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黑板報花邊邊框怎麼畫

  學一分消防知識,多十分平安保障。那麼關於消防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消防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消防黑板報圖片:

>

  消防黑板報圖片1

  消防黑板報圖片2

  消防黑板報圖片3

  消防黑板報內容1:

  面對防範和治理火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和史家,則一向十分看重。 春秋早期在齊國任宰相,並使齊國富強起來,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一位“霸主”的政治家管仲,他就把消防作為關係國家貧富的五件大事之一,提出了“修火憲”的主張。春秋晚期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他所作的《春秋》及其後世門人所撰的《左傳》,記載了火災23次,數量之多,居所記各類災害的前列,開了國史記載火災的先河。尤其難得的是對宋國、鄭國和魯國防範和治理火災所採取的消防措施予以詳加記述,並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此,都反應了儒家對防範和治理火災的重視。 戰國時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注重實踐,在《墨子》一書中,不僅包含著力學、光學、聲學許多科學原理,而且在防範和治理火災方面,也有許多獨到的主張。他在《備城門》、《雜守》、《迎敵詞》等篇中提出許多防火技術措施,既在設定、建造的具體要求,又有明確的數字規定,可以認為,這是我國早期消防技術規範的萌芽。 黃帝時代的《李經》,是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典。到戰國時的法家李悝,集各國法之大成,著成《法經》,已經把防範和治理火災的內容列入“法”的條文。《法經》雖然全文已佚,僅存六篇目錄,但這一點則可從以《法經》為藍本的後世成文法典《唐律疏議》中得到證明。 我們祖先在同火災作鬥爭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種經驗的科學概括最早見於《周易》:“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東漢史學家荀悅在《申鑑。雜言》中進一步明確提出:“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的“防患於未然“的思想。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成立迄今四千多年來,歷代王朝都把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列為國家管理公眾事務的一項重要內容,並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體制。在封建社會,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皇帝,直接過問消防治理,併發布相關的詔書,在發生重大火災時採取“素服、避殿、撤樂、減膳”等措施,甚至下“罪已詔”以自責,進行“反省”、“修德”,並廣開言路,片聽臣下的批評和建議。 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夏四月,漢高祖的陵寢發生火災,漢武帝當即脫下“龍袍”,穿了五天白色的冠服,反映他對火災心有恐懼,採取了一種虔誠的自我的遣責任的第一道“罪已詔”。以後歷史王朝的皇帝,繼承這一做法。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三大殿發生火災後,明成祖在“罪已詔”中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對治國安民的十二個方面進行深刻反省。清乾隆皇帝弘曆有關炎災的“上渝”,僅《中國火災大典》收錄的就達54次,為歷代皇帝之最。在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乾清宮不慎失火,此時弘曆已87歲高齡,身居太上皇位,但他仍承擔了主要責任,在“罪已詔”中說“皆聯之過,非皇帝之過”。

  消防黑板報內容2:

  1、責任重於泰山 消防連著你我他 平安幸福靠大家。

  2、清醒於事前,防範幹未然。

  3、依法防火,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工作。

  4、做好安全防範,幸福伴你同行。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隱患易釀大禍。

  6、小蟲蛀大梁,火患釀事端。

  7、時時念好安全經,刻刻不忘消防事。

  8、氣洩於針孔,禍始於違章。

  9、嚴是愛,鬆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

  10、消防法規系生命,自覺遵守是保障。

  11、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12、天晴物燥,小心“火祝”。

  13、治病要早,防火要細。

  14、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

  15、為消防投資是一種福利。

  16、事事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人人講安全。

  17、生死時速,在於點點星火。

  18、嚴是愛,鬆是害,搞好消防利三代。

  19、依法監管,消除安全隱患。

  20、增強防火安全意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