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有什麼影響介紹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25日表示,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社保基金理事會一起制定的委託投資合同已經印發,年內將優選出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正式啟動投資運營。那麼,養老金入市有什麼影響?下面小編整理的養老金入市對股市影響相關資料。一起看看養老金入市對股票有什麼影響吧。

  養老金入市對股市影響 養老金入市有什麼影響

  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養老金入市將從此前的“傳說”變成現實。

  其實,作為引入機構投資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養老金入市已在市場上“炒作”了許多年,但往往只是“聽到樓板響,不見人下來”,但此次顯然將不一樣。而對於養老金入市的資金額度問題,有認為將達到3000億元的,也有認為會達到4000億元的,無論多少,養老金的入市,其背後的意義顯然是不一樣的。至少,A股市場又將有新的機構投資者加盟。

  據人社部相關人員表示,現有養老保險基金積累雖有4萬億元,但由於養老保險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因此,真正能夠用於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的部分其實有限。如果養老金額度的30%可投入股市的話,那將達到1.2萬億,這麼多資金進場,對A股的影響將不言而喻。然而,這一切目前看來,都是一個美好的願景而已。

  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資本市場開始變得更加成熟,投資工具也日益豐富,再加上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體系非常健全,包括401k計劃在內的養老金資產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基石,與資本市場形成了良性互動發展的局面。美國的“401k計劃”也稱401K條款,401k計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是一種由僱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因為養老金的入市,在維護了美國市場穩定的同時,也分享了美國股市長達20多年的大牛市成果。

  事實上,“中國版的401K計劃”早在12年前就曾被提了出來。由於當時的股市正處於低迷時期,因此該計劃一經提出立即引起巨大的反響。然而,“計劃”雖好,但卻缺乏實施的現實條件,導致直到12年後的今天才算真正有了“眉目”。

  對於養老金入市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實現全國統籌。現實情況是,除了極少數地方實現了完整意義上的省級統籌之外,絕大多數地方只是實行省級預算和調劑金制度,還沒有真正歸到省一級統收統支。而社保基金會發布的2015年度報告顯示,山東、廣東已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養老基金的託管協議。因此,實現全國統籌應是首先需要面對的一道坎。另一方面,由於養老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其入市後的投資運營,毫無疑問最主要的是保值增值,其中,保值又是重中之重。如果連保值都做不到,增值更是無從談起。因此,養老金入市,首選必然是固定收益證券,其次才是股權類資產***如股票***。因為養老金的特殊屬性,即使最終有1.2萬億的資金能夠入市,到底有多少資金會投入股票市場,顯然還有待觀察。

  由於我國養老金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因此養老金入市有其保值增值的現實需求。特別是在“資產荒”的背景下,進入資本市場亦成為其一大選項。其實,除了養老金,自去年以來,A股市場頻現的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的盛況,即是在“資產荒”的背景下出現的。當保險資金在尋找“出路”時,資本市場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養老金入市,到底能在市場上翻起多大的浪花呢?筆者以為短期內看其影響將是非常有限的。畢竟,入市資金才只有3000億元或4000億元,而且這些資金目前還不能形成“合力”。但如果從長期看,則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至少,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養老金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放開養老金投資比例的情形下,將來入市的養老金將是可觀的,而養老金在將來助力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幕,或許如同美國401K計劃一樣“被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