你做完這一切時,你不僅會發現自己已經為自己確定了職業定位,而你也在不知不覺之間變身為了求職達人。

  希望大家都能夠調整好心態,少走彎路,提高效率,拿到自己最滿意的offer!

  篇2

  職業定位是個人職業規劃中重要的一環,那麼職業定位怎麼寫?首先你必須瞭解什麼是職業定位。根據百度文庫定義,職業定位的含義分為兩層:一、確定自己你是誰,你適合做什麼工作;二、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擅長做什麼工作。

  因此,在寫職業定位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先來了解“自己”!

  在應屆畢業的大學生中,很多求職者都不明確什麼是職業定位,為何要做,對此小編提醒,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沒有職業定位和事業方向,如同在大海中沒有方向的船隻,即使你行駛的再快,跑錯了方向,只會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永遠也到達不了目的地,所以你必須在求職前,就先做好職業定位。

  如何進行職業定位?結合徐州招聘資訊以及自己的專業所學特長,特點內向穩重或活潑外向,應聘的職業有哪些?你與這些職業的要求有多大差距...等等,同時提醒,職業定位也要參考目前的就業形勢,看看你所選擇的定位,是不是與個人的職業發展相符。

  接下來,職業定位怎麼寫?就是告訴招聘官,你的定位到底是什麼了!

  根據職業方向定位報告,可以分為:技術型、管理型、創造型、自由獨立型、全面型,結合“擇己所愛、擇己所長 擇市所需”的原則,具體的表述你的職業定位,如:

  職業目標:英語翻譯

  職業發展策略:參加口譯等級考試,為就業打基礎。

  職業發展路徑:從翻譯公司做起,從事基本的翻譯工作積累經驗和資源,逐漸向口譯,甚至同傳轉化。

  不管是求職面試還是個人職業規劃發展,都離不開對職業定位的明確,因此建議職場人仔細想想自己的想要發展的領域是什麼,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這樣職業定位怎麼寫才會迎刃而解,同時也避免了盲目求職導致的跳槽轉行事件。

  篇3

  1.明確自身優勢

  首先是明確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進行自我分析。通過對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瞭解自身,根據過去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幹什?quot;的問題。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順應社會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馬到成功。要知道個體是不同的、有差異的,我們就是要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併發揚光大。定位,就是給自己亮出一個獨特的招牌,讓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為招聘單位所識;對自己的認識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觀、深刻,絕不迴避缺點和短處。你的優勢,即你所擁有的能力與潛力所在:

  1我學習了什麼?在學期間,我從學習的專業中獲取些什麼收益;參加過什麼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和昇華了哪方面知識。專業也許在未來的工作中並不起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自身的職業方向,因而儘自己最大努力學好專業課程是生涯規劃的前提條件之一。不可否認知識在人生歷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2我曾經做過什麼。即自己已有的人生經歷和體驗,如在學期間擔當的學生幹部,曾經為某知名組織工作過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的成就及經驗的積累,獲得過的獎勵等。經歷是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往往從側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潛力狀況,因而備受招聘組織的關注,同時這也是自我簡歷的亮點所在和重要組成部分,絕對忽視不得。對一應聘者來說,經歷往往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許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可能有深刻體會。判斷一個說牟拍埽?揮性謔導?氖焙蠆嘔嵴嬲?⑾制涑ごτ氬蛔恪?

  3我最成功的是什麼。我做過很多事情,但最成功的是什麼?為何成功的,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否自己能力所為?通過對最成功事例的分析,可以發現自我優越的一面,譬如堅強、果斷、智慧超群,以此作為個人深層次挖掘的動力之源和魅力閃光點,形成職業規劃的有力支撐;尋找職業方向,往往是要從自己的優勢出發,以己之長立足社會;

  2.發現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必須正視,並儘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譬如,一個獨立性強的人會很難與他人默契合作。而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絕對難以擔當組織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說?quot;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來,多跟別人好好聊聊,尤其是與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學、朋友等交談。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與你的預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這將有助於自我提高。

  2經驗與經歷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由於自我經歷的不同,環境的侷限,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一些經驗上的欠缺,特別是面對招聘單位紛紛打出數年工作經驗條件的時候。有欠缺並不可怕,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善於發現,並努力克服和提高。

  3.進行社會分析

  1社會分析。社會在進步,在變革,作為即將出入社會的大學生們,應該善於把握社會發展脈搏。這就需要做社會大環境的分析: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佈及需求狀況;所學專業在社會上的需求形勢;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目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社會發展對自身發展的影響;自己所選擇的單位在未來行業發展中的變化情況,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市場佔有及發展趨勢等;對這些社會發展大趨勢問題的認識,有助於自我把握職業社會需求、使自己的職業選擇緊跟時代腳步。

  2組織分析。這應是個人著重分析的部分,組織將是你實現個人抱負的舞臺,西方關於職業生涯發展有句名言"你選擇了一個組織,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特別是現代組織越來越強調組織文化的建設,對員工的適應生存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因而應對你將寄身其中的組織的各個方面做詳細瞭解: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只有兩者之間擁有較多的共同點,才是個人融入組織的最佳選擇。

  3人際關係分析。個人處於社會龐雜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際關係狀況顯得尤為必要。人際關係分析應著眼於以下幾個方面: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將與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將對自身發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上下級、同事及競爭者,對自己會有什麼影響,如何相處、對待等等。

  4.明確選擇方向

  通過以上自我分析認識,我們要明確自己該選擇什麼職業方向,即解決"我選擇幹什麼"的問題,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職業方向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方向的選擇應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結合自身實際來確定,即選擇自己所愛的原則你必須對自己選擇的職業是熱愛的,從內心自發地認識到?quot;幹一行,愛一行"。只有熱愛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績,擇己所長的原則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自我優勢,注意千萬別當職業的外行,擇世所需的原則所選職業只有為社會所需要,才有自我發展的保障和擇己所利的原則應該本著"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原則,選擇對自己合適、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是個人理想的具體化和可操作化。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最長遠目標。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一般具有生理需求基本生活資料需求,包括吃、穿、住、行、用、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護、社交需求社會歸屬意識、友誼、愛情、尊重需求自尊、榮譽、地位、自我實現需求自我發展與實現五種依次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需求。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身實際,適合於自身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現代科技與社會進步,個人要隨時注意修訂職業目標,儘量使自己職業的選擇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一定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適應社會需求,才不至於被淘汰出局。

  5.規劃未來

  1職業通路選擇與自我提升發展計劃。根據職業方向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職業和得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單位,是每個人的良好願望,也是實現自我的基礎,但這一步的邁出要相當慎重。理想的工作單位如西門子公司就特別鼓勵優秀員工根據自身能力設定發展軌跡,一級一級地向前發展。他們認為最好的人才?quot;有很好的人生目標,不斷激勵自己",並提出"員工是企業內的企業家"的口號,給員工以充分的決策、施展才華的機會,而不是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管得太死,統得過細:隨著職業、職務的變化,必須制定一個完善的自我發展計劃以備應對:選擇一個什麼樣的組織,預測自我在組織內的職務提升步驟,個人如何從低到高拾階而上;預測工作範圍的變化情況,不同工作對自己的要求及應對措施;如發展過程中出現偏差工作不適應或解聘的話,如何改變自己的方向;預測可能出現的競爭,如何相處與應對,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徑。比如你想從事銷售工作並想有所作為,你的起步可能是一個公司的業務代表,你可以設定通路計劃:從業務代表做起,在此基礎上努力,經過數年逐步成為業務主管、銷售區域經理、銷售經理.最終達到公司經理的理想生涯目標。

  2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方案,面對發展迅速的資訊社會,僅僅制定一個長遠的規劃顯得不太實際,因而有必要根據自身實際及社會發展趨勢,把理想目標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小目標,靈活規劃自我。一般說來,以5至10年左右的時間為一規劃段落為宜:這樣就會很容易跟隨時代需要,靈活易變地調整自我,太長或太短的規劃都不利於自身成長。具體可有兩種方式:一是根據自己的年齡劃分目標,如25-30歲職業規劃、2000-2010年職業規劃;二是根據職業通路中的職位、職務階段性變化為劃分標準制定不同時期的努力方向,如5年之內向部門經理職位衝刺,10年內成為主管經理。

  3自我肯定與進步。清楚的瞭解自我之後,就要對症下藥,無則加勉有則改之。重要的是對劣勢的把握、彌補,做到心中有數。注意分析:①問題產生的原因,是自身素質問題、人際關係問題、還是工作本身的問題?②自我修正的可能性與手段,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是知識學習、專門業務培訓還是改變職業方向?如何完善自我,有這樣幾種具體可利用的方法:一是加強學習。大學生要在競爭中立穩腳跟,必須做到善於學習,主動學習。在學期間,要針對自身劣勢,制定出自我學習的具體內容、方式、時間安排,儘量落於實處便於操作。進入工作崗位後,要善於在實踐中學習,主動利用組織開展的相應培訓學習提高。二是實踐鍛鍊。在學期間,主動參與學生活動,接觸各色人群,"不恥下問",對應的鍛鍊自己能力欠缺方面。如果可能的話,不妨多看、多聽、多寫,把自己的收穫體會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對你的提高幫助更為直接。參加工作以後.更要主動在實踐中鍛鍊才幹,不斷總結、不斷提高。三是來自他人的幫助。家庭、同學、朋友、師長和專業諮詢機構都可以成為個人提高的有力支援,關鍵要學會求得他人幫助。對自己瞭解最深的莫過於你周圍最親密的人,多聽聽他們的經驗與教訓以及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注意他們對你的職業選擇和通路發展的建議與評價。各類專業諮詢機構在指導個人認識和選擇職業方面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測評手段,可以藉助他們加深自我認識,全面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