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能做什麼生意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肯定不會相信,一塊錢怎麼可能做生意,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這是怎麼回事。
理財的含義
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即對於財產***包含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智慧財產權***的經營。多用於個人對於個人財產或家庭財產的經營,是指個人或機構根據個人或機構當前的實際經濟狀況,設定想要達成的經濟目標,在限定的時限內採用一類或多類金融投資工具,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達成其經濟目標的計劃、規劃或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該規劃方案的過程,也稱理財。人類的生存、生活和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
許多的溫州家庭都在房子上賺過錢。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銀行規定的首付款一般是20%,我們用100萬撬動了500萬的生意,假如600萬賣掉房子,實際上自己的錢已經翻倍。
這背後,就是金融槓桿的作用。1塊錢能做5塊錢的生意。
從槓桿使用的角度看,小額貸款公司的牌照在金融生意裡屬於限制較多的一類。根據銀監會和人行的聯合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向外借款,不能超過資本淨額的50%。也就是說,如果選擇開小額貸款公司,1塊錢最多隻能做1塊5的生意。
當然有人可能會想,1塊錢就踏踏實實做1塊錢的生意不是挺好嗎,幹嘛非要想做10塊錢生意呢?
金融這門生意就是這麼奇怪,“踏踏實實”不用槓桿,經營風險反而越大。原因很簡單,每個公司***銀行***運營產生成本,員工、場地、市場宣傳開發、稅收……都要攤到放出去的貸款利息上。同樣的生意,如果不用槓桿意味著攤到每1塊錢上的成本更高。而貸款的價格***也就是利息***是根據風險定的,“一分收益一份風險”。
與小額貸款公司相比,典當行的牌照稍微好一點,1塊錢最多可以做2塊錢生意;擔保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則1塊錢最多可以做10塊錢的生意。最好的牌照是銀行,1塊錢能做十幾塊錢、最多二十幾塊錢的生意***根據每家銀行擁有的各種資產的風險權重不同而不同***。
試想,一個是一門1塊錢當1塊5用的生意,另一個1塊錢當十幾、二十塊錢用的生意,你會選擇哪一項?這就是為什麼一提“溫州金改”,人們最關心的是小額貸款公司是否能升級成為村鎮銀行。
然而,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用1塊錢去做10塊錢的生意,另外9塊錢的提供者必然要有控制風險的手段,否則經營者必然無忌憚地冒險——因為賺來的錢都是自己的,虧掉的錢都是別人的。
目前,小額貸款公司升級成為村鎮銀行還沒有實際上放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風險控制手段:如果由民營企業大股東控制村鎮銀行,成為“提款機”怎麼辦;如果由地方政府委派的管理層控制,成為補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國企窟窿的“錢袋子”怎麼辦;如果仍然保持目前商業銀行發起並兜底,多半會照搬上級商業銀行模式,又與商業銀行多設一個分支機構無異,難以達到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的改革目的。
放眼整個金融領域,控制槓桿風險手段最常見的是三種。第一種是大商業銀行模式,通過資本充足率、撥備、流動性管理、“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等等一系列指標組成的一整套複雜系統去管;第二種是期貨交易所的模式,你自己的那1塊錢做保證金,如果虧損超過了1塊錢就立刻不讓你玩了;第三種是銀行放房貸的模式,經營者***也就是買房的人***承擔無限責任。
在前兩條沒法奏效的情況,也許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第三種模式:用合夥人制搞小銀行,經營者及大股東在持股的同時個人承擔無限責任。這樣既有利於打消擁有實業的民營企業家利用控制銀行的能力給自己的企業輸血的動機,並督促他們從實業家向銀行家轉變;又能幫助銀行家抵禦關聯股東或者地方政府要求放貸的壓力;還可以嚇退一批嘴上喊著“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實際意在“先騙塊銀行牌照下來再說”的投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