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

  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就是勝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篇1

  古人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堅持”兩個多麼平凡的字眼。看起來它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困難。我們有時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而這一步就是堅持。

  我的姐姐是一名高尚的醫務工作者,她畢業於湖北十堰醫藥學院,雖然她就讀的學校不是一流大學,但姐姐憑藉著自己優異的成績和突出的能力,成為唐都醫院麻醉科大夫。

  記得我上二年級的那個寒假,我去姐姐家玩,看見姐姐坐在椅子上,把一個大蘿蔔夾在兩腿之間,一下下地往蘿蔔上扎。邊扎邊唸叨著:“懸腕、進針、推藥、拔針!”一會那紅紅的蘿蔔皮上很快就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針眼。我趴在門口半天,姐姐都沒有理睬我。我忍不住問姐姐:“你幹嘛呢?怎麼和蘿蔔過不去啊?”姐姐頭也不抬的回答我:“我在練扎針!”姐姐一絲不苟地在大蘿蔔上面重複做著這幾個動作。下午吃飯時,姐姐手腕疼的連筷子都拿不住了,我瞅瞅那蘿蔔:早已成了滿是針眼的“篩子”。練習了好多天,姐姐又開始練習靜脈穿刺。這回就更慘了,不能用大蘿蔔來練習,於是姐姐就把自己當靶子練,左手手背上的血管都被她扎遍了,手背上被扎得青一塊紫一塊。奶奶拉著姐姐的手,流著眼淚說:“娃呀,受這麼大的罪,咱別練了。”姐姐安慰著奶奶,但又堅定的說:“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認真的練習,我一定可以出色的掌握這個技能。”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水滴和繩子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木頭鋸斷、石塊滴穿。這就是堅持,只要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走向成功。

  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篇2

  最近又重新一遍《老人與海》,還是一如既往地被聖地亞哥的堅毅和勇敢所折服。一個在精神上不可戰勝的硬漢子,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頑強毅力,在與罕見的大馬林魚和打不退殺不完的惡鯊的殊死搏鬥中,讓人感嘆他勇敢無畏和超凡技藝,更值得我們敬畏的是他能在茫茫大海中忍受飢餓睏乏,面對凶猛群鯊追殺下的恐怖,堅持三天三夜的頑強毅力。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曾洩氣絕望過,但最終是,他敬愛那個所有的危險都踩在了腳下。試想,如果是我們處於那種困窘當中,不說被鯊魚所吞噬,至少先會被自己的懦弱與畏懼所打敗。

  正如狄更斯所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聖地亞哥就征服了他自己這座最高峰。

  但偉大的毅力也是體現在細節上的,要想培養頑強的毅力,必須從小事從細節做起。正如砌房子,必須砌好每一塊磚,才能使房子堅不可摧。

  一位世界第一的推銷大師,在他結束推銷生涯的大會上吸引了保險界的5000多位精英參加,堅持成就成功

  終於,大鐵球開始慢慢晃動了,經過四十分鐘後,大力搖晃的鐵球,就算任何人的努力也不能使它停下來。

  最後,這位大師面對僅剩下來的幾百人,介紹了他一生成功經驗:成功就是持之以恆。以這種持續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功來臨的時候,你擋都擋不住。

  這正驗證了王國維的成功必經過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當你堅持之後到達第三境界時,驀然回首,成功即在眼前。

  讓我們拋棄惰性,扔掉退縮,以堅持成就成功。

  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篇3

  我早就聽過魯濱遜的故事。終於,爸爸買來了《魯濱遜漂流記》。我幾乎是一口氣把它讀完。魯濱遜在荒島求生的傳奇故事就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裡留下深深的印記。

  魯濱遜是英國約克市的一位航海家。一次,他不小心流落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但是,他並不絕望。為了生存,他搭建房屋、製作各種生存工具和設施,甚至種植莊稼。

  在荒島上,他解救了土著人“星期五”,餵養了小鸚鵡“波爾”,他教會了“星期五”文字、設計、種糧食、做麵包,把他培養成自己的忠實衛士。在艱苦的環境下,他樂觀向上的精神給我印象最深。

  長時間的荒島生活,沒有讓魯濱遜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在積極地為順利離開荒島做著不懈的努力。

  終於,機會來了。有一天,幾個西班牙人帶著一群水手押著一位船長和他的兩個僕人來到了荒島,魯濱遜帶著“星期五”機智勇敢地打敗了壞人、救出了船長,最終引開了敵人,奪下大船,回到了家鄉。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我有時候在做奧數題時,會因為解不出來而著急,甚至想放棄。但是,想到魯賓遜在荒島的經歷,我就會想,我們小學生雖然作業多,但是,比起魯濱遜所遇到的困難簡直是不值一提。

  外公常對我說:“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真的是這樣!我們只要能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擋住我們。

  成功貴在堅持。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成功與堅持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