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養殖技術是什麼

  中國山羊飼養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代就有養羊文字記載。那麼,?

  1.羊舍面積。羊舍應有足夠面積,使山羊在舍內不太擁擠,可自由活動。每隻山羊平均佔有最低面積是:種公山羊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為2.0—2.5平方米,幼齡公、母山羊為0.5—0.6平方米,閹山羊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運動場,運動場的面積為山羊舍面積的2—5倍。運動場圍牆的高度,小山羊為1.5米,母山羊為2米,公山羊為2.2米。運動場內應架設飲水裝置、草架、食槽等。

  3.馬山縣屬高溫多溼地區,防暑、防溼重於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內部乾燥、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的敞開式羊舍,簷高3米以上,舍內架設的羊床離地1-1.5米,舍外應種樹以利防暑降溫。

  4. 屋頂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頂和圓拱頂外,若用樹皮、瓦、草料做屋頂,分別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馬山縣氣候炎熱,羊舍屋頂應側重於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頂時應設隔熱層。

  5.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釐米,地面緻密、堅實、平整、無裂縫、由裡向外應有一定傾斜度,靠外面的低地處應開設排糞溝。

  6.門、窗、牆要堅固耐用。

  7.羊舍外邊要建有貯糞池。

  山羊圈養技術

  1、羊舍的要求與設計欄舍應建於乾燥、通風、排水方便之處,坐北朝南,面積按預定的生產規模計算,每隻羊***適繁母羊和種公羊***需1.2-1.5平方米。羊床高於地面1米,用板條或竹條紮成漏縫式羊床。舍內靠寺用竹條設定草架,間隔出15釐米寬的採食縫隙,草架高1米左右。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製成長槽,一般上寬25釐米、下寬22釐米、深24釐米,槽底呈弧形,最好留1個向外的出水孔。養羊必須有運動場,略帶傾斜,栽有落葉喬木,夏天有樹陰,冬天可晒太陽。

  2、飼料要求可用來餵羊的青飼料主要有紅薯藤、花生藤、大豆秸、蔬菜葉、野草、牧草、樹葉等。必須保證青飼料的供應,飼餵量可佔飼料總量的80%-90%。粗飼料主要指成熟後的農作物秸稈、秕殼等。粗飼料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羊的採食量和健康,一般應低於30%,有條件的要進行氨化、鹼化等處理。在青料旺季,用不完的青料康,一般應低於30%,有條件的要進行氨化、鹼化等下理。在青料旺季,用不完的青料應制作成青貯料,以備淡季使用。圈養羊還應初充一些精料,尤其是幼羊和懷孕、泌乳母羊以及種公羊、出欄前的肉羊等更應初充。精料中一般穀物類佔40%-60%、蛋白類佔10%-25%、糠麩類佔20%-30%、礦物質佔3%,尿素可新增到1%。飼餵時宜先粗後精、先幹後青。

  3、飼養管理將草料置於草架,任羊自由採食,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堅持定時定量給料,做到量少次多,一般1天添草和水3-4次。

  4、防疫保健①定期驅蟲:春秋各1次;交替使用咪唑片和丙硫咪唑片每公斤羊體重用藥100毫克,一次性灌服。有吸蟲流行的地區每年在小滿、霜降時節用硝氯酚片分別驅蟲1次。②藥浴:每年藥浴兩次以上,一般可用1%的敵百蟲或0.5%的甲醛溶液或500×10-6雙甲脒溶液選晴好天氣;水溫35℃左右,讓羊在藥液中洗浴1-2分鐘。③改善環境衛生:每天清掃羊舍,清洗料槽、水槽。填平羊舍周圍及運動場上的水窪地,使排尿溝流暢,不積尿水。使用高效低毒滅蚊劑或用煙燻法驅蚊。每年春、夏、秋每季對羊舍、運動場用200×10-6的速滅殺丁溶液噴霧除蟎來蜱。④防疫:做好羊鏈球菌病、布氏桿菌病、五號病、傳染性膿皰口膜炎、傳染性胸膜炎等重要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及綜合防治工作。定期交叉輪用10%-20%生石灰或30%的熱草木灰水消毒圈舍和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