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中秋節活動總結

  在中秋節的時候,幼兒園小班舉辦了慶祝活動,那麼,活動後的總結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並非知道中秋節的意義與傳統禮節。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開展了中秋節的活動,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中秋節這天,我們小班三個班的孩子一起集合在多功能教室裡面。在音樂的節奏聲中,活動開始了。老師先讓幼兒欣賞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接著讓幼兒看視訊瞭解中秋的來歷,最後和幼兒一起聽了一首《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活動最後就是分享活動了,在活動中,小朋友們邊吃從家裡帶來地月餅邊談談月餅什麼餡兒的,看到他們你吃一口我吃一口,老師們的心裡美滋滋的,因為他們是第一次參加集體活動。我還問他們說:“你們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吃月餅嗎?”有一個小朋友喊了起來“中秋節”。其他小朋友也跟著說“中秋節”。我肯定地說:“對,中秋節,是人們團圓地日子,所以我們小朋友也團圓在一起過節,我們把月餅分給大家一起吃好不好!”老師就把月餅切成小塊分給大家。在贈送月餅的同時,我們還鼓勵孩子互相說祝福的話。

  在這次充滿快樂喜悅的活動中,幼兒知道了中國的節日“中秋節”,在分享月餅的同時,小朋友們給別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交往的幸福,體驗到了團圓、分享的快樂!

  範文二

  主題活動更注重我們動手能力的培養,區域活動就是一大特色,每次主題活動時,都會相應地組織一些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一部分,在主題活動中,我們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如何在玩的開心的同時也能寫出一篇優秀的主題活動總結報告,小編向您推薦一家優秀的網站——出國留學網,上面彙集了大量優秀的主題活動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前來參考。

  以製作水果沙拉為主題的”團團圓圓中秋節“活動於9月28日在花蕊幼兒園成功舉行了,家長們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活動,這體現了家長們對孩子們的關注以及對我們工作的支援。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寶寶們感受一下在這個大家庭中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的氛圍,感受團結的力量,同時教育孩子們有好東西要先分享給爸爸媽媽。

  這次活動無論是從設計還是流程都很完美,能夠調動起孩子和家長們的積極性。讓寶寶們和家長們互相配合,共同動手製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水果沙拉,家長們千思百異,製作的水果沙拉也各有千秋。

  這次活動儘管有很多閃光點,但也有很多瑕疵,由於人比較多,家長們比較興奮,使得開始現場比較混亂,活動沒法繼續進行,經過園長和主持人的多次提醒後活動才慢慢步入正軌,得以進行。

  最後針對這次活動我們採訪了幾位家長,家長們都說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能很好地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增長孩子的知識,教會孩子要感恩,要團結,希望我們以後能經常舉行這樣的活動。

  活動結束了,家長們離開了會場,看著滿地的垃圾園長心情很複雜,我們總是告訴孩子們要愛護環境,而今天家長們當著孩子的面兒這樣做,孩子們以後會不會效仿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希望我們以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無規矩不成方圓,希望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朋友們以後都能自覺遵守我們的紀律,愛護我們的環境,給我們這個大家庭所有成員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範文三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走進幼兒園,引入眼簾的是嫦娥奔月的大型幕布,透著淡淡的節日氣氛。

  9月XX日下午,小班的家長前來參加班級開展的親子迎中秋活動,每個教室人氣鼎盛,本來較小的空間顯得有些擁擠。由於前期準備做得比較的充分,所以,整個活動在盡然有序的安排中進行著,教室中不時傳來家長和孩子的歡笑聲,濃濃的親子情盪漾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活動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親子熱身體能遊戲,對於年齡稍大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來說,沒有問題;第二環節親子製作燈籠或者花籃,老師根據家長的能力層次選擇製作的內容,但年齡大的爺爺和外公就有難度了;第三環節,觀看嫦娥奔月的視屏;第四環節:分享月餅。活動設計很豐滿,看來應該是一份不錯的設計方案,但是,活動後老師的交流,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有的說:“地上好亂哦!全是邊角料”、“我都忙的忘了看視屏了,呵呵”、“被孩子弄壞了,奶奶急得叫起來”……

  對活動的評價是活動很順利但不算很成功!很關鍵的一個方面,那就是活動中細節的處理。我們都會說細節決定成敗,事實也確實如此。老師反思的問題都是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如:製作習慣、製作時間的控制、製作要求不明確、對家長了解的不夠等等,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在活動前解決掉的,在活動方案設計時,也應該考慮到的。但是因為老師沒有對細節進行更多的思考,甚至沒有考慮到,所以才會出現老師說的“亂”。當然活動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空間小老師之前應該已經考慮到,為什麼沒有跟進的措施呢?交換活動室就能解決擁擠的問題。我們以前開展活動都是這樣做的。

  活動後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是好事,但是,要找到原因所在,在以後活動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我們反思的目的。開展親子活動老師投入很多的精力,說實話真的很累,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家長覺得來參加活動有收穫,值得來,老師也會覺得累得——值得。這就達到了雙贏。我們希望以後小班級部在開展親子活動時,要多考慮細節,抓住了細節,那麼,活動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以小班的活動作為切***,給大班和中班級部在以後開展親子活動時的一些啟示吧。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