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耳鳴的偏方
耳鳴每個人可能都感覺過,偶爾一兩次的耳鳴並不必擔心,可是如果長期耳鳴則有失聰的可能!耳鳴的原因及治療有什麼?中醫養生都有什麼治病祕方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中醫治療耳鳴的方法
耳鳴即耳中有叫聲,或耳如蟬叫,或如激水之響,或如鐘鳴,均為患者的自覺症狀。在排除器質性病變時,中醫分外感與內傷,具體辨治如下。
風熱侵襲
多由外感風熱,或風寒鬱久化熱,侵襲肺衛.所致。一側或雙側耳嗚,鼻塞流涕,咳嗽,咯黃痰,頭痛發熱,心煩口渴,耳閉悶熱,舌紅、苔黃,脈浮數。治療宜疏風清熱,藥用銀翹散加知母、生石膏、瓜蔞皮、黃芩。
肝陽上亢
多因肝陰不足,陽氣過旺,上阻耳竅所致。耳鳴時經時重,頭痛頭脹,脅脹口苦,噯氣嘔惡,兩目乾澀,心煩失眠,急躁易怒,大便祕結,舌紅、苔白或黃,脈弦。治療宜平肝潛陽,藥用鎮肝熄風湯加黃芩、炒梔子、合歡皮、瓜蔞仁、牡丹皮。
肝血虧虛
多因氣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傷陰血。耳鳴如蟬,神疲乏力,脅脹隱痛,失眠眠多夢,目澀流淚,視物昏花,頭目眩暈,舌淡、苔少,脈沉細。治療宜滋肝養血,藥用四物湯加木瓜、酸棗仁、天門冬、黃精、甘草。
腎陰不足
腎開竅於耳,腎陰不足,虛火上炎,鳴聲如蟬,入夜尤甚,腰膝無力,五心煩熱,或盜汗失眠,咽乾口苦,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宜滋陰補腎,藥用左歸丸加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制首烏。
腎陽虛弱
先天稟賦不足,或操勞過度,或久病遷延。耳嗚時作,畏寒肢冷,腰膝痠軟,尿多清長,倦怠乏力,納少便。溏,或陽痿遺精,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沉弦或細弱。冶療宜溫補腎陽,藥用腎氣丸加補骨脂、杜仲、龍骨、牡蠣、磁石、芡實、桑寄生、仙茅。
脾虛失運
脾虛氣血生化不足,經脈失養,見耳鳴日久,鳴聲或強或弱,伴精神不振,短氣乏力,納差腹脹,大便不實,頭暈目眩,舌淡、苔薄白,舌體胖有齒痕,脈沉緩或沉弱。治療宜健脾益氣,藥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芍藥、菖蒲、遠志、川芎、葛根一、白芷。
痰火上擾
素體痰溼較多,或嗜食肥甘厚味,痰濁內生,日久化熱,上擾清竅。耳內轟鳴,聽力下降,耳閉而悶,頭昏而沉,胸脘痞滿,嘔惡少食,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治療宜滌痰清火,藥用溫膽湯如黃芩、黃連、鬱金、瓜簍皮、桔梗。
瘀血內阻
情志不遂。或外傷,或氣滯血瘀,清陽不升,致清竅失養而耳鳴突發,伴頭昏頭痛,乏力氣短,或寒熱交作,舌苔薄白或黃、質暗有瘀斑,脈沉或澀。治療宜行氣活血,藥用血府逐瘀湯加鬱金、葛根、秦艽、白芍藥、桑椹、又貞子。
耳鳴的原因
1、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
耳道炎、耵聹栓塞、外耳異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內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症、聽神經瘤,都能引起耳鳴。
2、血管性疾病也會發生耳鳴
如頸靜脈球體瘤、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來自靜脈的耳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耳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3、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鳴
植物神經紊亂、腦供血缺乏、中風前期、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糖尿病、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情緒過於緊張也可導致耳鳴的發生。
4、噪聲也會發生耳鳴
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生。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的人要注意噪聲防護,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大音量在有噪聲的環境中使用隨身聽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