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掌握的成語大全

  小學生也應該學會使用成語,這是一種傳承。小編在這裡整理了關於的知識供大家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描寫人的品質:

  平易近人 寬巨集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恆  鍥而不捨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二、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廣益  舉一反三

  三、描寫人物儀態、風貌:

  憨態可掬  文質彬彬  風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鬥志昂揚 意氣風發  威風凜凜  容光煥發  神采奕奕

  四、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五、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六、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樑刺股  鑿壁偷光

  七、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促膝談心 前俯後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後繼  張牙舞爪

  八、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赤誠相待  肝膽相照  生死相依

  九、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滴水穿石 發奮圖強 開卷有益

  十、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十一、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  雷厲風行  震耳欲聾  驚心動魄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  氣貫長虹  萬馬奔騰  如履平地

  十二、形容四季特點: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春華秋實

  春風化雨  驕陽似火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十三、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十四、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十五、描寫山水美景:

  錦繡河山  高聳入雲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十六、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鬱鬱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

  十七、描寫日月風雲: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雲霧迷濛  風清月朗  春風化雨  暴風驟雨  風馳電掣

  十八、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十九、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後繼  前俯後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後  捨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勝劣汰

  二十、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戰兢兢  兢兢業業  沸沸揚揚

  林林總總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蕩蕩  影影綽綽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渾渾噩噩

  風風雨雨  風風火火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轟轟烈烈

  朦朦朧朧  隱隱約約  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  挨挨擠擠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

  二十一、AABC式:

  芸芸眾生  咄咄逼人  頭頭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樂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

  喋喋不休  循循善誘  鬱鬱寡歡  彬彬有禮  亭亭玉立

  錚錚鐵骨  飄飄欲仙  誇誇其談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莘莘學子  躍躍欲試  井井有條  綽綽有餘  楚楚可憐

  二十二、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牆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人怕出名豬怕壯

  小學生掌握成語的方法

  一、對成語逐字解釋。這是學習理解成語意義的基礎,成語中存在很多字,是理解成語的攔路虎,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論”的“刊”刪改等,如果不能理解這些字的含義,自然不能理解整個成語的意思。當然,對這方面,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對待,勤查字典。否則,很容易想當然,導致對整個成語理解錯誤。

  二、需要認識理解整個成語的原意。由於成語的語意比較豐富,很多意義都是由其原意經過引申、轉移等演變而成的。理解成語的本意,對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幫助。如“對牛彈琴”,原意是用來諷刺“牛”喻指談話物件愚蠢的,今意也用來譏笑說話做事不看物件,這是對原意換位思考的結果。

  三、瞭解成語典故。很多成語都來源於歷史故事、寓言傳說、民諺俗語、詩代典籍等。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獨佔鰲頭”,來自元代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之句,可見,其意為“中狀元,居首位”。

  四、注意分析成語詞語間的語意關係、語法結構。成語是當時的情態語言直接保留或提純下來的言簡意賅的凝固結構短語,一定要細心推求其詞語間的語意關係,分析其語法結構,才能避免誤解。

  五、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之上,重視成語在句子中的實踐運用,尤其是需要注意從感情色彩、詞義輕重、詞語搭配、適用物件或範圍等方面辨析成語之間的差異。

  到這裡啦,祝大家在考試中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