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言名句

  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史記》

  2、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

  4、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7、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10、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

  12、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1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6、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18、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資治通鑑》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2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22、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

  24、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

  2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27、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司馬遷《史記》

  29、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

  3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3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3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3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3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5、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36、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孫子》

  37、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38、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40、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4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42、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4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5、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