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口才的訓練與提高
一、大師們如是說
口才藝術淵遠流長,早在古代的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就廣為人知。但它真正的故鄉則是古希臘。那裡的公開講演有著很大的社會意義。在議會講壇、人民會議、群眾集會、法庭以及形形色色的慶典儀式上,到處都能聽到演說家的聲音。古希臘曾湧現出一大批演說藝術大師,他們是;德摩斯梯 尼,伊索克拉特、埃斯古涅斯、菲羅克拉提、伊塞等等。聞名世界的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臘偉大的演說家和思想權威,他的演說內容翔實,充滿獨到之見,而且感情激越,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深為聽眾所歎服。德摩斯梯尼演說的特點是在講壇上具有演員的丰采,這也是幫助他成為一名成功的演說家的原因。德摩斯梯尼常以律師身份在法庭上發表演說。當時的人曾這樣評論德摩斯梯尼:“可以用暴風和閃電來比喻我們的演說家,比喻他用自己的力量、氣勢和威懾力去燃燒和毀滅一切的能力。”
古希臘也是辯論和著名對話的發源地,創始人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研究過演說藝術理論。柏拉圖認為,雄辯應該實事求是,而不能空話連篇,應該堅定、誠實和具有崇高的道德。柏拉圖對待法庭演說者的態度特別嚴格。
偉大的俄國律師之王斯帕索維奇是俄國法庭演說藝術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也是俄國法庭雄辯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為使法庭辯護具有科學性而做大量的工作。可以說,絲帕索維奇是個大演說藝術家和奇特的法庭演說家。他的演說,語言優美,論證有力,足以使法官和全部在場的聽眾為之傾倒。連科尼也讚揚道:“斯帕索維奇不僅是一個天才的、思想特別深刻的律師代表,而且還有自己在這一舞臺上的全部活動教授瞭如何使律師的直接目的和社會任務相一致的手段和方法。”斯帕索維奇的演說有一大特點,一開始就明確宣佈自己對案件的立場,說明自己的意圖,交代發言提綱。
普列瓦柯是聞名全俄國的律師,他的名字在當時已成為法庭演說家的代名詞。普列瓦柯的法庭講演樸實無華,通俗易懂,特別是心理分析極其深刻。他的發言從內容到形式都能緊緊控制住聽眾的情緒,影響聽眾的思想。普列瓦柯的演說一般都不長,簡潔有力,並帶有下拘禮節的與入隨便交談的風格。他還是個靈活運用豐富的俄羅斯語言的大師,如在馬克西緬問一案的演說中,他的開場白是:“我將不假思索地作一次深思熟慮的發言”。普列瓦柯善於用活靈活現的形象和意境去揭示日常現象的內在涵義,給人產生一種強烈的,有時甚至是無法抗拒的印象。他的演說中聽不見幽默和諷刺、但常特別是涉及現象時能聽見難以壓抑的怒吼聲,或強烈地要求聽眾產生憤怒感的呼籲聲。
律師阿爾謝尼耶夫的演說特點,在於發言時從容不迫,連續不斷,雖然沒有附加效果和點綴,但具有邏輯性和根據詳細分析案件材料而產生的論證力。作為一個法庭演說家,阿爾謝尼耶夫善於用分析案件的事實和情節所提出的結論去說服法官。
著名律師安德列耶夫斯基既是一位睿智的心理學家,又是一個無所畏懼 的演說家。他相信自由發言的力量,注重自己的演說風格,只是對於事實過於隨便。安德列耶夫斯基演說時,幾乎不能觸及或只是膚淺地觸及一下主要的法庭調查材料——證據,都把自己的發言重點放在被告人的個人表現、生活狀況和周圍環境上。
茹科夫斯基被公認為是律師界最機敏的人。他善於無情地攻擊對手的要害,經常用妙趣橫生的玩笑、暗示和諷刺輕而易舉地否定掉對手的有力論證。後來,他獨特的講演才能,使他成為一名專門揭露罪犯的公訴人。他幾乎全用口語演說,不帶任何莊重感,也不提高聲調。
律師卡拉勃切夫斯基的講演,聲音巨集亮,瀟灑大方。據同時代人評論說,聽上去就像俄羅斯的大套車,迅猛異常。他是個能巧妙而有效地控制住法庭調查的大師。他擅長藝術地描述案情,並以熱烈激昂的法庭演說而聞名。
律師帕索維爾也是位出名的法庭演說家,但他演說的力量不在於外在形式,而在於發言內容。他的發言結構和全部證據預先都是經過深恩熟慮的。他最擅長即席發言,但這種即興發言卻是“全副武裝”的,絕不是隻憑一時的感情衝動就赤手空拳地去迎擊。
烏努索夫律師的講演熱情奔放,燃燒著論戰激情。有人評論他是個專門尋求激烈衝突和戰鬥的演說家。他善於用鮮明優美的修辭語言點綴自己的法庭演說。科尼對他的評價是:“烏努索夫的基本演說特點是具有卓越的論理性。由此可見,他對全部構思都作過極其嚴密的邏輯推理,對案情作過仔細分析,甚至對每一件證據的份量都準確地掂量過。但他的發言中卻缺乏一般原則和抽象原理。有時,他常用某些格言和經典語言作為分析案情的結論來充實自己的演說。甚至在一般結論方面,他的語言也可與緊繫於案件事實基礎上的極其壯觀的景色相媲美。他是這樣一個藝術大師:在案件事實基礎上精彩地評價行為人和產生行為人的社會環境。”律師亞歷山德羅夫堪稱最出色的演說家之一。他講演時神態自若,聲音不很響亮。在法庭上,他善於作深刻的邏輯分析,並能運用辛辣的諷刺徹底擊敗對手。而及至中國,從歷史上看,自春秋、戰國以後,秦始皇“廢黜百家”,禁錮萬籟,一掃百家爭鳴,談橫論縱的豁暢之風。自此,長期實行糾問訴訟制度,皇權與特權構成封建法制之基礎,刑訊拷問被奉為審判之“法寶。”
清末在對古老的中國封建法律文化的改良中,西方法庭辯論制度始引入中國的訴訟活動中,但由於這一訴訟形式在中國近、現代社會是伴隨著濃厚的封建專制及其殘餘而存在,或時存時廢,或名存實亡,儘管也湧現了施洋、沈鈞儒等一批進步的法庭論辯家,但法庭論辯藝術的發展仍是極其緩慢的。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開始探索社會主義的法庭論辯藝術,歷盡磨難,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們從歷史的反思中重新揚起法庭論辯藝術的風帆,並在短短的幾年間取得了初見規模的成果。
在古代,論辯曾有過輝煌的一頁——陳軫明其言,而敵軍卷甲而去;蘇秦行其說,而六國得以安;蔡澤一段利辭,秦相范雎拱手讓出相位;諸葛亮舌戰群儒,促成吳蜀聯盟,鐐得曹軍人仰馬翻。
今天,口才藝術又放出更為奪目的異彩——聞一多面對強敵拍案而起,當頭棒喝;周恩來外交論辯閃光睿語,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