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種水果黃瓜種植技術

  黃瓜與玉米套種組合,主要是利用玉米高杆的優勢,當黃瓜生長到藤蔓時,使其纏繞玉米杆,可以省去一大筆打架費用,節約生產成本。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選種。

  1、黃瓜種選擇津唐秋一號品種。該品種具有早熟,生長勢強抗病性好,植株蔓生分枝少,主蔓結瓜,瓜長20―30釐米左右,直徑4―6釐米左右。瓜色白綠色,刺適中,品質好,肉厚,質脆,味甜等優勢 。一般畝產4500公斤左右。

  2、玉米種子選擇植株高大,根系發達,抗病能力強,同時具有抗倒伏的品種。如羅單系列。

  二、精細整地。選地最好是可以灌溉的大田為好,土壤是沙壤土,該土具有瀝水性好的特點。用旋耕機將土耙細。每畝施入農家肥3000公斤,磷肥40公斤,硫酸鉀肥10公斤,硼肥0.2―0.5公斤和殺地下害蟲的地靈通均勻混合,做底肥。打畦。打畦是為了好灌溉和管理。一般打畦長為4―6米,畦寬為2米。

  三、播種。首先播種玉米種子,規格為:株距50―60釐米;行距為:80釐米。播種時,最好拉線直播並且種子定向,這樣有利於通風、透光。待玉米生長到20釐米時,可以播黃瓜種子。播種規格為:株距為50―60釐米;行距為90釐米,播種黃瓜種子時距玉米根部20―25釐米,播種後用細土蓋種子3―4釐米 。

  四、田間管理。玉米生長到10―20釐米時,需要間苗、補苗,間去弱苗,每穴留兩株壯苗,如果有缺塘,要進行補苗,澆足補苗水。待補種玉米成活後,要進行一次追肥,叫“催苗肥”。追肥後要進行鋤草蓋肥,以防止肥效流失。黃瓜的管理就簡單了:首先,間苗打叉。間去弱苗,留壯苗,打去根部分枝留主蔓,用繩子使其固定在玉米主杆上。黃瓜是喜肥作物,要及時追肥和澆水,以防僵果出現。當黃瓜生長旺盛時,瓜葉會蓋到玉米雌穗,這時要打去該葉以便玉米更好受粉。否則會影響玉米產量。

  五、病蟲害防治。運用套種技術,一般不會發生病害。如果發生了,用低毒農藥進行殺菌殺蟲處理。

  六、採收。黃瓜一般採收青瓜,先從根部採收,每採收一次就澆肥一次,這樣有利於做果。玉米採收到棒子黃了低頭時可以採收。

  大棚黃瓜套種玉米栽培技術

  1 前茬黃瓜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宜選商品性好的抗病、豐產品種,如:白條端陽、新泰密刺等。

  1.2 育苗2月下旬選擇溫室或陽畦育苗。先將裝有營養土***未種過瓜類的熟土和腐熟農家肥按4:1混勻過篩***的育苗缽擺入溫室或陽畦內,澆透水,並用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噴灑苗床消毒;然後將種子用55℃熱水浸種2~4小時,再用溼毛巾包好置於28~30℃溫度條件下催芽,4~6小時用溫水沖洗1遍,24小時後種子即可發芽,待種子全部出芽後,將種子點入營養缽內,每缽點2粒,再覆蓋1.50釐米原營養土。6~8天即可出苗,苗期注意控溼和預防病蟲害,如猝倒病、地老虎、蠐螬等。

  1.3 整地與施肥選擇地勢平坦,肥力中上,灌溉方便的地塊,於早春3月土壤解凍時立即修畦、灌水、深翻土壤;並結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肥50千克。

  1.4 起壟覆膜寬窄行種植,即按寬行70釐米,窄行50釐米,壟面寬50釐米,壟高17釐米起壟覆膜,地膜寬1釐米。

  1.5 建棚扣膜3月中旬及早動手搭建塑料大棚,棚體跨度4.80~6米,高度1.70~2米,用小竹杆做拱杆搭拱架,要求拱杆之間橫向、縱向均綁紮牢固,以抵抗春季沙塵暴的襲擊;隨後扣上棚膜,以儘快提高地溫。

  1.6 適期定植4月初,棚內地溫達到12℃以上時即可定植,在壟面上按行距40釐米、株距50釐米呈“丁”字形開雙行穴,起苗移栽,畝保苗2200株,吊蔓品種株距20釐米,畝保苗4000株,栽後澆一次緩苗水,每穴澆水1000毫升。

  1.7 田間管理嚴格控制棚內溫溼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超過35℃立即揭開棚口放風,下午4時左右關閉放風口,夜間溫度不低於16℃;溼度控制在85%左右,以降低霜黴病、枯萎病等病害的發病率。苗期控水促根,不幹不澆;盛果期每7~10天澆一次水,隨水每次追施尿素10千克。5月中旬待氣溫回升,霜期結束後可徹底揭去棚膜,拆除竹杆,進入露地生產和管理。 1.8 及時採收根瓜要早收,以防墜秧,當根瓜長至12釐米左右時即可採收,進入盛果期2~3天採收一次,立爭早上市。

  2 下茬玉米栽培技術

  2.1 選用良種宜選產單4號早熟雜交種,畝播量1.50千克左右。

  2.2 適期播種6月中旬黃瓜生長進入後期拉秧前即可播種,方法是在兩株黃瓜根部之間的壟面上10釐米處,按株距33釐米破膜點種,每穴點種2粒,每壟種植2行,畝保苗3700株。

  2.3 田間管理玉米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選留大小一般的苗;6月底黃瓜拉秧後徹底清除田間殘枝敗葉,加強對玉米的水肥管理。在玉米拔節期、大嗽叭口期及時澆水、追肥,每次畝追施尿素20千克,方法是在玉米根部10~12釐米處打10釐米深的孔穴施入,或使用追肥器扎入土壤注水,追肥後用溼土封嚴孔眼。在玉米拔節至孕穗期還可葉面噴施0.10%~0.20%硫酸鋅水溶液1~2次。

  2.4 病蟲草害防治苗期及時進行中耕除草2~3次,也可人工拔除田間雜草;發現金龜子危害幼苗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生長中後期若發牛黏蟲危害,於幼蟲幼齡期用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施防治。

  2.5 及時採收10月初玉米苞葉發黃,籽粒變硬即可收穫,及早騰地秋深耕,種植地膜小麥或下年換種蔬菜。

  玉米黃瓜大蒜間作套種植方法

  一、茬口安排

  春玉米於當年5月上旬播種,大小行種植,大行行距90釐米,小行行距25釐米,株距25釐米。選用品種以農大108等為宜。播種前每畝施磷酸二銨20千克、尿素25千克、鉀肥15千克及適量有機肥。7月中旬於春玉米大行內播種2行黃瓜,黃瓜行距40釐米,黃瓜與玉米間距25釐米,生長期以玉米秸稈作為支架。黃瓜選用品種以津雜2號、津春4號等品種為宜。9月下旬,秋黃瓜收穫末期將秋黃瓜及玉米秸稈全部收穫,耕翻後播種大蒜。播種大蒜前,每畝施腐熟人畜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大小行種植,大行距30釐米,小行距17釐米。大蒜6行為一種植帶,地膜覆蓋,來年5月下旬收穫。

  二、田間管理

  春玉米在10葉展開時一次性追肥,在苗側15釐米處深施。秋黃瓜追肥按照勤施少施的原則,適當早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坐瓜後增加追施次數和用量,一般摘1-2次瓜追施一次。注意防治病蟲害,對疫病和霜黴病,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瑞毒黴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隔7天噴一次。大蒜苗高3-4釐米時施稀薄人糞尿或沼液提苗,對水20倍,隔5-7天澆一次,連續三次。苗高達到20釐米時,用尿素加鉀肥對水行間衝施。小雪前澆封凍水。來年春注意防治病蟲害。大蒜主要病蟲害有疫病、地蛆、病毒病等,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或每畝100-150毫升辛硫磷、對水40-50千克,在卵盛期噴霧,或1000-1500倍液灌根,或5%菌毒清400倍液噴霧防治。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