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題答案

  保證國家的統一和內部交流的無誤,是現代民族國家建設重要部分。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原文:

  聽陳水扁用國語演講,會發現在那揮之不去的閩南口音 之中,偶爾有幾個字他咬得特別用力,音發得特別標準,聽來反而叫人更覺突兀不協調。這令我想起幼年在臺灣上學的經驗,很多本省籍同學在家裡說慣了閩南話,在學校突然要講標準國語,多半都說不好,這意味著他在國語課永遠拿不到高分,更意味著他永遠登不上臺,代表學生髮言致詞。可是很奇怪,在不斷的苦練之下,這些同學永遠有幾個字的發音特別準確,就像今天的陳水扁一樣。這幾個字是他們在當年的政治氣候底下力爭上游的結果跟痕跡。

  最近有些廣州本地網民發出了抗議,他們投訴本地報紙的標題和內文日見“北方化”,充滿了廣東人看不懂的北方俗語,結果惹起了語言與地區關係的文化爭議。其實何止用語,地方口音的位置在更早時候就成了這幾年來的熱門話題。廣電總局曾經多番下令,約束各省市電視臺和電臺的方言節目,而主持人則更應儘量避免說話帶著“港臺腔”。但怪的是,即便中央臺節目本身也充滿了大量的“京腔”和其它北方俚語,難道北京口音就不算口音,只有臺灣和廣東的口音才叫口音嗎?

  語言從來都是政治的。世界..國使用的標準語言多半不是自然演化的成果,而是人為的創造。現代標準“國語”的概念是經濟和政治之間複雜互動作用的產物,很多學者對這個過程都做過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從民族國家形成的歷程去探視“標準國語”或“普通話”的興起。根據這種路線的研究,標準語是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重要部分,為了保證一個國家的統一和內部溝通的無誤,成為全國通行的正式語言,然後再確定它的語條、文法及發音。“標準語”和“方言”的差別因為在純粹語言學的角度來講是沒有意義的,這個差別主要還是一種政治的區分。

  當一個國家的標準語確立了,國境以內的其它語言當然也就成了方言。至於這個標準語內的字條發音,本來從人類聲發的自然機制看來,就算是同一個字,也不可能有兩個人的讀法是一模一樣的***因為治安情報機關才有可能用“聲紋”去鑑別物件***;可是通過現代電子傳播技術,官方還是可以儘量推廣一種標準的發音方式腔調。這項任務通常交由.各國公共電子傳媒承擔,例如中國中央電視臺與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

  你很難從一個人相貌辨別他的出身、籍貫和階級背景,但是你卻可以從他的口音聽出這一切。由於說話口音最能表達一個人身份,所以許多關於出身背景的偏見及歧視就能圍繞著口音發展起來了。比方說大量與地方方言口音有關的笑話,除了是發揮..通誤會這種經典喜劇課題之外,有時候也是在拿大家對某些地區的刻板印象來開..笑。而在香港,粵語口音的準確與否也是..斷一個人是不是土生土長香港人的準則,因此一直是歧視“外江佬”、“阿燦”、“表姐”和“新移民”的重要依據。

  因為從大眾傳媒到教育系統,大家都在推廣和維護一種標準語和它的發音方式,久而久之,乃至大家都忘了即便是最準確最標準的說話方法其實也是一種“口音”,進而將其它一切偏離正軌的發音都判讀為“口音”。所以我們才會說某些說話有“口音”,卻從不抱怨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主持人有種“中央口音”。這情況就和美國白人忘了白色也是一種顏色而把其它人種叫做“有色人種”一樣。

  當中國還有許多關於口音和方言的爭論甚至官方禁令之際,我想起英國BBC前年開始的一項重大變革,那就是正式招聘了一些帶有“蘇格蘭腔”和“威爾士腔”等不同地方不同階級口音的播音員。大家都知道BBC向來標榜字正腔圓的“女皇英語”,是英式英語的標準尺度,因此其它國家的人常常通過收聽BBC節目來學英語。但是BBC發現在維持標準之餘卻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副作用,那就是間接催生不少地域偏見和階層歧視,不利於社會和諧,也跟不上英語全球化時代英語發音正在日漸紛繁多樣的趨勢。所以他們下了一個破天荒的決定,讓個色各樣的方言口音湧進這個重要的平臺。其實只要是在一個可以聽懂可以溝通的範圍之內,不同的口音和不同的地方俚語不只可以促進寬容與理解,更能啟用和擴張標準語的生命與內容。BBC這個極有遠見的改革應該可以為我們帶來一點啟示吧。

  《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題目: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廣電總局要求主持人力避“港臺腔”,卻聽憑中央臺節目中充斥京腔等北方俚語,說明大家對“方言”的認識是不清晰且欠準確的。

  B.多國家都推行“標準語”,這是政治和經濟互動作用的結果,標準語與方言 的差別不在語言學研究的範疇,只是人為造成的結果。

  CI.國家標準語的發音其實也是眾多口音之一種,如同白種人的白面板也是多樣 膚色之一種,有不同口音或不同膚色的人應該是平等的。

  D.各國的公共媒體要承擔的使命就是推廣本國標準語,人們在學習標準語的過 程中自然會隱去其出身、籍貫、受教育程度等個人資訊。

  E.BBC吸納不同口音播音員的改革舉措,對增進不冋地域人們的相互理解、維護標準語活力、跟上全球化步伐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2.第一段中作者說:“這幾個字是他們在當年的政治氣候底下力爭上游的結果跟痕跡”,這句話怎麼理解? *** 4分***

  3.作者認為一個國家確立“標準語”的利與弊分別是什麼?請根據全文內容.分別加以概括說明。***4分***

  《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答案:

  1.BD

  2.“這幾個宇”指有閩南口音的同學說的特別用力和發音特別標準的幾個國語,證 明這些同學為擺脫國語語言所代表的強勢文化對本地方言所代表的弱勢文化的歧 視,為獲得主流的認可,曾刻苦努力地練習過國語,來糾正自己的口音。***明確“這幾個字” 1分,解說“力爭上游” 1分,“結果和痕跡” 1分,“政治氣候 底下”1分***

  3.利:保證國家的統一和內部交流的無誤,是現代民族國家建設重要部分***2分*** 弊:可能間接催生地域的偏見和階層的歧視,不利於社會和諧。***2分***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方言與口音的政治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