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導遊詞的範文大全

  浙江導遊詞怎麼寫?跟著小編腳步來觀賞下列文章吧,說不定能幫到你啊。

  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山導遊詞全文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遊覽的景點是奉化溪口和雪竇山。溪口是中國近代歷史人物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鄉,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為海內外人士所矚目。

  溪口,位於寧波市區的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寧波市區22公里,沿寧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轉彎再行8公里即可到達。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頭,主流出於剡界嶺,由新昌入奉化境,稱剡源。沿溪風光優美,剡源九曲為古代旅遊勝地。九曲公棠以下稱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又以武嶺橫亙鎮東,以山名命地,故也稱武嶺。這裡山水如畫,風景秀美,騷人墨客,尋幽探勝,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即奎閣凌霄、武瀦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觀魚、松林曉鶯、溪船夜棹、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霽、南園早梅。特別是西北的雪竇山,名勝古蹟眾多,為浙東著名旅遊勝地,漢代即有人以海上蓬萊,陸上天台來讚美她。

  民國時期,溪口出了個蔣介石,慕名而來者不絕於道。蔣介石回鄉期間,黨政要員紛至沓來,溪口道上車水馬龍,一時成為人們矚目之地。1949年4月,蔣介石離鄉去臺。5月溪口解放,由於歷史的原因,溪口一度被冷落。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送來強勁的東風。改革開放之後的今天,溪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各位遊客,溪口鎮已到,請下車。

  我們由此而去,首先看到的是武嶺門。武嶺門是進溪口鎮的必經之路,相傳在1929年前還是一個小庵堂,旁設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蔣介石在這裡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所寫,而裡面則是蔣介石自題,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是蔣介石為了體現尊重前輩之意。因為,其一蔣介石祟尚武德;其二武嶺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進武嶺門後的三里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故鄉。沿街有小洋房。進入武嶺門左邊是文昌閣,有邊是武嶺中學。好吧,我們拾級而上去參觀文昌閣。文昌閣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於武山南端高處,別名奎閣,故將此景稱為奎閣凌霄。原建築造於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國時期已破敗不堪。

  1924年,蔣介石從廣東回鄉掃墓,見其楹棟傾斜,於是就請他的哥哥蔣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飛簷翹角的兩層樓房,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蔣介石名之為樂亭,作《樂亭記》以描述其勝。但溪口人仍稱之為文昌閣,文昌閣改建後,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1927年蔣宋聯姻後,常攜宋美齡來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被軍委會嚴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張學良到達溪口,最先的落腳點就是文昌閣,幾天以後才被押送上雪竇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華日機轟炸溪口,把文昌閣夷為平地,以後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始終是一片廢墟。1987年,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雕樑畫棟,風姿勝舊。

  現在我們去參觀小洋房。這所三間二層小平房就是蔣經國先生住過的小洋房,建於1930年,由於當時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稱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為美國軍事顧問端納先生所建。這房子背靠武山,面臨剡溪,風景優美,環境清幽。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居住於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贛州任國民黨行署專員,蔣介石曾為其子請了兩位老師,嚴教不懈,以解除其馬列主義武裝,同時為其妻蔣方良女士教國文。蔣經國住讀時。樓上東面一間為臥室,西面一間為書房,中間為客廳,屋頂平臺較寬敞,樓下由伴讀徐道鄰、高理文等住宿。屋內有一石碑攜刻著蔣經國手書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對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復仇的決心。各位朋友9我們繼續遊覽其他景點。

  我們由此而下順著沿江街道往前行百米即到蔣氏故居。這裡就是溪口最主要的景點

  蔣氏故居豐鎬房。1996年11月,國務院公佈蔣氏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氏故居豐鎬房,位於溪口下街。豐鎬房原有蔣介石祖傳房屋六間。據1948年重修的《武嶺蔣氏家譜》第三冊記載:清光緒十四年,公***指蔣介石***2歲,肅庵公由玉泰遷居報本堂之西廂房。遷居的原因是蔣肅庵***蔣介石父***經商之處玉泰鹽鋪被火焚燬;西偏房即今報本堂西邊的獨立小樓。蔣肅庵死後,蔣介石兄弟分家,蔣介卿得重建後的玉泰鹽鋪,蔣介石、蔣瑞青得豐鎬房。蔣瑞青分家不久即亡,豐鎬房歸蔣介石獨有。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遷走25戶鄰舍,發展成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的現有規模。

  整個建築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廊的格局。樓軒相依,廊廡迴環,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庭及左右還有三個花園,有月洞門相通,中間小天井,兩邊有金銀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齡親手所栽。而兩旁則為東西廂房,東由宋美齡居住,西為毛福梅***蔣介石的元配***的住所。但因毛福梅居住在此,宋美齡直至1939年從未到過此地。

  廳堂廊廡佈滿雕刻彩畫,有取材於《封神演義》的文王求賢,取材於《三國演義》的劉備招親、送皇嫂、古城會,取材於《說岳全傳》的岳飛出世等系列雕刻和渭水垂釣、八仙過海、狸貓換太子、聞太師回朝等彩畫。中堂為報本堂,匾額為吳敬恆所書。這是蔣家祭祖宗、拜天地之處,裡面供有蔣家四代宗位。堂門外走廊上有匾一塊,上書寓理帥氣,是蔣介石為兒子蔣經國40歲生日所書,以鼓勵他能繼承父業,以理服眾,統帥萬物。兩邊楹聯是蔣介石自寫: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

  各位遊客,剛才我把豐鎬房的簡要情況向你們作了介紹。現在我就豐鎬房的雕塑藝術向大家單獨作些介紹,因為這裡反映了主人的許多思想內涵。

  蔣介石的故居豐鎬房,是他發跡後在祖傳房子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院中雕樑畫棟琳琅滿目,富有民間藝術風味。跨進前廳,就可望見屋頂正中的堆塑,中間是福祿壽三星高照,兩邊是雙龍戲珠。中堂系蔣介石祭祖敬天的報本堂,是豐鎬房整個建築的中心。走廊兩端壁上有兩幅彩畫,東首是八仙過海,西首是姜太公釣魚,柱頭兩側在建築上稱為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歷史故事,有子牙釣魚、太子邀請、文王拖車、登壇拜帥/,等一系列畫面,把周文王降格求賢的過程表現得洗練而生動。四個柱頭的木雕,是《三國演義》的四齣戲,從東到西分別為甘露寺、夜戰馬超、關羽戰長沙、回荊州。東西廂房四個柱頭上的木湘,也是四出三國戲,即送皇嫂、古城會、上馬獻金、斬顏良。東廂房走廊上的雕刻,內容是《精忠嶽傳》,有湯陰大水、拜師周侗、操場比武、岳母刺字等畫面,反映了宋朝一代名將岳飛的成長過程。西廂房走廊上的雕刻是上八洞神仙的群像,有神態怪異的鐵柺李、瀟灑飄逸的呂洞賓,持笛橫吹的韓湘子,手執花籃的何仙姑等等,均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前廳、中堂屋簷下的粉牆上,還有取材於《封神演義》的聞太師回朝,取材於《狸貓換太子》的陳琳抱盒,取材於《說岳全傳》的岳飛收蛇槍等彩畫整個豐鎬房的雕刻、堆塑、彩畫,既反映了房子主人對這些歷史題材的愛好和祈求飛黃騰達、吉祥如意的願望,也反映了我國民間藝術的高超造詣。

  下面讓我們再往西邊走,去看看蔣氏故居的西平房和蔣母舊居。

  西平房為蔣家親戚和蔣介石警衛隨從所住之處,抗戰開始後毛福梅因腿腳不便而居住於此,1939年12月12日日軍飛機轟炸,她逃向摩河殿***祖廟***時被炸死於後門的短牆下。蔣經國得知後馬上從江西趕回,手書以血洗血四字。旁邊的那棵銀杏為毛福梅親手所植。這兒就是蔣介石母親王彩玉的舊居,同樣是中國式的建築,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這是蔣介石於1929年設計建造的。這幢二層三間的小樓,就是蔣介石分家時原來的六間平房。中間是王彩玉舊居,此屋樓梯特殊,主要是蔣介石考慮到其母親年邁,況且是舊式中國女人,均以纏小腳為美,三寸金蓮,上下樓梯不便,因此特設此窄梯,僅有一人之寬,這樣其母藉助兩邊欄杆,可上下自如,由此可知蔣介石對父母之孝心了。樓上樓梯繁多,那是為了連絡風水。1929年擴建新房的高度也未能明顯超過此屋,這是蔣介石為了顯示尊祖之心而已。

  下面我們去另一處名叫玉泰鹽鋪的景點。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位於溪口中街章牆弄口,蔣介石祖父斯干、父親肇聰***即肅寇***曾在此經營糧、鹽、酒、雜。據蔣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蔣介石出生於此屋樓上。蔣介卿在寧波江海關監督卸職後與子女也曾在此居住。現有樓房三間,平房三間,還有廚房、廁所等附屬建築,大門為石砌框架,門額上書清廬兩字,門前牆角蔣介石題字玉泰鹽鋪原址,外有圍牆,一如當年原貌。

  不知有沒有哪位遊客看過《金陵春夢》?如有人看過了

  ,在參觀了玉泰鹽鋪後可要與《金陵春夢》中關於蔣肇聰去河南販鹽一事區別開。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在溪口確實開了鹽鋪,但他卻不會去河南販鹽,這是因為蔣壁聰主要是做山裡人的生意,更何況,溪口地東海之濱,寧波沿海各縣均有鹽場,有的是鹽,他何苦要跑到千里之遙的河南去呢?

  各位遊客,我們穿過幾條小巷,就可到達摩河殿。摩河殿是家的私底,因蔣氏祖宗摩河太公是個佛徒,所以這個私淹稱之為摩河殿。這裡面供奉著蔣家祖宗。蔣經國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於此,大家看到的吳敬恆所題先批毛太君之墓即是。

  以上我們遊覽溪口鎮上的一些主要景點,下面我們即去蔣母基道,它主要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又叫下轎亭***、八角亭、基廬、墳墓等建築。石牌坊有三個門,中門和左有邊門,因石牌中門刻有蔣母基道四字,放從***至墳墓統稱蔣母墓道。從石牌坊到墳墓,依山坡而築,是一條長的8米的卵石路,夾在一片松林之中。進石牌坊行約300米,有一跨路亭,形若古代書生的方巾帽,據說蔣介石回鄉祭母,到此下轎故被稱為下轎亭。蔣介石每次掃墓,便在此下轎後步行而上,以此表示孝心。過亭上行約200米,橫在途中有一座共12問平房的墓廬。

  現在我們到了基廬

  慈寇。它建於1923年,1930年又重建,改成為現在的11間排房。現在我們來看看基廬主房中的四塊石碑。正門迎面的是孫中山的《祭蔣太夫人文》,由譚延閻***譚是北伐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書寫,背面是蔣介石口述、于右任先生寫的《蔣太夫人事略》;左、右兩邊分別是《哭母文》和《慰勞蔣總司令文》;而為這張《蔣老伯母遺像》題字的是汪精衛***汪兆銘***。

  正廳右邊是蔣介石掃墓時居住的小屋,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蔣介石在當時國民黨中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左邊一個兩室套間.,是蔣介石回鄉掃墓或下野休息常任之處。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他在此養傷110多天,是使得最長的一次。右邊兩間為招待親友的客房。附房作看墓人居住和做飯用膳之處。作為孝子的蔣介石為他母親修的墓穴到底如何呢?好吧,我們再上168米就可一清二楚了。

  這就是蔣母之基,蔣母亡於1921年6月14日,各位看了可能會說::好普通啊2其實這裡卻大有來頭。此墓以石塊砌成,上面扇形攔土石上刻有壺範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範、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孫中山先生親題的蔣母之墓。兩旁對聯為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傀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拜臺刻有風竹圖,以示婦女之墓且出身於葛竹村。墓穴朝北就對著蔣介石之父的墓穴***桃坑山***。那為什麼蔣介石父母沒有合葬在一起呢?蔣母死時,蔣介石身價已高,當時蔣介石在乎叛廣東軍閥陳炯明,任粵軍前敵總指揮。蔣母系其父第三房續配夫人,在其父死後立碑時無法再刻上王氏的姓氏位置。另外在分割遺產時,蔣母同蔣介石的阿哥蔣介卿有矛盾。故在臨終前,曾囑託蔣介,不要把她同葬在其父親墓穴裡,所以蔣介石在其母死時,為他母親另擇基地,而在兩墓中都留出了一個空穴。

  參觀完了蔣母墓道後,有的遊客可能會問,蔣介石父親是誰?叫什麼7他葬在什麼地方?對此,我現在就告訴你們。蔣介石父親名叫蔣肇聰,,字肅魔,其墳墓位於溪口後馬路北面的桃坑山上。肅魔死於1895*年,墓有四穴。肅淹與其前妻徐氏、孫氏合葬。空;穴原擬留給蔣介石生母王彩五,後因王氏堅持另葬而始終空著。墓碑肅寇蔣公之墓,為蔣介石任滬軍團長時的上級和好友黃郭所書。兩邊別頭柱的對聯,上聯為武嶺山懷抱,下聯為判溪水長流。蔣父墳墓的修復,澄清了《金陵春夢》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末見他祭掃父墓之說的謬誤。

  大家參觀完了墓道,下面我們將去幹丈巖。為使大家更好地觀賞千丈瀑布的雄姿,我們徒步而上,望各位要有準備。

  天台山導遊詞

  大家好!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是大詩人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詩句,表達了對天台山的嚮往。而後又發出了“龍***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的感慨!於公元727年,終於來到了天台山,在主峰華頂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台曉望》。從此,天台山名聲大震,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的夢想之地。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2000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旅遊區。

  那,天台山到底在哪裡呢?有什麼樣的獨特魅力呢?為什麼要去那裡呢?

  一、先講講天台山在哪裡?

  天台位於浙江省中東部,是台州市的北大門。東臨東海,居於寧波、溫州之間,總面積1432平方公里。

  境內有104國道、“甬臺溫”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形成了省內各大城市到天台2小時的交通圈。特別是沿海高速鐵路開通,來天台只需3小時,在三門站下,半個小時即可到達。因此,有“天台居中,遊遍浙東”的說法。

  二、再講講天台山的獨特魅力。

  我將從三個方面來介紹天台山的獨特魅力。

  1、歷史文化

  天台歷史悠久,其得名源自道教茅山宗開山祖師陶弘景在《真誥》中說:“天台山高一萬八千丈,週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牛女之分,以其上應臺宿,光輔紫宸,故名天台。”台州也因境內天台山而得名。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使得天台山成為彙集儒、釋、道三教於一體的天下第一山。

  天台宗發祥地

  天台山是中國漢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發祥地,祖庭國清寺,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有“東方黑格爾”之稱的高僧智顗***智者大師***創立的。在唐代,國清寺有“叢林四絕”之稱。此後,日本、高麗***朝鮮半島***僧人來山求法禮佛者不絡驛不絕,國清寺成為日、朝、韓天台宗的祖庭。寺內有1400多年的隋梅,全國獨一無二的釋加牟尼佛娃娃臉造像,元代用楠木所雕的十八羅漢,王羲之、柳公權等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等。

  活佛濟公出生地

  活佛濟公,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真有其人,是天台人。他一生浪跡天涯,濟世為公,深得百姓崇拜。濟公老家濟公故居,為南宋天台“三臺九明堂”建築,內聚佛國之靈所,外擷仙山之精華。2006年,《濟公傳說》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徐霞客開遊地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跡遍佈全國16個省,寫下17篇遊記,而對天台山情有獨鍾,三次來天台山,並寫下二篇遊記,將《遊天台山日記》赫然置於《徐霞客遊記》開篇,現已列入《大學新篇語文》教材中。可見其地位之高了!

  唐詩之路目的地

  天台山是名揚天下的唐詩之路的目的地。在唐代,以李白為首的400多位詩人,從揚州出發,沿著運河,經杭州錢塘江,過曹娥江,由剡溪溯流而上,到天台的石樑飛瀑,直登天台山主峰華頂。

  寒山子隱居地

  寒山子,隱居天台70餘年,在美國被稱“跨掉一代”的鼻祖和“嬉皮士”心目中的英雄,成為風糜幾個世紀的世界“寒山熱”。他留下300多首詩,錄入《寒山子詩集》。

  和合文化發源地

  寒山、拾得被雍正皇帝稱封為“和合二聖”,在民間稱為“和合二仙”。這裡就成為了和合文化的發源地。其中尤以寒山問拾得而著稱於世。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劉阮遇仙地

  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女結為伉儷的故事,在南朝劉義慶寫的素有“中國志怪小說”之經典的《搜神記》?《幽明錄》中有記載,這個故事成為中國三大愛情故事之一。他們所採之藥就是素有“長生不老藥”之稱的天台烏藥。而唐朝的劉三姐就是天台劉晨的後裔。

  王喬昇天地

  西周周靈王太子晉,即王喬,棄官從道,在天台跨鶴昇天,封為右弼真人,治理金庭洞天。天台山寺觀普遍供奉他為山神土地。唐時,傳至日本,形成“山王——實神道”,在朝野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道教南宗發祥地

  北宋,天台人張伯端從道專研,著《悟真篇》,創立中國道教南宗,被稱為紫陽真人。其丹經地位超出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有“千古丹經之祖”之譽。祖庭在桐柏宮。

  天台仙派發源地

  唐代高道司馬承禎,在天台隱居40多年,開創道教天台仙派。武則天、唐睿宗、玄宗先後四次迎請至宮中問道。李白也是因探望摯友司馬承禎來天台的,並留下大量詩文,成了“唐詩之路”的開拓者。

  五百羅漢應真地

  天台山方廣寺是五百羅漢道場。

  禪宗祖庭發祥地

  天台山萬年寺是日本曹洞宗和臨濟宗的祖庭。

  乾漆夾苧技藝發源地

  “乾漆夾苧”,佛教造像技藝,經48道工序,168道工藝流程,製造出來的佛像能歷經風雨而不變色、不開裂、不變形,儲存時間可長達千年之久。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保護遺產名錄。

  養生休閒目的地

  張伯端所創的《悟真篇》已成為當今世界健身長壽、養生的指南。

  2、神秀山水

  “南國山水天台奇”!

  東晉文學家孫綽稱讚它為“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

  天台山風景區總面積達187.1平方公里,風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古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數來數去數不清”之說。

  下面我把天台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景區作一下介紹:

  ***1***石樑景區

  天下獨絕——石樑飛瀑!世界上有瀑無樑,有樑無瀑的景觀很多,唯獨石樑的瀑布是由罕見的花崗岩天生橋與瀑布結合的“上樑下瀑”景觀——石樑飛瀑;周邊很多的瀑布,構成華東地區最大的瀑布群;還有佛教五百羅漢道場——方廣寺、“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

  這裡還是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鵰英雄傳》、《濟公新傳》等許多影視片的主要拍攝地。

  ***2***華頂景區

  華頂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4.5米,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華東地區最佳的養生和避暑勝地。這裡“春觀杜鵑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賞雪”。公園內14種為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樹種。最珍奇的要數雲錦杜鵑了,堪稱華夏奇觀,現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這裡有千年古茶——天台山雲霧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漿”之美譽,在中國名茶排名第六。三國時,葛玄來此煉丹、植茶養身,具有1700多年的歷史。此茶經傳福建轉至杭州,成為國際名茶西湖龍井茶,還東傳日本、韓國,經同工酶分析考證,有“江南茶祖,日韓茶源”之說。

  還有千年古寺——華頂講寺;千秋茅蓬——養生別墅。還是唐詩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學習書法之地,是蘭亭書法文化的源頭,有李太白讀書堂等。

  ***3***赤城山景區

  赤城山,是天台山標誌,與世界遺產的四川青城山齊名。有“不與眾山同一色,敢於平地拔千仞”之美譽。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濟公少年讀書地悟月樓、濟公院等。赤城山是一座全國也不多見的佛道雙棲名山。其中濟公院由中國社科院院士齊康設計,被評為浙江省旅遊風景優秀建築,並榮獲全國“建築師杯”優秀獎,這是非常不易的。

  ***4***瓊臺仙谷景區

  有“遊黃山天下無山,遊瓊臺仙谷天下無谷”之說。景區內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有王喬、葛玄、司馬承禎、呂洞賓、張伯端等高道的仙蹟;有孫綽、李白、孟浩然、陸游等名家的佳作。還有投資42個億的桐柏抽水蓄能電站。景色可與桂林山水相蓖美!

  ***5***龍穿峽景區

  “周旋天綱以虛無為場,跨躡地絡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寫的,景區是全國最大的網路遊戲公司之一的盛大網路公司旗下,“永恆之塔”遊戲的實景所在地。內有遊戲使用者家園、永恆之塔、“天龍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台四萬八千丈,一領龍穿秀江東”之氣勢!

  ***6***天湖景區

  天湖是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入天台山隱修之地。最大的特色是在相對高度不大的山上居然有連續的上、中、下三個湖泊組成。環境清幽,風光秀麗,是最佳的休閒聖地。

  如此山水,以至於清代著名學者潘耒在遊覽天台山後,發出讚歎:“台山能有諸山之美,諸山不能盡台山之奇,故遊台山不遊諸山可也,遊諸山不遊台山不可也”。

  3、參禪問道

  ***1***參禪

  天台山地處北緯30度線附近,為華夏三龍東南一大結局,數萬裡“所有靈粹之氣,莫不畢集於此”,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溫度適宜,生態環境好,負離子含量高,是理想的參禪之地。

  ***2***問道

  張伯端所創的《悟真篇》已成為當今世界健身長壽、養生的指南。其丹經地位超出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有“千古丹經之祖”之譽。有經典的指導,是修道的捷徑。

  ***3***養生

  天台“彌山藥草,滿谷丹材”。有“長生不老藥”之稱的烏藥,“救命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金丹神液”之譽的黃精,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漿”之美譽的天台山雲霧茶等。這些都是養生上等藥材。

  三、最後講講來天台山的天堂享受。

  天台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神秀的山水,養生的天堂,還怡人的接待環境。全縣現有各檔旅遊賓館100多家,以及農家樂旅舍等,完全能滿足各個層次旅遊者的需求。來天台,既可體驗當地的民俗活動,又可參加農事活動,吃到純生態的綠色健康食品,購到地道的養生紀念品。

  總之,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旅遊資源,首選的養生天堂。說不盡,道不完,當一回李白,來一趟天台。“龍***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歡迎大家來天台山參禪、問道、養生!!!!

  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導遊詞

  各位團友,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紹興城東12公里處的皋埠鎮,是紹興的一個著名的石文化園林景觀,它由吼山核心景區和宋六陵景區組成。

  吼山門口蕭牆上的壁畫,是古越文明的圖騰,是古越石文化發源地的寫照和縮影,看那粗獷、樸實的線條,讓我們感受到久遠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吼山勝境”四個字,是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我們的“吼山勝境遊”就從這裡開始。整個遊程需要120分鐘,現在請大家隨我入園。

  這上面的亭子叫試劍亭,邊上有一塊試劍石。春秋時期,當時最為著名的鑄劍人歐冶子,就在離此處不遠的日鑄嶺為越王勾踐鑄成“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據傳有一天,越王勾踐來這裡選犬準備去獵南山白鹿,進獻給吳王夫差。歐冶子知道這個訊息後,把鑄好的五把寶劍中最後一把送了過來,此劍能“風吹斷髮、削石如泥”。勾踐是一個擊劍行家,看到寶劍心中大喜,隨手舞了起來,為了一試寶劍的鋒芒,竟舉劍劈向巨石,只聽“嚯”的一聲,巨石裂為兩半,勾踐不禁大喊一聲“巨闕”,於是此寶劍就得名為“巨闕”。這試劍石成了吼山門口的一大勝跡。

  這裡是“越宮神犬”景觀。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猜猜看,這座山為什麼叫吼山?七條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圍著一條大神犬,其狀似在大聲吼叫。“越宮”是越國王城的稱為,明朝時,大文學家袁巨集道來吼山時,就把這裡疑為越王城。吼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整座山勢似一條臥狗,故名狗山,日久轉音便成“吼山”;第二種說法與位置有關,因為此山是會稽山脈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會稽群山,幹巖競秀,連綿不斷;而它的北面則是水鄉田園,一望無際,一直延伸到錢塘江邊,這樣看起來,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為互致問候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與佛教有關,獅子在佛教中有無畏獅子吼的說法,而邊上的曹山有青獅白象同處一山,青獅狀如大吼,所以此山稱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於何種說法,但主要的出典來源於越王勾踐曾在此養狗,從而得名。因此我們可以遙想當年滿山遍野皆是警覺的獵鹿之狗。而此地的許多山石,又確實顯露出形態各異的狗的形象。這裡有幾條狗?請大家找一找,對!這裡有五條並排的狗,我們稱它為“五犬迎賓”,它們熱情地歡迎各位的光臨。吼山的石狗數不清。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全部尋找和統計出來,希望大家細心找一找。您在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們沒有發現過的狗,您將會得到一份精美的禮品。當年越王勾踐在此養狗獵鹿,而石匠來此山採石後,又留下許多石狗,整座山勢又似一條臥狗。這樣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蹟,一大謎。

  這裡就叫曹山,山不高卻名聲顯赫,因為這裡曾經是歷代眾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陸游、徐文長、袁巨集道、鄭板橋、李慈銘、蔡元培、魯迅等都來過這裡。明代文人陶望齡在這山上曾築有石簣山房,在此居住讀書。還有被稱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學家張岱在這裡著書立說。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稱,又是難得的風水寶地,青獅白象同落一山,獅肖其首,象狀其鼻。我們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獅與白象。這水池,我們當地人稱為水石宕,是千年採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乾,我們能看到像龍遊石窟一樣的奇蹟。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時期,張岱的外公陶允嘉把這水石宕改名為“放生池”,善男信女將活魚蝦投放入池,可謂成千上萬。由於池水深幾十米,所以池中的魚越來越大。張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過當時的情景。他說:他小時候跟母親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籮裝了四隻西瓜,浸入池內,一會兒一條大魚衝出水面,頂翻三隻小船,一口氣吞沒了四隻西瓜。放生池內備有烏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達桃園景區和雲石景區。在船上悠遊,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題刻看得更清晰,產生遊目騁懷的感覺;還能領略我們這裡“江南武陵源”粗獷、凝重的獨特風采。坐船的客人請下船,其餘的客人跟我走,我們在桃園景區會合。

  這裡是桃園景區。吼山的桃園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開創的,並引種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整個桃園,面積20多公頃,有桃樹品種30餘個,主要有花桃、一點紅、大紅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歡迎各位客人春季前來觀賞漫山緋紅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嚐桃子的美味。

  上面兩塊奇特的石頭,一塊叫雲石,一塊叫棋盤石,這兩塊石頭歷來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會稽縣誌》裡記載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雲石”。雲石上粗下細,上頂飄逸的巨石一塊,似雲朵從天外飛來,故稱雲石。雲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滅的火炬象徵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堅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勵著越鄉人民生生不息和無往而不勝的氣概。棋盤石崔嵬離奇,相傳有兩位仙人乘黃鶴經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對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盤,所以棋盤石之名沿襲至今。

  明代文壇公安派首領袁巨集道,來此看望隱居讀書的友人陶望齡,看了這裡的石景,寫了《吼山觀石壁》一首詩,對兩塊奇石的來歷和險峻作了這樣的描繪:“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雲氣老,七日渾沌生。精祟虛無出,猿猱嘆息行。道旁應借問,恐是越王城。”清代詩人平度也寫有《吼山雲石》一首:“獅子林開峭壁前,吼來驚倒野狐禪。盤陀削就凝雙碧,彷彿飛雲落九天。”既寫到對雲石形態的讚美,又描述了這裡曾經有過寺廟。這一口井稱為“雲泉”,泉雖小,但它終年保持水位不變,水味甘甜,據說喝了雲泉水,能讓讀書人聰穎進取。當年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皋埠鎮的小皋埠村親戚家裡住過半年,因此常來吼山,都說他非常喜歡喝這裡的泉水。這棋盤石下的大棋盤也是江南絕無僅有,國內罕見,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們不妨試一下。這雲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稱為“萬寂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