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殖中華鱉

  中華鱉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食用、藥用價值,市場需求和銷售量比較大。不過中華鱉怎麼養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中華鱉的特徵

  中華鱉體長30釐米左右。體軀扁平,呈橢圓形,背腹具甲。通體被柔軟的革質面板,無角質盾片。體色基本一致,無鮮明的淡色斑點。頭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長呈管狀,具長的肉質吻突,約與眼徑相等。眼小,位於鼻孔的後方 兩側。口無齒,脖頸細長,呈圓筒狀,伸縮自如,視覺敏銳。頸基兩側及背甲前緣均無明顯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綠色或黃褐色,周邊為肥厚的結締組織,俗稱“裙邊”。腹甲灰白色或黃白色,平坦光滑,有7個胼胝體,分別在上腹板、內腹板、舌腹板與下腹板聯體及劍板上。尾部較短。四肢扁平,後肢比前肢發達。前後肢各有5趾,趾間有蹼。內側3趾有鋒利的爪。四肢均可縮入甲殼內。

  中華鱉的養殖技術

  鱉池建設

  鱉有“三喜三怕”的特點,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髒,並且其膽小貪食,相互間好鬥以及具有較強的攀爬本領。鱉池選址必須選擇環境安靜、避風向陽、水源水質清新、土質良好的地方。

  鱉池要封閉防逃防偷,進出水口特別要注意防逃,池與池之間水體不能互串,進出水要嚴格分開。生態養殖以土池為好,根據投資規模和地方大小盡量建好四類池,即親鱉池、成鱉池、幼鱉池和稚鱉池。無論哪種鱉池,都必須保證鱉有足夠的晒背場和投餌場。

  種苗選擇

  中華鱉池塘生態養殖一般是以自繁自育的種苗為主,如需要外購種奮,必須選擇和體質健壯、外表無傷、大小基本一致且無病史的種苗,這樣可減少運輸途中的機械損傷和病源的傳播擴散。

  外購種苗還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越冬前購進的稚鱉不能小於5克/只,從外引進稚鱉最好是當年的頭批苗或第二批苗,這類鱉苗在越冬前還有1- 2個月的攝食生長時間,越冬前其個體一般都可達到10克以上,能夠保證越冬成活率達95%以上。如果引進的稚鱉個體不足5克且很快就進入越冬期,則稚鱉越冬成活率較低,很難保證越冬成活。二是外購幼鱉養成商品鱉,最好不引進溫室養成的幼鱉,儘量選購池塘自然養殖且無病無傷的幼鱉。如果一定要選購溫室養成的幼鱉則必須注意時間,且池塘水溫穩定在25℃以上,一般要求在6月中旬以後才能購進,否則由於溫室幼鱉轉入池塘過早,環境變化過大,會導致多種鱉病的發生。另外幼鱉運輸必須每隻用布袋包裝後才能簍裝或袋裝運輸。

  投料及日常管理

  ①飼料選擇 以南縣為代表的洞庭湖區池塘生態養鱉的飼料種類大體分三類:一是鮮魚以白縫為主;二是小魚和淡水小龍蝦;三是商品飼料。根據筆者多年調查,池塘生態養鱉的飼料應以商品飼料為主,輔之一定量的鮮活飼料。其主要做法是稚鱉和幼鱉階段全部用無公害的高質量商品飼料,成鱉養殖階段商品飼料和鮮活飼料各一半,這樣既能保證鱉的生長速度,又能保證鱉有較好的品質。如果全部採用鮮活飼料和小魚乾,一是鱉生長速度慢;二是比用商品飼料成本高出近一倍;三是鱉病多且不好控制。

  商品飼料用國產名牌飼料,明顯優於其他普通飼料,在同等條 件下,其生長速度快1000-30%,飼料成本出能節約10%以上。如當年頭批繁殖的稚鱉經過三年養殖,其最大個體能達到2.9千克,平均個體能達1.3~1.4千克,每千克鱉飼料成本僅17元左右。而用其他飼料,平均個體不足1千克,飼料成本則超過20元/千克。

  另外,鮮活飼料需根據原料來源及價格靈活選用,儘量避免用 小乾魚,無論那種鮮活飼料都必須經粉碎後拌商品料一起投喂。

  ②飼料的投喂 a.合理設定投料臺。要根據池塘大小和鱉的多少合理設定投料臺,每畝水面不少於3個。飼料臺選用50釐米X 150釐米的石棉瓦為主。b.投料數量和次數。飼料的投喂既要“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又要“三看”,即看天氣、看水溫、看吃食情況來靈活掌握。總體原則是每天投喂兩次,即早、晚各一次,每次在1.5小時內吃完為準。其中,早上一次佔全天40%左右。

  ③水質調控 一是高溫季節儘量多加註新水,並加入漢寶改水素,堅持量少次多的原則。二是鱉池都要放養水葫蘆,佔水面1/3~1/2的面積。三是每天巡塘2~3次,觀察鱉的活動、吃食情況和水質情況。

  鰲病的防治

  鰲病可防可冶,鱉的生態養殖重在預防。一是控制放養密度,

  設計成鰲畝產在300千克左右。二是選擇適當的飼料品種。如果用 冰鮮血、小乾魚和小龍蝦,必須新增甲魚多維。三是調控好水質,長期保證鱉池水體清爽。具體預防措施為:①注重清塘消毒,鱉苗***種,卜塘前要用漂白粉和硫酸銅清塘,每畝水面用漂白粉5千克加硫酸銅2千克,化水全池潑灑。②鱉轉池或外購種苗下池前必須用“苗種浸泡劑”浸泡後下池。③鱉病預防除搞好水質調控外,還必須做好藥物預防工作,一是在每年4月底至5月上旬,全池潑灑一次殺纖毛蟲類藥物,如纖蟲清、甲殼淨等。二是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漂白粉、殺菌綠、強絡碘或含氯消毒劑全池潑灑,上述藥物要交叉使用,不能長期使用一種藥。

  在洞庭湖區流行的鱉病主要有白點病、腐皮、穿孔病、出血病、自底板病以及營養物質不良引起的綜合症,下面介紹幾種鱉腳的治療方法。

  白點病主要危害稚鱉,全身有小白點,危害較大,治療措施主 多川“自點淨+魚康樂1號+ Vc”拌飼料投喂,同時用殺菌綠強絡碘等高效殺菌劑全池連續潑灑3天以上。

  腐皮、穿孔病的首選治療藥物是殺菌綠,全池潑灑2次以上,並同時內服魚康樂1號和高穩易還原Vc,連續4~5天。

  出血病治療時外用殺菌綠、強絡碘等高效消毒劑全池潑灑,連用2天內服漢寶出血停和漢寶甲魚多維連續5天。

  白底板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鱉病之二,該病主要抓好發病初期治療.如果進人發病中晚期則很難根治。外用殺菌綠或強絡碘等 高效殺菌劑全池撥灑,連續3天;內服“白底淨+魚康樂1號”、漢寶甲魚多維和肝泰,連用7天以上,有較好的療效。為防止復發,在十天後再用一個療程藥物預防。

  營養物質不良引起鱉體浮腫或背腹甲突出明顯,進食能力差, 棋忱能力減弱,特別是越冬後引起的爬坡死亡,一般以吃小乾魚、冰鮮魚或腐敗變質飼料為主的鱉池常有發生。其防治措施:一是要選用高質量的商品飼料,二是鮮魚不能冰凍,三是長期在鮮活飼料中新增漢寶甲魚多維。

  飼養中華鱉的注意事項

  腐皮病

  1、症狀與病原

  腐皮病的發生是由於鱉的相互搏鬥撕咬受傷後細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狀主要表現為鱉的四肢、頸部、尾部及甲殼邊緣部的面板糜爛, 面板組織變白或變黃, 不久壞死, 產生潰瘍甚至骨骼外露, 爪脫落。此病常年發生,於春季流行, 有時與癤瘡病併發, 危害嚴重。在高密度囤養池, 併發症死亡率可高達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產氣單胞菌為主。

  2、防治方法

  預防

  治療

  在飼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新增磺胺類或喹諾酮類藥物, 口服5 d, 對於併發疥瘡病的用土黴素或四環素40mg·L 藥浴48 h 有顯著療效。

  癤瘡病

  1、症狀和病原

  病鱉的頸部、裙邊、四肢基部出現芝麻至黃豆大的由變性組織形成的黃白色滲出物, 邊緣圓形, 向外凸出,似粉刺, 用手擠壓有一黃色顆粒或膿汁狀內容物, 留下一洞穴, 隨病情發展, 癤瘡四周炎症擴充套件、潰爛, 有的露出頸部肌肉和四肢骨, 腳爪脫落。但一般未到這種程度,病鱉已死亡。感染此病後, 鱉食慾減退, 體質消瘦, 活力減弱, 衰竭而死。病鱉皮下、口腔、喉頭氣管內充滿黃色粘液, 肺和肝臟顏色發黑, 腸道充血。病原菌為產氣單胞菌點狀亞種。

  2、防治方法

  預防

  點狀亞種產氣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 常存在於鱉的面板、腸道和水體中, 與鱉時刻接觸。當環境條件良好時, 鱉僅為帶菌者, 當條件惡化或鱉抵抗力降低時, 病原體大量繁殖, 則導致該病流行爆發。因此, 嚴格控制飼養密度, 及時分養, 保持餌料新鮮, 防止水體惡化, 能有效地預防此病。

  治療

  每公斤飼料中新增磺胺類或喹諾酮類藥物1~3 g, 連續服用5 d, 患病嚴重的停藥2 d 後再服一個療程。

  用土黴素或四環素40mg·L 浸浴48 h, 但此法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用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8~12mg·L 浸浴8 h, 然後用中藥大黃10mg·L+ 五倍子8~14mg·L 藥浴2 d, 重複一個療程, 療效顯著。

  呋喃西林10~15mg·L 浸浴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