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踐的勵志名言
理論在變為實踐,理論由實踐賦予活力,由實踐來修正,由實踐來檢驗。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精選
1. 一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魯迅
2. 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論衡·超奇第三十九》
3. 理論是實踐的眼睛。——鄒韜奮
4. 進入山裡,見到樹木,不論高的矮的都知道的;進入田野,見到花草,不論大的小的都認識的。然而不能夠伐樹木用來建造房屋,採摘花木用來調和藥方,這是隻認識草木卻不能使用的人。
5. 一個人只有經過東倒西歪的、讓自己像個笨蛋那樣的階段才能學會滑冰。——蕭伯納
6. 理論上一切爭論而未決的問題,都完全由現實生活中的實踐來解決。——車爾尼雪夫斯基
7. 對妻子、看重品德,輕視色相;事奉父母,能竭盡自己的力量;事奉君主,能獻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說話講誠信。這樣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學習過了。
8. 實言無多,而華文無寡。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如皆為用,則多者為上,少者為下。——《論衡·自紀第八十五》
9. 人類用認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用實踐的活動去改變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後者去製造宇宙。——克羅齊
10. 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薩迪
11. 治其器必求其用。——《二程外書·卷一》
12. 僅僅一個理論上的證明,也比五十件事實更能打動我。——狄德羅
13. 一個人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呢?決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實踐。——歌德
14.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毛澤東
15.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劉向
經典
1. 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陸游
2. 實際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陳雲
3. 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草,大小無所不識。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採草以和方藥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論衡·超奇第三十九》
4. 講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謂真知矣。徒講而不行,則遇事終有眩惑。——王廷相
5. 離開實際的理論是死理論,離開理論的實際是瞎實際。——劉伯承
6. 實踐決定理論,真正的理論也有著領導行動的功用。——鄒韜奮
7.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況
8.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毛澤東
9. 積萬金於篋匱,雖儉乏而不用,則未知其有異於貧窶;懷逸藻於胸心,不寄意於翰素,則未知其有別於庸猥。——《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博喻》
10. 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子張第十九》
11. 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於無窮。——陶行知
12.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3. 用理論來推動實踐,用實踐來修正或補充理論。——廖沫沙
14. 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陶行知
15. 力行而後知之真。——王夫之
推薦
1. 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而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南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斯大林
2. 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達·芬奇
3. 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
4. 學貴大成,不貴小用。大成者,參於天地之謂也;小用者,謀利計功之謂也。——《鬍子知言·卷三·紛華第九》
5.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第一》
6.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
7.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馬克思
8. 任何理論都不如現實具體。——沈從文
9. 只有實際生活中可以學習,只有實際生活能教訓人,只有實際生活能產生社會思想。——瞿秋白
10. 百聞不如一見。——班固
11. 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魏源
12. 如果在箱櫃中積存了萬兩黃金,即使貧困也不使用,那麼就不知道這和貧窮有什麼不同;如果胸中懷有華麗的辭藻,不把心意寄託在著述上,那麼就不知道他和普通鄙陋的人有什麼區別。
13. 沒有實際的理論是空虛的,同時沒有理論的實際是盲目的。——徐特立
14. 治學可貴之處在於有大的成就,不是可貴之處在於有小的效用。大的成就,指的是對天地加以研究;小的效用,指的是謀求利益、功勞。
15. 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李光地
16. 治辦這器具必定要求它發揮作用。
17. 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顏元
18. 堅持德行卻不弘揚,信仰道義卻不夠忠實,這樣的人怎麼能算是有用?怎麼能算是無可有可無用?
19. 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
20. 倘若只是誦讀,讀詩誦經,即使能誦讀無數篇,也不過是鸚鵡學舌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