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龜怎麼養山龜的藥用價值介紹

  山龜,龜的一種。生於山中,大者名蟕蠵。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山龜的飼養並不容易。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山龜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山龜的飼養方法

  山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蝸牛、玉米和稻穀。人工飼養時,為滿足山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髮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山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山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 山龜的生活與氣候關係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

  山龜的藥用價值

  一、龜肉味甘、鹹平、性溫,有強腎補心壯陽之功,主治癆瘵骨蒸、久咳咯血、血痢、筋骨疼痛、病後陰虛血弱,尤其對小兒虛弱和產後體虛、脫肛、子宮下垂及性功能低下等有較好的療效。

  二、龜甲氣腥、味鹹、性寒,其主要成分為骨膠原、蛋白質、脂肪、鈣、磷、肽類和多種酶以及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滋陰降火、潛陽退蒸、補腎健骨、養血補心等多種功效。據研究,龜甲對腫瘤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龜板是龜的腹甲,又名龜甲、武元板、拖泥板、敗將、神屋。《神農本草經》稱之為“上品”。198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用腹甲入藥。龜板的主體成份為動物膠、角質、蛋白質、脂肪、磷和鈣鹽等,並含無機物***碳酸鈣、磷酸鈣***36.08%,蛋白質36.14%,其他成份17.78%,其藥用療效如下:

  ***1***滋陰壯陽

  ***2***益腎健骨

  ***3***涼血止血

  四、龜血可用於治療脫肛、跌打損傷,與白糖衝酒服能治氣管炎、乾咳和哮喘。科學研究表明,龜血還有抑制腫瘤細胞的功能。

  五、龜膽汁味苦、性寒。據《本草綱目》稱:龜膽汁可治痘後目腫,月經不開。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金錢龜膽汁對腫瘤和艾氏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六、龜骨主治久咳。

  七、龜頭可以醫治腦震盪後遺症、頭昏、頭痛等。

  八、龜皮主治血疾及解藥毒等,古時還用於治療刀箭毒。

  九、龜尿滴耳治聾,治成人中風、舌暗,小兒驚風不語,用龜尿少許點於舌下,神妙。

  十、龜糞亦能治病,我國民間有用龜糞治發燒、發熱、和熱性傳染。

  烏龜的起源

  烏龜與陸龜是以甲殼為中心演化而來的爬蟲類動物。烏龜最早見於三疊紀初期,當時即有發展完全的甲殼。早期烏龜可能還不能夠像今日一般,將頭部與四肢縮入殼中。簡單的說,烏龜為水棲動物,陸龜則為陸棲動物。烏龜已經在地球生存了幾萬年,和恐龍系同時期的動物。烏龜則屬於三大龜系裡的水龜系烏龜別稱金龜、草龜、花龜,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龜亞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我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佈,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佈於日本、巴西和朝鮮。殼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動,背甲長10一13釐米、寬約16釐米,有3條縱向的隆起。頭和頸側面有黃色線狀斑紋,四肢略扁平,指間和趾間均具全蹼,除後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烏龜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澤、水庫和山澗中,有時也上岸活動。在自然環境中,烏龜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也吃植物的莖葉。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到了冬天,或者是當氣溫長期處在一個較低情況下,烏龜就會進入冬眠,各種烏龜的種類不同,開始冬眠的溫度也不相同,不過通常都在10~16℃。這個時候烏龜會長期縮在殼中,幾乎不活動,同時它的呼吸次數減少,體溫降低,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所消耗的營養物質也相對減少。這種狀態和睡眠相似,只不過這是一次長達幾個月的深度睡眠,甚至會呈現出一種輕微的麻痺狀態。

  此外,烏龜還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長較慢,一隻500克左右的烏龜經一年飼養僅增重100克左右。但烏龜的耐飢能力較強,即使斷食數月也不易被餓死,抗病力亦強,且成活率高。所以烏龜是較易人工飼養的爬行動物,也是比較受人們歡迎的寵物。