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勤儉節約手抄報

  平凡我們就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浪費一粒糧食,也不浪費一滴水,做個勤儉節約的人。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1:節約故事之房樑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但有的時候,過度的節約也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歐洲文藝中,不得不提熒幕上四大吝嗇鬼的形象,其中最盛名的要屬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生前處處算計,臨死還不忘叫掐燈省油,真叫人慾罷不能!各位朋友,勤儉固好,但不必要的勤儉往往會造成人性上的缺陷,這是值得注意的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2: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讀後感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通過閱讀浪費之風必狠剎這篇文章使我充分認識到狠剎浪費之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說“天天魚肉”“天天過年”,人們的吃穿不愁,然而人們對勤儉節約的概念越來越淡漠,越來越忽視,在豐衣足食的今天,我們忘記沒有糧食吃、忘記了吃樹葉、吃樹皮維持生命的艱難歲月,換來的卻是攀比:誰家有房?誰家有車?誰穿的衣服是名牌?自己的思想在一個誤區裡徘徊,不能正確的看待“過去、現在和將來”。

  中國地大物愽,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麼,但是如果人人都在浪費,天天都在浪費,可想而知那將是多大的一個數目?中國人鋪張不起、浪費不起,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事實:中國還有1億多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城市人口以及為數眾多的其他困難群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的節約意識明顯淡化,浪費現象比比皆是,奢侈程度及消費過度已居世界前列。黨中央通過一系列措施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表明了黨中央的決心和新心。

  大家都知道“成由節儉敗由奢”的道理,“節約”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要從實際走進心裡,從我做起,在生活中養成一個自然的習慣,把“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切實融入的生活當中去,感染身邊的人,充分認識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切實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