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飼養的中華鱘的釣魚方法
中華鱘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活化石。 中華鱘體型修長,體紡錘形,頭尖,頭頂骨片裸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釣具線組:
1,由於鱘魚體型大,衝擊力強,所以要選擇一支5.4米以上結實的釣竿,最好配上失手繩,條件允許的可以用海竿磯釣竿,配上放線輪
2,手竿線組要特別的大,一般6號以上主線,2號以上大力馬或者比主線小一號的尼龍線
3,鉤子選擇15號以上的伊勢尼或小磯
餌料:
1,人工飼養的鱘魚,平時吃的都是人工配合顆粒料,蛋白質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魚粉、酵母、血粉、小麥、玉米、蠶蛹等。
可以用原塘餵養的顆粒飼料,打窩也一樣,沒有的可以找一些接近顆粒的味型,找含有魚粉、血粉、小麥、玉米、蠶蛹成分的商品餌料。
2,也可以用蚯蚓紅蟲或者小魚塊。
釣法:
1,由於鱘魚嘴部的特殊形狀,釣鱘魚是線組釣的要頓,最好用跑鉛,這樣才有利於鱘魚吃餌,根據中國釣友會釣友提供的釣魚經驗,釣鱘魚,掛或者乾脆說錨的比較多,所以上面所說的鉤子要用的特別大,有人甚至用18號以上的小磯鉤
2,鱘魚生性膽小吃鉤謹慎,所以要避免頻繁拋竿,岸邊釣者儘量別發出太大的聲響。
3,鱘魚有夜間覓食的習慣,所以釣鱘魚白天夜間都可以。
4,釣到鱘魚後慢慢溜魚,儘量別太驚動他,慢慢的消耗其體力。
中華鱘生活地點
中華鱘為洄游性魚類,棲息於大江河及近海底層。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攝食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偶爾吞食小魚、小蝦。中華鱘具有自己獨有的生活習性。它們繁衍生息需要往返於長江、大海之間,也就是說,中華鱘是典型的鹹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魚類。每年夏秋,成群結隊的中華鱘由回來了生活在長江口外的淺海域迴游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才回到自己的“故鄉”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cm左右,這些“遊子”又攜帶兒女們,順流而下,旅居海外。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長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養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鄉的習慣。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迴歸、尋根的習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據研究記述,因中華鱘特別名貴,外國人也希望將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內繁衍後代,但中華鱘總是戀著自己的故鄉,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尋根,洄游到故鄉的江河裡生兒育女。在洄游途中,它們表現了驚人的耐飢、耐勞、識途和辨別方向的能力,所以人們給它冠以“中華”二字。
中華鱘形態特徵
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
中華鱘是淡水中最大的魚,生理結構特殊。中華鱘體梭形,頭部和身體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鰭灰色。全身無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體側和腹部各兩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軟骨脊椎支撐起龐大的身軀。背鰭前骨板一般為12~14塊,體側骨板數為24-37塊。頭大呈長三角形,頭背部骨板光滑。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狀,並向上翹。口在頭的腹面,成一條橫裂,口能夠自由伸縮。上下脣具有角質乳突。口前方並列著4根小須。眼睛很小。眼後有噴水孔。鰓孔大,鰓膜與峽部相連。鰓耙呈短柱狀,薄而尖,14~28枚,一般為18枚左右。幼體骨板之間的面板光滑,沒有鱗片;成體較粗糙。頭部面板布有梅花狀的感覺器一陷器。背鰭位置很後,背鰭條54-66。尾巴的上葉長下葉短,成為一個歪形尾鰭,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全身骨骼為軟骨質。腸子的構造很奇特,裡面有7-8個漏斗狀的螺旋瓣。肛門和洩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成鱘可達四米多長,體重近千斤,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據文獻記載最大體重達560公斤,被譽為“鱘魚之王”,素有“長江魚王”美稱。般成熟雄魚重80市斤以上,雌魚重240市斤以上。為生長迅速的大型魚類,四川漁民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諺語,臘子即指中華鱘壽命長達百歲雄性中華鱘生長到9歲以上,鱘體長1.7米,體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華鱘生長到14歲以上,體長2.3米,體重120公斤以上。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體重40~125公斤;雌魚為16~29歲,體重172~300公斤據觀察,中華鱘每年平均增長速度較快,雄魚5~8公斤,雌魚為8~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14年。其性成熟較晚達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後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