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優秀的學習方法分享

  作為初中的學生,通過小學的學習,已經打下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技能與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中語文優秀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語文優秀的學習方法

  一、【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語文的主要特點。

  一是開放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內容都離不開語文,只要有意識地學習,在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學到語文。因而語文具有最便於自學的突出特點。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連我們民族的文字也個個充滿著感情色彩。教師帶著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學生帶著感情學,才有可能學好。離開了感情因素去單純地學知識,是導致學生對語文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靈活性。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呈現線形或鏈條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語文學習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是很嚴格的,是相對而言的。根據上述特點,學語文不能搞自我封閉,不能機械死板地學。要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把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溝通起來,把學習內容與生活感受融匯起來。

  二、【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積累語文整體知識。

  一理解:

  語文學習固然要多看課外書籍,多讀好文章,多看報紙,甚至標語、廣告,古人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多頻道、全天候地接收外來資訊,但是有些同學因為對所學的東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進中學默寫小學學過的古詩“每逢佳節倍思親”,“倍”會寫成“備”、“被”,“渭城朝雨 輕塵”,“輕塵”會寫成“清晨”,我想如果學生真正懂得這句詩的意思,是不會產生這種錯誤的。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錯別字特別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詞義是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這方面的教學,無疑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識記: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前學後忘,學期剛開始教的內容到中途就忘卻了,時過境遷就不再有什麼印象了,分析原因主要是沒有用心去讀用心去記,除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背頌外必要的還要做筆記,好記心不及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師有一條重要的讀書經驗是“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現在要求學生課外閱讀要寫讀書雜記,也正是出於這 一原因,這是積累知識的好辦法。

  三運用:

  俗話說“學以致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積累的多少和運用的好壞,都在作文中體現出來。現在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是學歸學,寫歸寫,把學與寫絕然分開,不會模仿名篇的構思佈局,學了那麼多優美的詞語不會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裡去,文章內容空洞枯燥乏味。學與用是相輔相存的,常用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學又為寫提供了源頭活水。

  三、【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關於“積累和運用”。

  “積累和運用”首先應著重於基礎知識。初三學生應該掌握《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學生的要求: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在平時的學習中初三學生要注意正確認讀生字詞,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對於字詞的積累,初三學生可以多注意以下幾類字:一是習慣性誤讀的字,如把迸濺***bèng***讀成bìng;二是形聲字誤讀。雖然漢字有80%以上是形聲字,但由於長期的語音演變,有些形聲字與“形與聲”已失去了直接的關聯。如不能把湛藍***zhàn***讀成 shèn ,粗獷***kuàng***讀成guǎng ;三是注意形近字。如戊、戌、戍、戎等;四是注意一些常用的多音字,如倔強***jiàng***不能讀成qiǎng;五是方言字,我們揚州地區的學生主要是注意n和l的區別;六是生僻字,如“卷帙浩繁”中的“帙”,“心無旁騖”的“騖”等。

  “積累和運用”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積累一些常用詞語,初三學生要學習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理解和運用詞語,藉助語感及語法判斷成語的使用等。初三學生還要特別注意語文基礎知識和文學文化常識的積累,以及語言的實際運用。學生平時應做到注重基礎,突出積累,加強綜合,著眼應用。

  “積累和運用”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積累記誦優秀古詩文。初三學生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意識地識記一些古詩文。在識記古詩文時,應該強化如下四個環節: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範書寫。

  四、【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關於古詩鑑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在07年某省語文卷中,在考查學生詩歌賞析的時候,首次採用了批註的方法,這一點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此種題型迴避了以前老師對整首詩的現成的理解,避免了學生的死記硬背,這一點尤其值得初三學生重視。廣大初三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嘗試著真正理解詩歌的意境,掌握老師教給我們的賞析詩歌的方法,能有自己對詩歌獨到的體驗、理解和感受,真正提高自己文學欣賞的水平,不可機械地去背記一些所謂的重點詩句的含義、寫景的作用、哲理詩句的理解。

  五、【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關於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的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根據2007年中考文言文命題的趨勢,我們可以預測到2008年的文言文命題將呈現“穩中求新,落實基礎,課內課外兼顧,聯絡更加緊密”的特點。我覺得初三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1.立足課內,注重積累。雖然文言文的命題有課內推向課外的趨勢,但是課外的知識仍然是以課內的知識為基礎的。從近幾年揚州中考的情況來看,所考查的內容都落實在課內曾出現過的知識點上。如2007年揚州中考語文卷課外文言文的考查,涉及到一個課外的解釋:“使者反”的“反”的解釋。這個解釋只要課內知識掌握了就一定會解答。

  2.及時總結,尋找規律。文言文的學習,需要積累,但又不可全面開花,死記硬背,應在認真複習的基礎上,注意歸納和總結,做到舉一反三。如一些常用的虛詞、一些詞類活用的現象、一詞多義的用法、通假字,這些都有規律可循,只要平時做一個有心人,及時總結,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翻譯,做一些專題訓練。對於一些重點篇目、對於一些主旨句、對於一些整句、警句,對於書中註解裡特別提到的一些句子,初三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時要注意這些句子的翻譯。

  六、【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關於現代文閱讀

  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生能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就中考而言是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徵,著重考查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同時,初三學生還要學習掌握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七、結語。

  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如何學好初三的語文?初三語文該如何學好?初三學習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已接近尾聲,在這最後的一年中怎樣學習語文,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確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首要問題。

  初中語文的萬能答題公式

  1、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2、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1***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2***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3***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3、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4、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初中語文的答題技巧

  對於閱讀理解,多讀巧答

  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閱讀時再做題,而且要力求做到邊做題,邊回讀文章中的重要詞句。回答問題時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只有回答閱讀材料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分。因此對於閱讀題,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2、不能亂答。不聯絡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不答題一樣的,不得分。在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要答滿線格,並不是讓學生胡說和亂說,寫一些沒用的東西。答題時要抓住要點,不能偏離題目要求。

  3、懂得取捨。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先放一放,以免影響回答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在解答閱讀題時,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地開啟思路。

  4、言之有據。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儘可能地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只是簡單的一個詞語和句子,顯得理由不充分,更不能憑空瞎說。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材料中的“原文”,進行回答。

  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

  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

  ③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資訊進行邏輯推理。

  5、聯絡生活。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絡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面對這樣的題目,其實並不難,但一些同學往往寫得過於簡單,給人的感覺是答得不夠完整,不夠全面,結果造成失分。

  因此,做這些題時要努力要求自己寫滿線格,考慮問題儘量全面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