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怎樣飼養鬥性強

  畫眉鳥額為棕色,頭頂至上背為棕褐色,自額至上背寬闊的是黑褐色縱紋,縱紋前段色深後部色淡,眼圈為白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鬥性強畫眉鳥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鬥性強畫眉鳥的方法

  一、畫眉鳥的頭形

  要求***緊密而薄,頭門寬而有稜角,眉額凸起,***的麻花***一種棕色的縱向紋路***要求既細密而清晰。側頭部,由頂部至喙部,猶如刀斧切削而下,再俯視其頭形,好似人頭上帶一頂鴨舌帽。

  二、眼水

  指眼睛所反映出來的光色以及晶球體的透明度。畫眉鳥的眼水的透明度是反映眼水優劣的重要依據。畫眉鳥在天體散光的環境下,其眼球晶體的固色相是相當微妙的。因為晶體對周圍環境的光色反映極為敏銳。因而,在觀察或鑑定被選之鳥的眼水時,必須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干擾或影響***最好在太陽光下辨別***。

  三、眉線

  畫眉鳥的眉形有平伸、上翹、下彎三種類別,根據眉線的走勢、粗細、長短以及眉梢的結束變化,有長線眉、玉帶眉、羊角眉、弓形眉、刀背眉、垂珠眉、筍尖眉、掃帚眉。應該講眉毛與頭色差對比越大越好。”白粉堂“的鳥,雖然相貌美麗,然而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有波折就會一蹶不振。

  從個性方面來講,眉纖細而柔挺的鳥,情緒比較穩定,而粗短之眉、眉梢叉頭雜亂之畫眉鳥,個性比較暴烈難以訓服,且情緒波動較大。

  四、喙形

  有釘子嘴、瓜子嘴、橋弓嘴、臘子鳥嘴等,打鳥要求嘴根粗,嘴喙厚中間不露縫。

  五、身胚、站相與跳相

  一般來說鳥的身胚選大不選小,站相“站如將軍立馬橫刀,跳前跳後不掛不飄。”就是鳥要求站在挑槓上兩腿叉開而立,挺胸凸肚正視前方,在跳動時,決不能出現在跳槓是作飄晃式跳動,而必須向前或向後跳上籠絲,然後反彈回槓,或下籠底鑽過去再回到槓上。

  六、鳥尾

  有疊尾為優***尺子形***排尾為次***散尾巴***以稍短為好不易過長。

  七、腿腳

  有黃牛筋腿、白牛筋腿、紫牛筋腿、柴禾腿、等以黃牛筋腿為優、白牛筋腿也不錯。

  ***1*** 美籠關。馴養畫眉要用畫眉籠,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形狀適宜。在我國從古至今傳統的畫眉籠為圓形籠,一般高32cm,直徑寬為22cm,外掛布罩,底鋪細沙,內掛食、飲水器。

  ***2*** 選種關。選畫眉:一要選雛。當年可鳴唱;母產仔畫眉不好馴,有人說三年能唱就是好的了。二要選羽毛緊身,眼睛有神,活潑跳躍,食慾旺盛,喜鳴唱者為佳。

  ***3*** 是飼料關。要喂配合飼料:

  ①雛畫眉:綠豆麵、黃鱔糊、西紅柿、熟雞蛋,適量混合一起加水調勻,用木棍喂。每日喂5次。有的戶採用活蟲或軟水果誘食,當畫眉開始啄食後,逐漸增加蛋黃粉,並轉喂常喂飼料。

  ②成年畫眉:喂蛋、米、肉。加工方法:將小米放入鍋內用紋火炒到黃而不焦後倒入盆中,趁熱將事先攪勻的生雞蛋拌入炒米中,用手揉搓拌勻,待冷卻後掰開搓散即可。蛋米的比例,一般為米0。5kg,摻雞蛋2-3個。摻喂牛肉,將牛肉切成兩個小米粒大,晒乾後喂。

  ***4*** 飼餵關。堅持“三定”:一定時。每天喂3次,從早7點投喂;二定量。自由採食,吃飽為宜;三定水。供足清水。自由飲,不可飲汙水。

  ***5*** 管理關。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可直接在太陽光下暴晒,但在室內飼養光線要充足;

  ②堅持單籠飼養,一鳥一籠,不可混養;

  ③在馴化雛鳥時,不可與其他同類鳥“對唱”,但成鳥以對唱為佳;

  ④畫眉,喜安靜,應適時扣罩;

  ⑤冬季要防腳凍,所掛之處溫度不能過低。

  六是防病關。做到“兩早”:一無病早防。每隔3-5天清掃籠舍,每天喂前刷洗食、水器,嚴禁喂黴變飼料;二有病早治。經常觀察畫眉動態,已發現常見病有尾脂腺炎,在畫眉受驚嚇、感冒、中暑或因飼料脂肪含量高及缺水時,易發生,應及時治療,否則可引起死亡,防治方法:生鳥入籠要及時掛上布罩,放在安靜地方,防止驚嚇。一旦發現患有尾脂腺炎,將鳥尾拔開,用酒精或碘酒對尾脂腺部進行消毒,再用消毒針將尾脂腺尖端刺破。

  畫眉鳥的物種簡介

  雌雄羽色相似。額棕色,頭頂至上背棕褐色,自額至上背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縱紋前段色深後部色淡。眼圈白色,其上緣白色向後延伸成一窄線直至頸側,狀如眉紋,故有畫眉之稱***臺灣亞種無眉紋***。頭側包括眼先和耳羽暗棕褐色,其餘上體包括翅上覆羽棕橄欖褐色,兩翅飛羽暗褐色,外側飛羽,外翈羽緣綴以棕色,內翈基部亦具寬闊的棕緣。內側飛羽外翈棕橄欖褐色,尾羽濃褐或暗褐色、具多道不甚明顯的黑褐色橫斑,尾末端較暗褐。頦、喉、上胸和胸側棕黃色雜以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亦為棕黃色,兩脅較暗無縱紋,腹中部汙灰色,肛周沾棕,翼下覆羽棕黃色。7月幼鳥上體淡棕褐色無縱紋,尾亦無橫斑,下體絨羽棕白色亦無縱紋或橫斑。9月幼鳥已和成鳥相似,但羽色稍暗,頭頂至上背、喉至胸均有黑褐色縱紋。 虹膜橙黃色或黃色,上嘴角色,下嘴橄欖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淺角色。

  棲息於丘陵及山地的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等林下灌木層及次生林。常單獨或結小群活動,性機敏膽怯,常立於樹梢枝椏間鳴叫,鳴聲委婉動聽,繁殖期鳴叫更甚。雜食性,有時在樹上取食,有時在地上翻動落葉,尋覓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種子、果實、草籽、草莓等佔46%;動物性食物主要為昆蟲,有鞘翅目、直翅目、鱗翅目幼蟲等佔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