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產鴨冬季怎樣飼養

  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稱,或稱真鴨。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一些屬的嘴要大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剛開產鴨冬季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剛開產鴨冬季飼養方法

  1、保溫。冬季鴨棚溫度要求在5℃以上,最佳產蛋溫度是13℃?觸20℃。鴨棚前面的塑料布要能起能放,在晴天時捲起塑料布晒棚。鴨棚有三種方法增溫,一是白天日晒,晚上蓋草苫;二是增加飼養密度鴨子自身發熱;三是墊草發酵增溫。一般冬季不生爐火,用厚墊草來提高溫度,墊草一年出一次,麥收後出圈,出圈後馬上墊上新麥秸,以後只墊不出。

  2、降溼。冬季要絕對保持棚內乾燥。俗話說“水鴨幹圈”,就是白天要有充足的飲水,進棚後要有一個乾燥溫暖的休息與產蛋場地。墊草要勤加,白天要晒棚,讓鴨子臥地時胸腹部不受涼,腹下的羽毛不被糞泥沾溼。要棚外再圈一個“小食堂”與大棚相通,在小食堂裡喂水喂料,吃喝後再進圈。

  3、補光。鴨棚要安兩套燈,一套燈是弱光,每100平方米安一個15瓦小燈泡,整晚上照明,為的是預防動物驚嚇鴨子;一套是強光,每15平方米安一隻60瓦燈泡,燈口要有燈罩,為的是補充光照。光照是產蛋的“扳機”,只有在足夠的光照下鴨子才能產蛋,要按照不同產蛋的要求補充強光,開燈關燈時間要嚴格掌握,一般天不黑就開大燈,按要求時間照到晚九點至十一點關大燈。

  4、燥鴨。鴨子原系放養動物,圈養時要人為地增加活動量,每天要圈內趕鴨子走幾圈,這叫燥鴨。燥鴨能明顯提高產蛋率,特別是產蛋後期的鴨更需要多活動。有條件的儘量把運動場地留大一些。天太冷時早上從棚內放鴨出來時也要燥鴨,防止突然降溫鴨子感冒。燥鴨時要慢慢走,防止鴨子受驚嚇。

  5、調整飼餵。要根據產蛋率、氣候、鴨子體況等因素不斷調整飼料的營養含量及管理方式,以保持以後的最佳產蛋水平,這叫調整飼餵。如;天氣太冷時熱量消耗多,要把能量增至2900大卡以上,高產時要增加魚粉與脂肪含量,冬季高產日糧中脂肪含量要達5%?觸6%,在冬季高產時把豆餅換成一部分熟黃豆,如遇大風等突然刺激時更要補充營養。發現產蛋下降,出現沙皮蛋、畸形蛋、產蛋時間推遲等都要在找出原因,及時改進。

  6、產蛋鴨冬季日常工作:

  ①起放草苫:天亮拉苫二、三個給屋內進光,太陽出來後全部拉起,在有風天氣留幾個不拉起,壓住塑料布。下午光弱時放草苫,留幾個當作視窗進光,傍晚開燈後全部放下草苫,風雪天大部分草苫不起,可少起兩個透光。

  ②起放塑料布:在無風晴天放鴨後,把塑料布捲起晒圈,在鴨進圈前放下。

  ③燥鴨:每天早飯後把鴨趕到運動場,下午天氣轉冷時把鴨趕回,下雪天也要少放一段時間,如因下雪把鴨關在棚內會減產。

  ④墊圈;鴨子趕出後,拾完剩蛋拉草墊圈,一次不用太多,要經常墊。

  ⑤照明:每天傍晚放草苫前,全部開大、小燈。天明後先拉起兩個草苫再關閉所有電燈。

  ⑥拾蛋:冬季拾蛋時一般鴨子在棚內,人要小心慢走。

  ⑦喂料:吃多少拌多少,嚴禁吃凍料,後半夜別斷料。

  鴨的品種及特性

  鴨的品種按經濟用途分為肉用、蛋用型兩大型別。

  肉用鴨體型大,體軀寬厚,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性情溫順,行動遲鈍。早期生長快,容易肥育。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鴨、櫻桃谷鴨、法國番鴨、奧白星鴨等。目前,比較適應市場的以法國番鴨、奧白星鴨等看好,突出的特點有肉質好、瘦肉率高、料肉比低,抗病力強。如法國番鴨其肉質具野禽風味;胸腿肌佔胴體27—30%;在粗放條件下,育雛率和成活率高達95—98%。

  蛋用型鴨體型較小,體軀細長,羽毛緊密,行動靈活,性成熟早,產蛋量多,但蛋型小,肉質稍差。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金定鴨、紹興鴨、高郵鴨等。福建的金定鴨,年產蛋260一300枚,蛋重60一80克,其次是產於浙江的紹興鴨和江蘇的高郵鴨,其產蛋量亦在250枚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