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師心得體會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主導力量,尤其是教學名師更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為期一年的梅江區中小學“名教師”培訓接近了尾聲,通過一年充實的學習,我受益非淺,特別是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

  培訓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理論培訓階段;第二階段是自主學習、團體學習、系統思考階段;第三階段是實踐、觀摩、交流、拓展活動階段;第四階段是考核評估與成果交流展示階段。

  培訓期間,我們聽取了3位專家領導的講座,有苑星海教授的《教育科研基本方法》講座、郭柏春教授的《教師職業精神》講座和王金道教授的《現代教學技術與藝術》講座。學習了現代教育技術,認真研究了教育教學理論,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導,從理論上學習了教育科研方法。此外,我們還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培訓班要求我們必讀的書目有5本,分別是《專家型教師的成長之路》、《六位教育家》、《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名師優質課堂的效率管理》、《以學定教——道德教育的另一種思路》、《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閱讀了這些書籍,讓我們在教育理論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次名教師培訓,對我來說,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非淺,深受啟迪。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對教師個人職業發展和教師職業生涯的規劃都做出明確的定義,教師的成長曆程和教師的職業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培訓和再學習,從理論上提高教師的執業水平,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不僅是教師自身的需求,而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此次培訓與以往的教師培訓不同,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例項,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讓人信服。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著深刻的意義。通過這次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努力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現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作為一名老師,讓我激動和回味的莫過於王金道教授的現身說法、他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管理生動的教學事例讓我如臨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就能融會貫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鑽研和日積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然後變成一名名師,就是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從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一些前輩們的先進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後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

  在講座中,郭柏春教授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真誠的、無私的、廣泛的、一視同仁的。儘管孩子情況不同,但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愛的教育下長大成才。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都應該是毫無保留的,無論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對頑皮、學習成績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導的學生,教師都要主動去親近和關愛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是自己最信賴、最尊敬、最親近的人。

  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付出和感悟,在這次的培訓專家的講座中得到了印證。作為一名教師,讓我更深刻領會了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學生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發現。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誇獎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後進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以平等的心靈善待學生,用愛的情懷關注學生,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論的說教都有效。把這種情懷融入平實的生活,把學生的進步當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誠的相待詮釋幸福的內涵。

  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來源等。我想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以實現瞭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校非常內向,在家裡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名教師培養物件,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篇2

  四個學期忙碌的日子匆匆,就像過往雲煙轉瞬即逝。回首,我已走過江陰市第三期名師基礎工程學習生涯,兩年的學習,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化壓力為動力,化辛勤地付出為自我地提升。

  在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兩年時間,感謝進修學校給予一路的引領,感謝導師夏江萍校長的悉心指導,感謝學校領導的熱情鼓勵。一次次的課題研究、一堂堂的課堂磨礪、一回回的評課議課、一本本的書籍滋養,一次次講座的精神大餐,真的讓我收益匪淺。

  一 、課題研究提升水平

  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確實,要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就要努力成為一個科研型的教師。

  我的研究課題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理答藝術的研究”。第一次接觸“理答”,是看到特級教師王崧舟說的這段話:語文教師的功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前的文字細讀,還有一個是課堂上的師生對話,後來閱讀了資料,知道“理答”是師生對話的關鍵環節。在兩年的學習裡,我深入進行課題相關理論的學習,深入理解了“理答” 的內涵,瞭解了理答主要表現的形式,明確了理答研究的意義;採用廣泛蒐集資料、收集案例研究、常態課調查分析,課堂行動研究、實驗嘗試等多種研究方法和途徑,進行深入地探究。我深入進行案例分析,蒐集了王崧舟、竇桂梅、薛法根等教育名家的許多的課堂實錄,點選教學精彩片斷,思考名師是如何進行智慧理答的,並推敲為什麼要這樣理答,理答的好處。經過多個案例的研究,我發現名師恰當地進行理答,營造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讓學生紮實地掌握知識點,喚醒、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平常的聽課過程中,我也有意識地聽取一線教師的課堂理答,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地思考與剖析,仔細推敲他們是怎樣進行理答的,並進一步深入思考。我認真撰寫了課題中期研究報告;分析當前語文課堂,存在的對理答四種形式的誤讀,及提出要進行相應的四種智慧理答,撰寫了課題結題論文《智慧理答,實現語文課堂的還學於生》。在紮紮實實地課題研究中,我發現自己的課堂理答能力有了提升,師生的對話正走向深入。

  二、磨課上課提高能力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通過兩年來名師班的學習,收益最大的是課堂教學。兩年來我聽了許許多多的課,記載了厚厚的四五本聽課錄。面向全市上了兩堂彙報課,去其他學校,向自己所在學校上課多節,很好地鍛鍊了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提高了自己解讀教材的能力,讓自己在課堂上更加自信淡定。

  回憶每一次磨課,課堂上我們的一句語言的表達,一個儀態的流露,一處學生回答的點撥,導師都認真記錄,課後及時一一給予指導。試上幾次課,導師就認真聽幾次課,課被聽過幾次,就被修改過幾次。導師總是說:課要多磨,磨到怎麼上好就怎麼上!導師這種求真鑽研的精神,這種精益求精完善課堂的行動,堅定了我們不斷完善、不斷超越的信心,感覺著自己的課堂一堂比一堂漸入佳境,感覺著自己課堂在快速地成長,內心對導師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記得上展示課《漁歌子》時。我把簡單的二十七個字,解讀深厚,再把它上簡單。備課工作一點都不敢馬虎,教案前後修改十幾回。可一到課堂,還是由於自己的經驗不足,頻頻出錯。導師在下面,一直微笑著聽我上課,她的眼神充滿鼓勵,讓我想起一次次的試上,反反覆覆進行磨課,導師總是撥開迷霧般地點評,總給我點亮前行的方向。在導師充滿鼓勵的微笑中,我終於多了一份自信;在導師默默的鼓勵下,我不再緊張,不再浮躁,而是從容面隊學生,順利把課上完。一節課要上好,還真是不簡單。備課無從下手,幾易其稿,反覆推敲,柳暗花明,上課毫無信心,到熟練地駕馭,靈活地處理,真心感謝導師在我課堂成長的路上一路陪伴!

  三、聽課評課豐厚思考

  導師經常鼓勵我們要多多聽課,開闊課堂教學的視野。費潔老師在輔延為脫產輪訓班的學員上課,導師告知我們聽課;市裡參加無錫市賽課的一些老師在花園小學預上,導師帶領我們前去聽課;無錫聽教育學會組織的賽課,導師組織我們前往聽課;名師班學員多次研究彙報,導師同我們一起聽課……哪裡有課,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在導師的帶領下,課聽多了,我漸漸感覺自己備課的板塊在變清晰,自己解讀文字在逐漸深入,設計教案能夠圍繞目標,整體駕御……感覺自己對語文的喜愛之情越來越濃。

  每次上完小組裡的課,導師都會非常認真地評課,給我提出中肯的建議,小組裡的師兄師姐也總會傾囊相授他們的教學經驗。每次上完全市的彙報課,六位導師又總會精心指點。09年十二月份,在實驗小學為期三天的研究課聽課後,各位老師述說著他們心中的好課標準:要有語文三味,‘兒童味’‘語文味’‘家常味’”***邵主任***;把指導、點撥、啟發留給自己,把理解、感悟、提升留給學生***費老師***;發揮語文學習的功能,紮實語言的訓練***夏校長***;“種語文的一畝三分自留地”***何校長***;求真實、紮實、樸實的本色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馬校長***;學會品讀***翟校長***。

  聽著導師們的指點,我進行了深入地自我反思,仔細琢磨著怎樣的課屬於好課。並改進自己的課堂,用這些理念指導自己上半年的彙報課。我知道語文課堂要實現“還學於生”,要讓課堂綻現兒童味,教師首先要擺正上課心態,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學著耐心傾聽學生的課堂回答,要善於挖掘學生的課堂資源,化為有效學習的資源。語文課堂要追尋“語文味”的芬芳,課堂要錘打共振點,凸現家常味;要挖掘生長點,上出語文味;要找準生長點,品出語文味,突出語文力。

  四、書籍思考涵養心性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籍是靈魂的滋養,哲人說,“最是書香能致遠,一點一滴蘊精神”。 導師平日裡教導我們要多閱讀,兩年來,我努力使自己沉下心來,積極吸取各類教育雜誌中的教育動態,品讀教育專著中的豐厚內涵,品嚐豐盛的精神大餐,收穫教育教學的點滴思考,以大量的理念“洗腦”,讓書本啟迪心扉。

  我知道,學+做+寫=發展。我將自己的閱讀與實踐的思考與收穫,寫在自己的教育部落格上,將點點滴滴的感悟寫成隨筆論文,有多篇論文獲獎,一篇論文發表於《新課改教育研究》上,輔導學生的多篇習作發表在報刊上。我努力使自己做一顆風中思考著的蘆葦,相信“厚積薄發”定能增強自己的底蘊。

  五、聆聽講座歷練經驗

  我喜歡聽講座,因為好的講座總是能給人大量的資訊,總是能給人以“洗腦”的衝擊。教師進修學校一次次為我們送上的豐盛的精神大餐,多次精心安排聽講座:鄭金洲教授的講座《教師專業成長》,讓我明確在問題研究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積極反思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華東師範大學席居哲教授的講座《中小學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整理》,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心理教育的原則,心理輔導的策略,予以我們指導;上海的王志剛校長《學校文化建設,與校長領導力》這個講座,以鮮活的活動,拓開了我們的眼界,其校開設的德育課程,為各校德育工作的表率;萬瑋老師《班級管理中的教育智慧》這一講座,娓娓道出追求教育無痕的大智慧,讓人折服。大師的智慧啟迪著我的智慧,前沿的理論衝擊著我的思想。一個個精彩的講座,讓我接受了大量新的資訊,提升了教育理念,開啟著教育的靈思。這些理念,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有相當大的指導意義。

  更令我難忘的是,我還面向脫產班成員作過一回講座。記憶猶新,當聽說要作一個小時的講座,著實讓我緊張了一陣,因為自己從來沒有作過講座,這將實現零的突破;另外,一小時的講座,至少要一萬兩三千個字,哪來這麼多的素材可以講呢。後來,在導師的指導下,我早早就做了準備,導師再次給予指導,認為其中我總結的《上下五千年》的閱讀指導,寫得很有現實的指導價值,其他一些內容,也應更實在,還要在給人啟發上多下工夫。於是我根據導師的建議,反覆修改,就像寫論文那樣精心完善,由於準備充分,做講座的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六、各類活動提升素養

  細細數來,名師班的兩年生活,教師進修學校安排的課程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真的很有幫助;而其安排的各種活動,更是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師德素養。辯論賽燃起自己教育的鬥志,加深了對師德重要性的認識;讀書交流活動,讓我對教育經典,如多元智慧、等的解讀更深入。課件考試,促進了我對教學幻燈片製作的深入學習,異校鍛鍊讓我有機會學習兄弟學校的教育智慧……一系列的活動,增強了我的教育教學自信,讓我多方面地吸取營養,提高自身的素質。

  王崧舟老師說:“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堅固支撐。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語文教師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語文教師的靈性,巨集闊的課程視野支撐起語文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境界支撐起語文教師的詩性。”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努力成為一個充滿人性、靈性、活性、詩性的優秀小學語文教師。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學年的名師基礎培訓學習,匆匆而過,再次感謝教師進修學校為我們的成長插上了翅膀,感謝導師教給我們,工作勤奮踏實的幹勁,精益求精的韌勁,鑽研進取的闖勁!如果可以,真想留在名師班繼續學習,因為名師班的日子,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