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祕訣在於犧牲睡眠嗎
正確的工作方式需要健康的睡眠,職場成功不只有犧牲睡眠一條途徑,大部分的成功人士是通過快樂工作智慧工作獲得最終成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
職場成功的祕訣在於犧牲睡眠?對此說法,各行業職場人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企業高管精力旺盛、每天睡眠時間很少,這樣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了。瑪莎•斯圖爾特自稱每晚睡4小時,百事公司***PepsiCo***執行長盧英德也一樣。盧英德的前任雷孟夫一直以來差不多每晚都是11點左右入睡,第二天一早5點左右就起床,跑上4英里。“我一般都睡5、6個小時,”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沒睡過更長時間。”但似乎已經足夠了:“大多時候,我都不需要鬧鈴,自己就會醒來。”
少睡點是成功的祕訣嗎?因為睡得少就可以長時間工作,同時依然能夠保持個人生活?
也許吧。Eos Sleep***前身即Manhattan Snoring and Sleep Center***的創始人、睡眠專家戴維•沃爾皮稱,成人通常每晚需要6-8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意味著有些人,像雷孟夫【現為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商學院院長】,只睡6小時確實也可以。“如果你一晚上睡6小時,醒來時感覺休息好了,整天也不累,那就沒問題,”他說。“睡眠不足的話,身體自然會告訴你。”
好訊息是什麼?好訊息就是,就算你真的需要8小時睡眠,很多雖然每天睡眠的時間達到了美國人的均水平【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美國人時間利用調查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天睡8.67個小時】,但他們同樣找到了成功之道。
曼納•伊奧尼斯古經營著芝加哥一家數字營銷公司Lightspan Digital。作為一個企業家,她認為自己應該減少睡眠時間,增加工作時間。“不知怎麼回事,人們認為不睡覺很了不起,還喜歡到處吹噓,”她說。但後來,“經過一個無眠夜之後,我開車出了個小事故。”
事故並不嚴重,“但浪費了我很多時間”。從此以後,她一直堅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每晚11點上床,早上7點起床。“從此,一切都不同了,”她說。“現在我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更容易下決斷,更容易達成業務。能跑完半程馬拉松,能解決過去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換言之,現在她能更好地利用時間,儘管她醒著的時間減少了。
長期犧牲睡眠絕不是高效保證和成功祕訣:
01睡得少的人更容易成功嗎
一說到勤奮,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頭懸梁錐刺股,不少人以自己每天只睡眠幾小時為榮,舉出李開復、喬布斯等學霸,馬雲、馬化騰等成功人士為例,得出“睡得少的人更容易成功”的結論。
精通曆史者更舉出彼得大帝和拿破崙只睡三五個小時的例子,又強調喬布斯夜裡會冥想,那是最具創造力的時刻。
於是,晚睡或早起,以及晚睡+早起,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為了勤奮的標配、通向成功的不二途徑。
當然,有些人是不得已而為之:事情太多,白天太亂,於是只好在安靜的黑夜裡做事。
有些人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要供房,要考慮孩子的奶粉錢,所以正職上希望多完成一些任務拿到好的績效,也做些兼職來獲得收入。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只好犧牲睡眠。
短期犧牲睡眠,對於職場中人來說,是難免的。
比如客戶急著要方案;
比如大型活動進行前夕;
比如業績衝刺的短時;
……
這種重大時刻,需要把時間全部撲在上面,也有可能不夠,此時,短時犧牲一下睡眠,不會有影響。
但是,如果長期犧牲睡眠,養成了不良習慣,就有可能造成惡果。
睡眠,其實不僅僅是休息,深度睡眠也有益於記憶的整理:白天記憶的內容,在沉睡中得以梳理,通過睡眠,不穩定的記憶,可以有效、穩定地編碼,缺少睡眠,也就剝奪了這個過程,看上去短時記憶了大量內容、工作也有一定成果,但是如果一段時間犧牲睡眠,就會出現健忘、容易煩躁、疲憊、精力不足等症狀,年輕人可以在經過休整後得到恢復,而年齡到了一定程度後,這個恢復的時間也會更長。
由於剝奪睡眠時間讓人有“時間延長”的假相,所以在做事的時候,反而可能產生依賴心理——大不了晚睡會唄、大不了熬夜唄——於是,做事不夠專注。
聽過一個IT企業的故事:
由於公司奉行加班文化,其實員工白天的事情並不是多麼緊張,反正晚上要加班,如果不加班就是不夠積極,於是不少白天的事情就都留到晚上做。
睡眠,是美好的事情,良好充足的睡眠,其實是高效的基礎,為什麼要養成犧牲睡眠來追求高效的習慣呢?事實上那又是無效的。
有時候,時間的確是不足的,如果不能長時間犧牲睡眠,那怎麼辦?
給了雞湯,不能不給勺子。
其實,一切都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時間管理當然不例外。不過在這裡,我更願意介紹精力管理的概念。
在吉姆•洛爾的《精力管理》一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考量我們人生的最終標準,並不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了多長時間,而是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投入了多少精力。 ”
02學會取捨
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要。
所以,要學會“取捨”。
根據我們的人生規劃,我們到底應該取什麼?舍什麼?魚與熊掌,怎麼分辨?
一位朋友屢次建議我全職加入他的團隊,我每次都語氣堅決地拒絕,他所說的當然非常誘人,但不是我所要的,對我來說,我更渴望自由,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做出取捨。
沒錯,就是小日子APP的王晴!請大家幫我罵他!
我已經嚴肅地警告他了:再這樣下去大家還能不能好好地做閨蜜了?
對於我所選擇的,我也會犧牲短時睡眠,廢寢忘食地去研究,但這不是常態,當我覺得時機成熟,或者威脅到了健康,會立刻進入調整期。
03學會專注
除了取捨之外,我們也應當學會,在單位時間內專注,有更多的產出,拒絕注水時間,提升時間純度。
有人總是以打工者心態做事,所以覺得慢一點也沒什麼,生怕完成任務以後,再被分派更多的事情。其實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所浪費的,是自己的生命。
我們微信線上課程的一位學員,昨天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剛入公司一個多月,而且是一個民營企業,大家應該可以知道多一毛不拔,做的是培訓,先是按@剽悍一隻貓 老師的方法,看殷亞敏的視訊,學習練聲***現在講幾個小時聲音都沒問題了,以前嗓子會不舒服。還從視訊學會了演的方法,手勢的運用。所以我的課現在講得更有意思了。
因為面試時上級和我講的待遇和實際的有出入,我特別糾結,幾次溝通結果是要等試用期過後***試用期是六個月***,有一次生病想請假也不行,因為一個月的課程都是排好的,就問人事:我諮詢一個事情,試用期辭職幾天可以離職***當然因為公司已經應該是一個月的行程,如果貿然走不太好,我心理上還是喜歡這個工作的,只是覺得太不人性化了***,結果就是一個電話過來,溝通幾次不果的待遇升上來了,工資也自己給我漲了。
在這個故事裡,學員主動花時間學習,用一個月的時間明顯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因為企業看到了她的進步,所以不願意讓她離開,主動給她漲工資。如果沒有之前花費的時間和能力墊底,可能就得不到企業的器重。
04學會一魚數吃
給一件事情,找到多種用法,就是一魚數吃。
朋友送了我兩張電影券,我拿去《瘋狂動物城》和《蝙蝠俠》,因為很喜歡《瘋狂動物城》,於是整理了《瘋狂動物城劇照和經典臺詞》,發在文章。
這篇文章,獲得了80多塊錢的讚賞,我用其中的30塊錢,去買了《火鍋英雄》的票,看完後,很喜歡,而且因為和重慶的確挺有淵源,於是寫了一篇影評。
在這篇影評《你在眾人眼裡是凡人,但是我的蓋世英雄》裡,因為朋友@劉健亮 他們在搞一個火鍋活動,所以我把這個活動也寫進去了,算是給朋友幫個小忙。除了提高微博閱讀量以外***慚愧地說,我的微博裡,專業的長微博閱讀量普遍不高,影評、娛評、熱點評論的閱讀量比較高***,也發在了貓眼電影的社群裡***我還是貓眼電影特約作者呢***,然後獲得了貓眼電影贈送的海底撈火鍋套裝***火鍋+各種底料***,這個鍋和料怎麼用,我還沒想好,明天先出門去烏魯木齊逸景營地,然後到太白山逸景營地和歐亞學院,回來深圳後可能約一幫朋友一起吃,然後鍋就送朋友。
一篇影評,發揮了幾個用場,而事實上所花的功夫,也不過就是看場電影、寫篇影評、Copy一下。
如果每天睡眠不足,我肯定腦力枯竭,想不出這樣的玩法。
05學會統籌兼顧
如果每天睡眠不足,我就不會充滿活力地四處走動,這段時間,連續幾天裡,我的行動軌跡都差不多:朋友約見或者在行學員約見、運動***主要是走路或爬山***、美食、拍照。玩了,吃了,賺錢了,也幫人了。
比如有位外地學員來深圳,在大學城那邊參加培訓,希望在附近約見。我就問了學員訂的酒店,就約在酒店旁邊的咖啡館,我提前過去,先在附近逛了一個古老的祠堂、走了一段路看木棉花,然後回來和學員見面、交流,結束後去了平山村,吃了甜品,然後走回家。
另一天,我是一早出門去景田北街拍木棉花,因為那條街上兩邊全是木棉,然後往梅林水庫走,路上吃了雲南米線、酸菜土豆湯,從水庫走到梅林公園,禾雀花,然後下山、叫車,趕在約定的時間前到達咖啡館,和在行學員會面。整個過程非常緊湊。
要想做好統籌兼顧,就需要我們對事物有較強的瞭解和把控能力。昨晚見一位從廣州過來的學員,他指出自己寫一篇文章需要很久,做圖也比較耗時間,我就直接拿出手機來演示黃油相機做圖,雖然效果不如PPT,但有時候也夠用了,學員覺得很受啟發。
然而我注意到這樣的現象:當我推薦一個東西的時候,有人會覺得,你這是軟文吧?我經常被問得一怔。如果我們總是心存這樣的懷疑和牴觸,可能就會錯過很多有用的工具。
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我們應該把握好相應的節奏,應該熬夜的時候,毫不含糊,不必熬夜的時候,也不用刻意勤奮,鬆馳有度,精力充沛。
願你夜夜安眠,每天充滿好奇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