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養脾健胃

  暴飲暴食、生活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傷害脾胃。你知道哪些食物能養脾胃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養脾健胃的食物

  【大棗】 《本草綱目》說:“大棗氣味甘,怕年,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蜂蜜】 《神農本草經》說:蜂蜜能“安五臟,補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久病,和百藥,久服強志健身,延年益壽。”

  【薏苡仁】 《本草綱目》說:“惹孩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

  【胡籮卜】 中醫認為,胡蘿蔔可健胃行氣消食,凡脾虛食停、暢、食慾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輔助食療。另外,還有些頗能健脾健胃的中藥,有空聞的時候,配上合適的食物,提一鍋美味又養人的好湯也是上佳選擇。

  【黃芪】 《本草正義》曰:“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宣。”

  【黨蔘】 味甘、性乎,功能補中益氣、益血生津,為平補保健之品,久服令人長壽。

  【黃精】 味甘、性平,能補脾潤肺、補益腎精、強筋骨、鳥鬚髮、抗衰老。

  【茯苓】 味淡,功能利水滲溼、健脾補中、寧心安神。唐代藥王孫思盛扔“茯苓久服百病除。”

  養脾可以多吃的食物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健脾止瀉之功。用於脾虛久瀉,食慾不振。

  菜油:味辛,性溫。有潤腸健脾之功。用於脾不健運,食少乏味,腸燥便祕等症。

  狗肉:味鹹,性溫。有補中益氣,補腎助陽之功。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脹滿,飲食減少之症。

  鴨肉:味甘鹹,性平微寒。有滋陰養胃,補血之功。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瀉者不宜。

  鯽魚:味甘,性平。能益脾開胃,利水除溼。適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乏力,或嘔吐、乾噦。

  黃花魚:味甘,性平。可補虛,開胃。凡小兒久病體虛,面黃消瘦,飲食減少者,皆可食用。但體胖有內熱者慎服,多食易發瘡助熱。

  五種養脾健胃粥

  1、燕麥粥

  蒸麥50克同適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燕麥又叫油麥、裸燕麥,性味甘平,是一種高蛋白食品,其補虛健脾營養價值很高。常食此粥,對保持面板彈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顯著效果。

  2、薏米粥

  大米200克,薏米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薏米具有健脾除痺,利水滲溼的功效。適用於食慾不振,腹瀉,水腫及面板扁平疣等病症。

  3、胡桃粥

  取胡桃5個取仁略搗,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紅糖少許拌勻,早晚空腹食用。補骨益肺健脾而使氣血充盛,潤燥生津,肌膚潤澤,形體健美,烏須黑髮。

  4、熟地粥

  取熟地20克用紗布包好與適量水煮20分鐘後,揀出紗包,下粳米50克煮成粥,下冰糖稍煮即可服用。本粥常食能補中氣,壯筋骨,通血脈,益精氣,和五臟,有輕身美顏,聰耳明目的作用,對肌肉消瘦者適宜。

  5、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淨切小塊,與粳米150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本粥便據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健脾養胃的按摩手法

  1、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內外側正中腕橫紋上二寸之內、外關穴位處,正反各旋揉36次。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旋揉右手臂。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點揉此穴能寬胸理氣,寧神和胃。治療心悸失眠、胸脅痛、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胃腸官能症等。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能治療熱 症感冒、偏頭痛、胸脅痛、耳鳴、耳聾、上肢癱瘓、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經常旋揉內外關,對改善自我症狀、預防心絞痛發作有一定的效果。

  2、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 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洩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後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3、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5、從經絡看,胃經是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一般胃腸功能良好者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經常活動腳趾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尤其現在歲末將至,不少人應酬多、飲食無節制,易吃傷脾胃,常活動腳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脾胃減負。活動腳趾時可採取站立或坐位,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連續做抓地——放鬆的動作60至90次,對腳部經絡 形成鬆緊交替刺激。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每天洗腳時,還可在腳盆裡放些大小適中的橢圓形鵝卵石等物體,泡腳同時練習用腳趾 反覆鉤抓這些物體。溫水泡腳有利疏通經絡,腳趾抓物可刺激區域性胃經的穴位,持之以恆會逐漸增強胃腸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時需注意所選物體表面要光滑, 以免劃傷區域性面板、誘發感染。

  5、此外,坐、臥時還可從下到上按摩小腿,因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統的穴位,如脾、肝經的足三陰經在小腿內側,胃經、 膽經的足三陽經在小腿外側,能健脾的足三裡在膝蓋下三寸的外側。常按摩這些穴位,也有助於健脾養胃。按摩時不苛求手法,力度以能承受、按後覺得舒服為度, 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需注意的是,兒童的穴位與成人不同,所以此按摩法不適合兒童。


養脾健胃養生粥“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