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關於教育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已經就受到教育了。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

  1 我把教育定義如下:人的智慧決不會偏離目標。“所謂教育,是忘卻了在校學得的全部內容之後所剩下的本領”。——德愛因斯坦

  2 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愉悅的,是教師的最高本領。——德愛因斯坦

  3 不會觸類旁通,研究哪一門學問都難有成就。——傅雷

  4 有了真正的方法,還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它。——英狄德羅

  5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法羅曼·羅蘭

  6 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德愛因斯坦

  8 評價不是為了排隊,而是為了促進發展。——《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

  9 成績主要說明學習起點的新狀況,而不是提供終結性的結論。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學校。——《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

  10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

  11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德貝多芬《貝多芬語言》

  12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法愛爾維修

  13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多蒙茜洛諾爾特

  14 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法盧梭

  15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斷,並作為一個負責的公民參加工作。 ——美赫欽斯

  精選

  1 人類教育最基本的途徑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響信念。——烏申斯基

  2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3 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第斯多惠

  4 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愛比克泰德

  5 道德教育成功的“祕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巨集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6 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陶行知

  7 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在這裡似乎有點誇張地說:若請他參加婚禮,即使那裡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親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清醒地回家。——蘇霍姆林斯基

  8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

  9 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柏拉圖

  10 對人民來說,第一是麵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11 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楊振寧

  12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

  13 貧農特別吃沒有文化的虧,特別需要受教育。——列寧

  14 知識本身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英培根

  15 一個人的知識如果只限於學校學習到的那一些,這個人的知識必然是十分貧乏的。——于光遠

  錦集

  1 教育的最大的祕訣是:使身體鍛鍊和思想鍛鍊互相調劑。 ——法盧梭

  2 學校是個應用心理學的實驗室。 ——美杜威

  3 你如果想要兒童變成順從並守教條的人,你就會採取壓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讓他能獨立地、批判地思考並有想象力,你就應該採取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 ——陶行知

  4 學習達到透徹領悟的材料,特別是達到概括性領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會變成個人的個性結構的一個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師們很理解有關的基本心理學原理,那麼,所有學校的學習就可能具有這種性質。——[美]莫·L·比格:《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

  5 如果我們對於教師要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這一點估計不足,那也是錯誤的。有了這方面的知識,教師才有可能把教材變成學生的真正財富。 ——前蘇聯贊科夫

  6 “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容易停滯。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幹;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魯迅:《魯迅書信集》

  7 教員不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著結果的方法教人。——梁啟超:《教授法》

  8 當人的世界觀統帥著他的思維、感覺、意志、活動等一切精神生活領域時,知識就變成了起作用的東西。在創造性勞動中培養思維,這是教學技巧的重要表現,憑藉這種技巧,教養使人變得聰明起來。——[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論個性的全面發展》

  9 我相信,不論孩子將來從事哪一種事業,都應當從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夠認識到他們給予孩子們的所謂“教育”,只會迫使子女陷於平庸,剝奪他們創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機會。 ——美鄧肯

  10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禮記·學記》

  11 教育者的能動作用,表現在運用精神的和物質的教育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長期的影響,來達到自己預定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的能動性,則是自己努力學習與善於接受教育者對自己施加的有利的影響。教育過程是否能夠收到最好的效果,要看能否充分發揮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個能動作用和這兩個能動作用是否結合得好。——于光遠:《教育認識現象中的“三體問題”》

  12 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 ——奧地利布貝爾

  13 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14 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15 只有兒童集體的豐富多彩、生氣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個學生的才能開花結果的條件。如果認為只要對學生進行個別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發展,那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前蘇聯贊科夫

  16 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後,知識既開,物慾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人凡有所當讀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清張伯行:《養正類編》

  17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法愛爾維修

  18 雖然偶然的失敗,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包括受懲罰的失敗,對學習的進步並不是不利的,但相當經常的成功,還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普雷西和他的同事們提出:“學習以成功為動力。”除非動機是非常強烈的,連續的失敗就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受挫折,妨礙進一步努力的程度。——[美]M·L·比格:《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

  19 教員不是拿所得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著結果的方法教人。——梁啟超

  20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行知書信集》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