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燈謎的歷史

  導語:燈謎是我國謎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特有的瑰麗奇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燈謎發展的歷史吧!

  燈謎的歷史

  燈謎又稱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彈壁燈、商燈、射、解、拆等,但人們都習慣用“燈謎”一稱。燈謎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族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燈謎是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謎語來源於漢族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隱語”或“廋辭”。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作。三國時代,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了燈謎。人們將謎條繫於五彩花燈上,供人猜射。明清時代,猜燈謎在漢族民間十分流行。

  早在夏朝,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廋辭”亦稱“隱語”。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往往都用“隱語”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國語·晉語》記載“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那時的這些“廋辭”和“隱語”,就是中國燈謎的雛形。直至南朝宋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武林記事·燈品》中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清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湧現了許多謎師。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到了舊社會,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燈謎活動更加蓬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謎語》古稱“隱語”,“廋辭”。今通常指漢族民間謎語。中國著名古典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中說:“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之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影象物品,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他對謎語從理論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對謎語發展的歷史,謎語的定義及其特徵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闢的闡述。

  在燈謎文化源頭,應該是人類遠古的神話。神話時代是人類文化發生的時代,而所有文化的發生都源自於人類的問題意識。

  漢族民間謎語與燈謎不同,燈謎屬於文義謎,而民間謎語除了少量字謎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徵來隱射的,因此,民間謎語屬於事物謎。民間謎語主要著眼於事物的形體,效能,動作等特徵,運用擬人,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繪謎底,從而達到隱射的目的。燈謎主要著眼於猜射物件的名稱,主要運用別解手法。民間謎語的謎底範圍比較窄,除了少量字謎以外,極大多數都是事和物,如動物、植物、用物、人體器官、自然現象、人類行為等。燈謎的謎底範圍更廣,從字謎、成語、詩詞、各種用語,到事物、事件等皆可入謎。民間謎語的謎面往往是山歌體的民謠,以四句形式出現較多,講究押韻而有節奏,讀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動,便於口頭傳誦。由於民間謎語通俗易懂,故大多數都適宜少年兒童猜射。

  稱作兒童謎語。而“燈謎”的規則比較嚴格,文學特徵也比較強,因而猜射難度也比較大,需要一定的學識水平,因而對成年人來說,更有趣味。自古以來,謎語由於其謎體不同,所以在各朝代的名稱亦有所變化。謎語在春秋時叫“言隱”、“隱語”、“廋辭”;在漢時叫“射覆”、“離合”、“字謎”;在唐時叫“反語”、“歇後”;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時叫“地謎”、“詩謎”、“戾謎”、“社謎”、“藏頭”、“市語”;在元時叫“獨腳虎”、“謎韻”;在明時叫“反切”、“商謎”、“猜燈”、“彈壁”、“彈壁燈”、“燈謎”、“春燈謎”;在清時叫“謎子”、“謎謎子”、“切口”、“縮腳韻”、“文虎”、“燈虎”、“春謎”、“燈謎”等。

  燈謎的發展史

  燈謎是我國謎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特有的瑰麗奇葩。

  很久以前,人們為了表達某些不便用語言直接說明的思想、感情和意思,就採用廋辭和隱語的形式,用借代、隱喻及諷喻等間接的方法來表明自己的真實意思。這就是謎語的原型。據《書經 湯誓篇》記載,在夏桀統治期間,就流傳著隱喻的民謠:“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曾說過他佔有天下如同天上有太陽,太陽消亡了他才會消亡。民謠的意思是太陽啊,你什麼時候才會滅亡呢?讓我和你一起消失吧!”百姓就是這樣通過民謠,表達了對殘暴統治的無比憤恨。

  到春秋時期,隱喻、廋辭就已經盛行了。《史記》記載的“申無畏諫楚莊王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春秋時期楚國,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整日沉溺於聲色之中。大臣們著急卻又不敢明說,因為楚莊王有令:進諫者死。後來申無畏用隱語的方式對莊王進言:“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楚莊王聽了,知道這是在隱喻自己,但又說得有理,於是答道:“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後來楚莊王一改前行,親臨朝政,勵精圖治,楚國日益強大,稱霸諸侯。

  到了漢代,有了“射覆”的活動,即把東西置於覆器下面,讓人去猜至今人們還把“射覆”作為猜謎的別稱。也是在漢代,開始出現了事物謎和文字謎。東方朔就有一個“蚊子”謎:“利喙hui細身,晝匿出昏,嗜肉惡煙,指掌所捫。“這個謎語可以說是最早的事物謎了。蔡邕也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文字謎,據說蔡邕在看完曹娥碑的碑文後,題下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大字,當時無人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後來曹操行軍經過曹娥碑時,問主簿楊修是否懂得其中之意。楊修回答懂得,曹操不讓講出來,自己苦思30里路才恍然大悟。原來“黃絹”是帶顏色的絲,色字旁邊加絲字邊就是個“絕“字;“幼婦”是少女,加起來就是一個“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加起來就是個“好”字,““齏”指的是姜、蒜、韭菜等帶有辛辣味的調味品;“臼”指的是用石頭或木頭製成、中部凹下的搗舂器具;“齏臼”合起來就是用來接“受”“辛”料的器皿。受字加辛字是“辤”字,“辤”字是“辭”的古體字。連起來就是“絕妙好辭”。

  這是最早的文義謎也就是燈謎,後來蔡邕的這種制謎方法,被人們發展成一種特殊的燈謎謎體,叫“曹娥格”。

  謎語在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發展後,方式、種類都逐漸增多。而燈謎的真正出現時在宋元時期。在這個時期,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張燈結綵,賞燈逐漸成為全國範圍內的民間習俗。隨之而來的就是謎語開始和書畫、詩詞一塊被置於燈上供觀賞猜射。據記載:“宋元以來,通都大市每於元夕盛張鼓樂、羅列華筵,燈火輝不夜之城,壺觴瀉如澠之酒。例用主謎之一人,出片紙書謎其上,數人傳播里巷。無長少喧聚相猜,中則予紙請入坐,上座賀以酒。雖窮鄉偏邑亦然。”“又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舊京渾語,戲弄行人。”這些都說明了宋元時期燈謎活動已在元宵節風行。據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王安石、秦觀等人都是燈謎的積極倡導者和參與者,還著有謎集《文戲集》。

  到了明清時期,燈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主要表現在燈謎的內容由單純的射字到詞語、字句;在製作和修辭上日臻完善,會意、離合、增損各種手法爭相出現;質量和難度也都大大增加。

  到了我們新中國之後,燈謎依然有蓬勃發展。在我國各地,都有燈謎協會或者小組,每年的春節、元宵以及中秋節,猜燈謎都是必備的活動。

  最後,引用《文心雕龍》中對謎語的解釋:“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象品物;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劉勰對謎語的這一精闢論述,千百年來也不失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