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張行成傳閱讀答案

  張行成是唐朝宰相,擁戴唐高宗繼位,其事蹟見於《新唐書張行成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新唐書張行成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新唐書張行成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張行成,字德立,定州義豐人。少師事劉炫,炫謂門人曰:行成體局方正,廊廟才也。隋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後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谷熟尉。家貧,代計吏集京師,擢制舉乙科,改陳倉尉。高祖謂吏部侍郎張銳曰:今選吏豈無才用特達者?朕將用之。銳言行成,調富平主簿,有能名。召補殿中侍御史,糾劾嚴正。太宗以為能,謂房玄齡曰:古今用人未嘗不因介紹,若行成者,朕自舉之,無先容也。

  嘗侍宴,帝語山東及關中人,意有同異。行成曰:天子四海為家,不容以東西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稱善,賜名馬一、錢十萬、衣一稱。自是有大政事,令與議焉。累遷給事中。帝嘗謂群臣:朕為人主,兼行將相事,豈不是奪公等名?舜、禹、湯、武得稷、搜、伊、呂而四海安,漢高祖有蕭、曹、韓、彭而天下寧,茲事朕皆兼之。行成退,上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騰,陛下撥亂反正,拯人塗炭,何周、漢君臣所能比數?雖然,盛德含光,規模巨集遠,左右文武誠無將相材,奚用大庭廣眾與之量校,損萬乘之尊,與臣下爭功哉?帝嘉納之。

  是歲,帝幸靈州,詔皇太子從。行成諫曰:皇太子宜留監國,對百寮日決庶務,既為京師重,且示四方盛德。帝以為忠。遷侍中、兼刑部尚書。高宗即位,封北平縣公,監修國史。

  永徽四年,自三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懼,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己之義。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賜宮女、黃金器,敕勿復辭。行成固請,帝曰:公,朕之舊,奈何舍朕去邪?泫然流涕。行成惶恐,不得已複視事。未幾,卒於尚書省舍,年六十七。詔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斂,三遣使賜內衣服,尚宮宿其家護視。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都督,祭以少牢,諡曰定。

  《新唐書張行成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3分***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

  B.尚書,是古代三省之一,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C.遷,即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比如升級叫遷削、遷謫、左遷。

  D.諡,古代王侯將相、高階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有美諡,如范仲淹為范文正公;有惡諡,如奸臣秦檜為繆醜。

  5.***3分***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隋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後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谷熟尉

  B.隋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後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谷熟尉

  C.隋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後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谷熟尉

  D.隋大業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後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谷熟尉

  6.***3分***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張行成曾經先後輔佐劉炫、隋朝、王世充,但均無大的成就。後來他被張銳推薦給唐高祖,才得以施展才能。隨即又被唐太宗重用。

  B.張行成認為,百姓應該是平等的,所以他敢於糾正皇帝的錯誤觀點。他又善於奉承迎合皇帝,使皇帝樂於接受他的觀點,並屢次提拔他。

  C.張行成作為唐朝的三朝元老,深得高宗信任,不僅升遷他為侍中、兼刑部尚書,還讓他監修國史,在他死後又用少牢之禮祭祀他。

  D.永徽四年發生了旱災,張行成認為是自己做宰相不稱職而致上天怪罪,堅決請求辭職。而皇帝則認為是自己缺少德行所致,不許他辭職。

  7.***10分***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 ***5分***古者策免,乖罪己之義。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

  ***2*** ***5分***詔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斂,三遣使賜內衣服,尚宮宿其家護視。

  《新唐書張行成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C***遷削、遷謫、左遷是降級***

  5.A

  6.D***A項,張行成年輕時向劉炫學習經史,而不是輔佐他。B項,善於奉承迎合敘述錯誤,應該是他言語得體。C項,把張行成升遷為侍中、兼刑部尚書的是唐太宗。***

  7.***10分******1***過去罷免宰相的做法,違背了皇帝檢討自己的真義。這是我缺少德行,並不是宰相的罪過。***注意策免乖罪咎等詞。5分***

  ***2***皇帝下詔九品以上官員前往府第哭喪祭弔。到斂屍時,三次派遣使者賜給內衣,尚宮住在他家監護。***注意就第比斂護視等詞語。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