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插花節的習俗,希望能幫到你。

  

  插花節又稱“馬櫻花節”,是雲南楚雄州大姚縣曇華山一帶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時間為農曆二月初八。

  節日這天,曇華山區的彝族群眾都穿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趕到曇華山舉行紀念活動。這時,春意漸濃,曇華山上鮮花盛開。人們從山上採來鮮紅的馬櫻花,編成花環,戴在身上,插在門上,以示吉祥如意,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當地彝族人認為,紅豔豔的鮮花象徵吉祥,插在老人頭上,能健康長壽;插在小孩頭上,能茁壯成長;插在情侶的髮髻上,表示終身相愛。因而這一天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人們手裡拿著花,頭上插著花,房前屋後飾滿鮮花,村前路口也搭起了花的綵棚。插花節通常要過三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設宴飲酒。然後以家為單位到花會場地搭起臨時的棚屋歡慶節日。人們在林子裡吹起Ajr}S吶、蘆笙,彈起月琴,圍成圓圈跳起歡快的左腳舞。山坡上還有對歌活動,優美抒情的歌聲此起彼伏,熱烈的歌舞場面給節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青年男女也藉此時機談情說愛,尋求如意伴侶,互相插花祝福,表示各自的愛慕之情。老年人則坐在火塘邊,一邊喝酒,一邊對唱“梅葛”***古歌***。親戚朋友也趁節日機會互相串訪,喝酒談心。

  插花節的習俗

  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曇華山中歡聚一起唱歌跳舞,舉行祭花活動,並且互相插戴馬纓花,表示美好祝願,祈禱人壽年豐。

  節日這一天,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背上竹籮上山採花。只見滿山是人,遍嶺是歌。人們把採回來的鮮花插在門口、窗戶和房子周圍。在山寨的一些主要通道上搭起綵棚,上面也插滿鮮花,整個彝家山寨就像一個花的世界。

  這一天,人們還要給牛頭上插上馬纓花,用鹽水給牛洗口,然後將牛趕上山,跟著牛群在馬纓花樹旁跳舞唱歌,盡情娛樂。彙集到這裡的人們,都頭戴鮮花,並通過互相插花表示祝賀,以求新的一年裡人畜興旺,五穀豐登,生活美好。

  插花節這一天,家家都要殺雞宰羊,舂糯米粑粑,做蕎麵餅,沾著蜂蜜吃。各家邀客飲酒,共敘友情。入夜,村寨裡、山坡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隨著一陣陣歡樂的蘆笙聲,人們開始跳舞唱歌。青年男女手拉手圍著篝火盡情地唱跳,上了年紀的人則蹲在大樹下的火塘邊,吸著辣煙,喝著包穀酒,吃著鮮美的煮羊肉,暢談古今,表達他們節日的喜悅之情。

  插花節也是青年們愛情的節日。這一天,許多鍾情的男女以插花為訂婚禮。小夥子把一朵朵鮮豔的山茶花插在姑娘的包頭上,姑娘把一朵朵馬纓花插在小夥子吹著的蘆笙上,互相表示真摯的愛情。他們邊插花邊唱歌,一唱一答,一歌未落,一歌又起,飄蕩在花間林下,充滿詩情畫意。

  插花節的由來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曇華山上有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在放牧時,遭到了一頭凶惡豺狼的襲擊。一位正在打獵的青年救了她,姑娘感激地摘了一朵白色的杜鵑花送給他。臨別時,打獵的青年又把這朵花插在姑娘的頭上,以示愛情。那時,曇華山區有一個凶狠殘暴的土官,在山上修了一座“天仙園”。方圓百里的年輕姑娘,只要被他看中了的,均被搶來在“天仙園”裡蹂廂摧殘。老百姓對土官無不咬牙切齒,萬分憤恨。這位放牧的姑娘也被土官看中,要搶到“天仙園”去。姑娘為了救眾姐妹,就在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從山上摘了一朵有毒的白花戴在頭上,隻身走進“天仙園”。她將這白花泡在酒裡,端到土官面前與他同飲。就這樣,姑娘與土官同歸於盡。青年打獵歸來見這狀況,抱著姑娘放聲痛哭。

  他哭幹了眼淚,哭得兩眼流出了鮮血,鮮血把山上的白杜鵑全染紅了。

  彝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為民除害的姑娘,把紅色的杜鵑花視為吉祥和幸福。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這一天,方圓數百里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到曇華山,採摘滿山遍野的杜鵑花。人們載歌載舞,把鮮花插在門前、床頭、田間及牲口圈裡,祈求家人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青年男女把鮮花相互插在心愛人的頭上,表示矢志不渝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